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鸿钧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47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包括一射出成型或液注固设于发光二极管两支脚间的横挡块体,其主要改进的特色在于:其块体形成时在其支脚抗拒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藉此,使横挡块体可以短截方式设于支脚的任何位置上,制造上能节省用料,并由所设的阻隔部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不致产生跑脱、移位;另外,于其横挡块体下可延伸设有一假脚,而于电路板上设有相对穿孔作为插件的辅助固定,使对位更为准确,移动、受焊均无产生跑偏、移位的现象。(*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设在支脚上任何位置处的短截形横挡块体,并且在该横挡块体下加设辅助固定措施。本技术的定位挡块结构能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焊接后成品对位准确性。发光二极管在电子装置中通常是起指示灯作用,显示性地指示电器是否启动。在大量制造过程中,发光二极管的预留高度需与外壳体有一定之距离,以便组装对位时能有准确性。所以生产制造时,均在发光二极管下加装一横挡块体,使插件后每块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均能获得大致相同高度。过去的作法是通过截取等长的套管,或另设一具有穿孔之块体来实现,操作时需人工先行穿套,组装十分费工,而且块体和二极管之间只是套接关系,互相之间没有良好的固定关系,所以在插件上仍难免产生偏动、移位等现象。失去对位的功能。另一种较先进的现有结构如图6a、图6b所示,这种结构利用二极管生产时利用裁脚边缘的残余剩料作为抵挡,以液体充填或射出成型方式,在其支脚上直接设置一固定的横挡块体,这样就可免除传统作法上一一穿插的缺点,由残余剩料来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并使插件取得较佳之定位。但这种结构在设计上还存在有下列缺陷1.横挡块体的形成与残余剩料密切相关,不管二极管预留长度如何,长度均要设到剩料之边缘处或将其整个包覆住,这样在制造上因不同长度的要求需要准备多组模具,另外成型过长时也比较费料;2.若横挡块体成型较长时,容易产生头重脚轻重心不稳的现象,使插件后横挡块体无法稳固于电路上,发光二极管于行进间仍不免产生偏斜现象(如图6a、图6b所示),而且随着块体预留长度越高,产生倾斜越明显,所以焊后封装时还需再作二次修正才能顺利装入壳内。鉴于上述缺点,本申请人经研究,设计,实验及改进后终于产生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用一单一模具就能将横挡块体设于支脚任何部位的定位结构。本技术另一目的是在上述横挡块体下设有新式辅助固定结构,使插件后发光二极管在行进间及受焊时,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从而制造出精确定位的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它包括一射出成型或液体固设于发光二极管两支脚之间的横挡块体,其主要改进的特色在于,在块体成型时在支脚抗推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这样使横挡块体可以短截地设于支脚上任何位置,这在制造上节省了用料,并由于所设的阻隔部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就不致产生跑偏,移位等现象;另外,在横挡块体下可延伸设有一段假脚,而在电路板上设有相对穿孔作为插件的辅助定位,使对位更为准确,移动、受焊时均不产生跑偏、移位等现象。现结合本技术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期对本技术的结构,技术手段,特点,功效有更详细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平面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图3a、图3b、图3c是本技术横挡块体成型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插件取得平稳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锡焊后组成产品之示意图;图6a、图6b是现有发光二极管产品横挡块体的应用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结构与现有发光二极管1的相同之处在于,在两支脚11之间设有一个用射出或液注成型的横挡块体12,所不同的特点在于该横挡块体12形成时,在支脚11抗拒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13。这样就可使横挡块体12在制造时可以短截地设于支脚11上任何位置,这在制造上能节省材料,并且由于所设的阻挡部13的有效阻挡作用而能承受自动插件3-5千克的力量,不致产生跑偏、移位等现象。图3a、图3b、图3c所示为具体结构组成,支脚11上的胀大阻隔部13可分别设置于所形成横挡块体12的前后位置处,以便获得进一步的强化固定,其形成可由射出模具压合时直接将支脚11的局部位置压扁来实现。以已试制成功的产品为例,本技术实施时,可由特殊的模具来进行,也就是说在模具局部处设有一对压的力量,使横挡块体12设置前盖模时会将支脚11前后位置大约0.1毫米处各压扁至少0.05毫米(如图3b所示)后,再于两胀大阻隔部13间直接形成一横挡块体12(如图3c所示)。本技术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在制造时改变支脚11深入的长度,而应用单一模具就可将横挡块体12以小截方式设置在支脚11上任何部位(如图1,图2所示),以符合各种不同使用长度的插件需求,另外在制造时还可大幅度降低模具费用(不需要开设多组模具,间隔位置可在模具上任意调整),也可以节省横挡块体12所需塑料之用量(横挡块体的体积固定),所以本技术应用效果比现有结构明显好得多。再者,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另一项有效设计是在横挡块体12下延伸设有辅助固定的假脚14,该假脚的长度可视电路板厚度而设,假脚末端形成一胀大卡缘141,在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该假脚设在横挡块体12底下中心处,并使假脚14的胀大卡缘141前端设成易于置入的导锥状,这样对于插件的对位及固定是有利的。现参阅图4和图5,在实际应用时,电路板2相对的插件位置上需多设穿孔21,使插件同时可以假脚14固插在电路板2上,再借助胀大的卡缘141得到可靠的固定,使电路加工中发光二极管1一经插入就到达所要求的定位而不会脱离,解除了进行移位及受焊时易产生倾斜移位的顾虑。这就让焊后发光二极管1成品可取得准确不偏的定位效果,一经焊成后完全不必再以人手扳动调整,能节省工时有利于后续装壳作业对位的进行,彻底改进现有结构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缺点。综上所示,本技术的改进结构确实能达到降低制造成本及节省用料的效果,在应用上更可使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精确一致、不偏斜的定位,具有显著进步性和产业价值。以上附图及说明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它们不能限定本技术的实际实施范围,凡根据上述说明所载结构特征和功能所作的各种改变和修饰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包括一射出成型或液注固设于发光二极管两支脚间的横挡块体,其特征在于,其横挡块体形成时在其支脚抗拒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藉此,使横挡块体可以短截设于支脚的任何位置上以节省用料,并能承受自动插件之力量不致跑脱、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包括一射出成型或液注固设于发光二极管两支脚间的横挡块体,其特征在于,其横挡块体形成时在其支脚抗拒插件力量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局部胀大的阻隔部,藉此,使横挡块体可以短截设于支脚的任何位置上以节省用料,并能承受自动插件之力量不致跑脱、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支脚上的胀大阻隔部设于形成挡块的前后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定位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大阻隔部由射出模具直接压合所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钧
申请(专利权)人:林鸿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