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44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包含一具有多个排孔的灯壳及一设于灯壳一端的光源面盖板,光源面盖板包含有多个供发光二极管光源穿透的穿孔及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往灯壳内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当发光二极管发光使周围温度升高时,因外开口热空气密度较小而相对热排管另端的内开口密度较大的冷空气产生一相对的压力,使热空气持续经由热排管往灯壳内流动,进入灯壳内再自排孔散逸,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金属热排管加强热传导并产生热对流提供良好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热对流及 热传导方式快速散热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常 用于指示灯、显示板等用途;而随着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也被用作照 明用途,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等传统光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发光二极管灯具在发光时同样会产生热能, 一般发光二极管灯具为求 散热,大多利用金属制(如铝)的散热鳍片增加灯具热传导的表面积,但由 于在散热过程中,散热鳍片周围仍是高热的空气,空气缺乏对流使得散热 鳍片的散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方式实有改进的 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所提及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 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模组,以利用热对流及热传导方式快速达到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应用前述散热 模组达到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 极管灯具的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包含 一灯壳,其表面形成有多个排孔;一光源面盖板,设于前述灯壳的一端,表面形成有多个供发光二极管光源穿透的穿孔及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往灯壳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的, 一种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该灯具包含一灯壳,具有一开口端及一底端,其表面穿透形成有多个排孔; 一光源面盖板,由金属制成,其内侧朝向灯壳而设于该灯壳的开口端,该光源面盖板的表面形成多个穿孔及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往灯壳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一发光二极管载板,设于该壳体内部并位于光源面盖板内侧,其对应 光源面盖板的外开口形成有一供前述热排管穿过的孔洞;多个发光二极管,设于该发光二极管载板上并对应光源面盖板的各穿孔;一灯座,设于该灯壳底端。由上所述,当发光二极管在光源面盖板发光时,会使得光源面盖板附 近的空气温度上升,而热空气比起冷空气具有较小的密度,因此在热排管 内开口的冷空气会相对于外开口的热空气造成一负压,即所谓的烟囱效应 (Stack effect),使气体从前述热排管的外开口处不断地流入热排管而 进入灯壳内,进而经过灯壳的排孔排出至灯壳外侧的大气中,再者,因热 排管是金属制成,其快速的热传导也可加强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图1组合立体图。图3:图2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图4组合立体图。图6:图5的剖视图。附图标号10灯壳20光源面盖板21穿孔22热排管221外开口222内开口30发光二极管载板31孔洞40发光二极管41透镜50灯座50b灯座51插鞘60内盖611外开口612内开口70电源供应器71导电罩80聚光杯81外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较佳 实施例,包含-一灯壳10,本实施例中该灯壳10为金属制且呈碗状而具有一开口端及 一底端,其表面穿透形成有多个排孔11,除碗状外,该灯壳也可为其它形 状;一光源面盖板20,内侧朝向灯壳IO而设于该灯壳10的开口端,该光 源面盖板20表面形成多个穿孔21及一外开口 221,本实施例中,该外开口 221形成于中央位置,该外开口 221往灯壳10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22, 该热排管22位于灯壳10内部的另端为一内开口 222;一发光二极管载板30,设于该壳体10内部并位于光源面盖板20内侦 其对应光源面盖板20的外开口 221形成有一孔洞31以供前述热排管22穿多个发光二极管40,设于该发光二极管载板30上并对应光源面盖板 20的各穿孔21;多个透镜41,罩设于各发光二极管40上而对应穿进光源面盖板20的 各穿孔21;一灯座50,设于该灯壳10的底端;一控制模组51,穿置于该灯座50上并有一对插鞘510以供电连接一外 部电源。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一内盖60,设于光源面盖板20内侧端而与光源 面盖板20共同夹设该发光二极管载板30,其具有一外开口611,对应光源 面盖板20外开口 221,该外开口 611往灯壳10内部延伸有一第二热排管 61,用以加强产生热对流的效应,该第二热排管61位于灯壳10内部的另 端为一内开口 612。前述灯壳10及光源面盖板20,即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 热模组,并可进一步包含前述内盖60。由烟囱效应的基本原理可知,当一管体结构的一端温度高,其空气密 度小,而另端相对温度较低而空气密度较大,可使两端之间相对产生一压 力,迫使热空气有方向性地从管体内部流向空气密度较大的另端,从而加 速空气对流而达到散热效果,当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灯具时,可比现有发光 二极管灯具自然无方向的热对流效果较佳;再者,可令发光二极管灯具的 灯壳、光源面盖板及其热排管以热传导效果佳的金属制成,如铝,其热传 导再配合热排管所产生的热对流,可使整个发光二极管灯具加温过程在最 短时间内即达到平衡。请参考图4、图5及图6所示,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与前述 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灯具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元件包含一设于灯 座50b —侧的电源供应器70与一设于灯座50b另侧的金属导电罩71,该导 电罩71表面形成螺旋状凸纹且经由该灯座50b与该电源供应器70电性连接,该导电罩71可连接一外部电源并通过电源供应器70驱动发光二极管 40;再者,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40上进一步罩设有一聚光杯80以集中 光源,该聚光杯80外侧可再设有一外壳81。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于一灯壳表面穿透形成多个排孔,并于一 设于灯壳一端的光源面盖板表面形成多个供发光二极管光源穿透的穿孔及 一外开口,于该外开口往灯壳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该热排管另端为 一内开口;当发光二极管发光使光源面盖板的外开口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时, 因热空气密度较小,而金属热排管另端开口的空气温度较低,故密度较大, 因而相对产生一使热空气持续流向内开口的压力,热空气流出内开口后再 自排孔排出灯壳之外,所以,本技术由其热排管产生热对流提供良好 散热效果,再者,因热排管是金属制成,其快速的热传导也可加强散热效 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包含: 一灯壳,其表面形成有多个排孔; 一光源面盖板,设于前述灯壳的一端,表面形成有多个供发光二极管光源穿透的穿孔及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往灯壳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包含一灯壳,其表面形成有多个排孔;一光源面盖板,设于前述灯壳的一端,表面形成有多个供发光二极管光源穿透的穿孔及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往灯壳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热排管为铝制。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组还包含一内盖,该内盖设于光源面盖 板内侧端且具有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对应光源面盖板的外开口且往灯壳内 部延伸有一第二热排管。4. 一种兼具热对流及热传导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包含一灯壳,具有一开口端及一底端,其表面穿透形成有多个排孔; 一光源面盖板,由金属制成,其内侧朝向灯壳而设于该灯壳的开口端,该光源面盖板的表面形成多个穿孔及一外开口,该外开口往灯壳内部延伸有一金属热排管;一发光二极管载板,设于该壳体内部并位于光源面盖板内侧,其对应 光源面盖板的外开口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竹
申请(专利权)人:强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