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器、发动机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01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紧器、发动机及工程机械。张紧器包括:基座,用于与发动机壳体连接;张紧臂,开设有芯轴孔;芯轴,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且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芯轴孔;衬套,与所述芯轴孔的内壁固接,且套设于所述芯轴;带轮,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所述张紧臂转动连接,且所述带轮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有吸振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带轮与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吸振层,能够吸收部分皮带传递来的振动能量,减缓了作用到张紧臂的载荷波动,达到了降低张紧臂摆角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降低衬套磨损、提高衬套寿命的目的。提高衬套寿命的目的。提高衬套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紧器、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张紧器、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张紧器用于作用在发动机的正时皮带或正时链条上,对其起导向和张紧的作用,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张紧状态。张紧器种类繁多,其中机械式自动张紧器在发动机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机械式自动张紧器一般由固接在发动上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芯轴、与芯轴转动连接的张紧臂、设置于芯轴与张紧臂之间的衬套、以及与张紧臂转动连接的带轮等构成。目前,张紧器衬套磨损问题在张紧器失效形式中占比较大,衬套的磨损会导致芯轴和张紧臂直接接触,加剧磨损并伴有机械噪声,影响张紧器正常工作。
[0003]针对衬套磨损,现有技术大都从衬套材料、衬套加工工艺、衬套运动状态入手,通过添加耐磨损材料、增加必要加工工序、迫使衬套做旋转运动减小集中承载区等手段减小衬套磨损。但是无论是添加耐磨损材料、增加必要加工工序还是迫使衬套运动都是着力于衬套本身,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衬套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紧器、发动机及工程机械,能够吸收部分皮带传递来的振动能量,减缓作用到张紧臂的载荷波动,降低张紧臂摆角,从而降低衬套磨损。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张紧器,包括:
[0007]基座,所述基座用于与发动机壳体连接;
[0008]张紧臂,所述张紧臂上开设有芯轴孔;
[0009]芯轴,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且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芯轴孔;
[0010]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芯轴孔的内壁固接,且套设于所述芯轴;
[0011]带轮,所述带轮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所述张紧臂转动连接,且所述带轮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有吸振层。
[0012]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轴承,所述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光杆部和螺纹部,所述光杆部穿设于所述带轮的中心孔内,所述吸振层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光杆部,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吸振层固接,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张紧臂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头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抵接。
[0013]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设置有两个,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两个所述轴承分置于所述定位凸起的两侧。
[0014]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杆部上还固定套设有轴套,两个所述轴承分别抵接于所述轴套的两端。
[0015]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轮远离所述张紧臂的一端还设置有覆盖所述
中心孔的防尘盖。
[0016]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盖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尘盖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光杆部,且所述防尘盖的内端部压紧于所述头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之间。
[0017]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弹簧和阻尼衬套,所述阻尼衬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张紧臂,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阻尼衬套之间。
[0018]作为张紧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张紧臂,且盖设于所述芯轴孔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0019]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张紧器。
[0020]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如上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的张紧器,通过在带轮与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吸振层,能够吸收部分皮带传递来的振动能量,减缓了作用到张紧臂的载荷波动,达到了降低张紧臂摆角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降低衬套磨损、提高衬套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张紧器的剖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轮的剖视图。
[0025]图中:
[0026]1、基座;2、张紧臂;3、芯轴;4、衬套;5、带轮;5a、吸振层;6、螺栓;7、轴承;8、轴套;9、防尘盖;10、弹簧;11、阻尼衬套;12、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1]针对衬套磨损,现有技术大都从衬套材料、衬套加工工艺、衬套运动状态入手,通过添加耐磨损材料、增加必要加工工序、迫使衬套做旋转运动等手段减小衬套磨损。但是无论是添加耐磨损材料、增加必要加工工序还是迫使衬套运动都是着力于衬套本身,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衬套磨损问题。
[0032]衬套位于张紧臂与芯轴之间,起轴承作用,造成衬套磨损的原因主要是张紧臂摆角过大,导致衬套的PV值增大(P为衬套承载压力,V为衬套与张紧臂的相对速度),使衬套磨损加剧。而张紧器的直接载荷来源为皮带抖动、横振,曲轴滚振以及前端轮系各附件的介入都会引起皮带抖动,特别是发动机启停阶段,带轮作为张紧臂与皮带之间的介质,起到载荷传递的作用。
[0033]基于上述分析,本技术从衬套4磨损成因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张紧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张紧器包括基座1、张紧臂2、芯轴3、衬套4以及带轮 5,其中,基座1用于与发动机壳体连接;张紧臂2上开设有芯轴孔;芯轴3的一端连接于基座1,且芯轴3穿设于芯轴孔;衬套4与芯轴孔的内壁固接,且套设于芯轴3;带轮5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张紧臂2转动连接,且带轮5与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有吸振层5a。通过在带轮5与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吸振层5a,能够吸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用于与发动机壳体连接;张紧臂(2),所述张紧臂(2)上开设有芯轴孔;芯轴(3),所述芯轴(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1),且所述芯轴(3)穿设于所述芯轴孔;衬套(4),所述衬套(4)与所述芯轴孔的内壁固接,且套设于所述芯轴(3);带轮(5),所述带轮(5)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所述张紧臂(2)转动连接,且所述带轮(5)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之间设置有吸振层(5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螺栓(6)和轴承(7),所述螺栓(6)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光杆部和螺纹部,所述光杆部穿设于所述带轮(5)的中心孔内,所述吸振层(5a)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所述轴承(7)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光杆部,所述轴承(7)的外圈与所述吸振层(5a)固接,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张紧臂(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头部与所述轴承(7)的内圈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7)设置有两个,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两个所述轴承(7)分置于所述定位凸起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灵童徐贤发卜祥玮骆翠芳杜祥宁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