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34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涨紧轮领域的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包括防护壳,防护壳的正面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板,每个螺板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每个第一螺栓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第一支撑板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螺栓,第一支撑板的正面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固定柱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通过设置有防护壳,可以配合通气孔和散热扇,实现对涨紧防护的作用,有效的防护到涨紧轮对发动机传动带造成破坏,避免在涨紧轮对发动机传动带进行涨紧时,由于发动机传动带高速远转导致涨紧轮摇摆过快,造成涨紧轮过热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


[0001]本技术涉及涨紧轮领域,具体是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

技术介绍

[0002]涨紧轮主要由固定壳体、张紧臂、轮体、扭簧、滚动轴承和弹簧轴套等组成,能根据皮带不同的松紧程度,自动调整张紧力,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涨紧轮是汽车等零配件的一个易损件,皮带用时间长了容易被伸长,有的涨紧轮可以自动调节皮带的张力,另外有了涨紧轮皮带运行更加平稳,噪音小了,而且可以防止打滑,涨紧轮的作用是用来调节正时皮带的松紧度,一般跟正时皮带一起更换,以免发生后顾之忧,其他零件无必要要换的,只要定期去保养即可,涨紧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持适当的皮带涨紧力,避免皮带打滑和补偿皮带磨损和老化后引起的伸长量,需要一定的扭矩。
[0003]现有的农用机械发动机涨紧轮在对发动机传动带进行涨紧时,由于发动机传动带高速的运转,对涨紧轮施加压力过强导致涨紧轮连接不稳定,可能会损坏涨紧轮导致涨紧轮不能正常对发动机传动带进行涨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正面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正面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固定柱的正面放置有阻挡板。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第一螺栓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防护壳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栓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固定柱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栓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阻挡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靠近阻挡板的一端贯穿阻挡板并延伸至固定柱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三螺栓靠近轴承的一端贯穿轴承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三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内部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阻挡环,所述阻
挡环的背面与阻挡板的正面相接触。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内部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左侧面与防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的内壁与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阻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环,所述防滑环的背面与固定柱的正面相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防护壳,可以配合通气孔和散热扇,实现对涨紧轮起到防护的作用,起到在涨紧轮对发动机传动带大幅度的晃动时,有效的防护到涨紧轮对发动机传动带造成破坏,避免在涨紧轮对发动机传动带进行涨紧时,由于发动机传动带高速远转导致涨紧轮摇摆过快,造成涨紧轮过热的问题。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可以配合固定柱和第二螺栓,实现调节涨紧轮的作用,起到涨紧轮对发动机传动带涨紧时,当涨紧轮过量对发动机传动带紧固时,导致发动机传动带无法正常的运动,当涨紧轮过量对发动机传动带松弛时,导致涨紧轮无法对发动机传动带进行涨紧,避免涨紧轮固定在发动机上无法调制,导致涨紧轮不能正常发挥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防护壳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防护壳立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柱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轴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防护壳;2、螺柱;3、防滑圈;4、阻挡板;5、防滑环;6、通气孔;7、防撞板;8、螺板;9、第一螺栓;10、第一支撑板;11、散热扇;12、第一螺母;13、第一限位板;14、固定柱;15、第二固定板;16、阻挡环;17、第二限位板;18、第二螺栓;19、第二螺母;20、轴承;21、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的正面放置有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板8,每个螺板8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9,每个第一螺栓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2,第一支撑板10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螺栓18,第一支撑板10的正面放置有固定柱14,固定柱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3,固定柱14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7,固定柱14的正面放置有阻挡板4。
[0023]其中,每个第一螺栓9靠近螺板8的一端均贯穿螺板8并延伸至防护壳1的外侧,第二螺栓18靠近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10并延伸至固定柱14的内部,第二螺栓18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板10的内壁相接触,阻挡板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柱2,螺柱2靠近阻挡板4的一端贯穿阻挡板4并延伸至固定柱14的内部,第二固定板1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21,第三螺栓2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轴承20,第三螺栓21靠近轴承20的一端贯穿轴承20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板15的外侧,第三螺栓2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9,通过螺柱2、第三螺栓21、轴承20和第二螺母19,实现对发动机传动带涨紧的效果,起到防止发动机传动带过高的运作造成传动带撕裂的作用,防护壳1的内部放置有防撞板7,防撞板7的外表面与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防撞板7,实现防止第二固定板15晃动时导致第二固定板15撞击到防护壳1的效果,起到减少第二固定板15对防护壳1造成伤害的作用,螺柱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阻挡环16,阻挡环16的背面与阻挡板4的正面相接触,通过阻挡环16,实现阻挡的效果,起到防止第二固定板15和阻挡板4掉落的作用。
[0024]其中,防护壳1的内部放置有散热扇11,散热扇11的左侧面与防护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散热扇11,实现对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正面放置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板(8),每个所述螺板(8)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9),每个所述第一螺栓(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2),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螺栓(18),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正面放置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3),所述固定柱(14)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板(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7),所述固定柱(14)的正面放置有阻挡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型发动机涨紧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螺栓(9)靠近螺板(8)的一端均贯穿螺板(8)并延伸至防护壳(1)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栓(18)靠近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10)并延伸至固定柱(14)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栓(18)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板(10)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阻挡板(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柱(2),所述螺柱(2)靠近阻挡板(4)的一端贯穿阻挡板(4)并延伸至固定柱(14)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1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寿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欧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