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的托盘以及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47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片的托盘以及载板,电池片的托盘包括:外边框;导向部,导向部设置于外边框的内周;内载台,内载台设置于导向部的内周,内载台包括多个周向顺次连接的第一承载边,第一承载边用于承载电池片的侧边,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承载边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在从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电池片的背面与第一承载边的接触面积从第一承载边的两端向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样可以增加电池片背面的镀膜区域,而且电池片中间位置的精度大于端角处的精度,从而可以尽可能大地提升电池片的精度,提升电池片的效率和性能。当然,为防止电池片出现绕镀,电池片的背面至少要与第一承载边接触。池片的背面至少要与第一承载边接触。池片的背面至少要与第一承载边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片的托盘以及载板


[0001]本技术涉及载板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片的托盘以及载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硅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异质结硅基太阳能电池技术由于转化效率高、良率高、能耗少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业界及用户的广泛青睐,产品品类及出货量不断攀升。在异质结硅基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薄膜起到收集电荷、降低电池横向电阻,以及保护内层非晶硅薄膜等多种功效,对电池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透明导电薄膜一般采用物理沉积方法制备,制备过程中,硅片被放置在一个方形托盘中,并在物理沉积设备腔体内进行正背面的同时镀膜,由于透明导电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如若正背面薄膜相互接触,进而相互导通,则这片太阳能电池的二极管特性将被破坏,从而造成电池漏电,这在电池制备中是不可接受的。
[0003]相关技术中,在物理沉积工序的硅片托盘内设计内载台,内载台的内侧壁及外侧壁都为直边,内载台可以有效地将硅片背面边缘进行遮挡,从而在背面边缘形成了一圈未镀膜的高电阻物理隔离区间,杜绝电池漏电现象的发生。
[0004]但是,这一隔离区间由于没有镀膜,丧失了对内层非晶硅薄膜的保护作用及电流的收集作用,会使电池效率降低。另外,硅片放置在托盘内的内载台上时,四个角的位置最容易出现偏移,而每条边的中间部分偏移量一般都比较小,直边设计不考虑硅片每条边不同部位的偏移量大小,不能最大程度缩小遮挡宽度,而且托盘边缘一般设计有导向部,硅片边搭在边缘时,可以随导向部滑落至内载台上,但直边设计会使硅片边与导向部接触长度过大,从而产生较大阻力,硅片不能有效地滑落到内载台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片的托盘,该电池片的托盘可以尽可能大地提升电池片的精度,提升电池片的效率和性能。
[0006]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载板。
[0007]根据本技术的电池片的托盘,包括:外边框;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外边框的内周;内载台,所述内载台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的内周,所述内载台包括多个周向顺次连接的第一承载边,所述第一承载边用于承载所述电池片的侧边,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
[0008]根据本技术的电池片的托盘,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承载边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在从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电池片的背面与第一承载边的接触面积从第一承载边的两端向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样可以增加电池片背面的镀膜区域,而且电池片中间位置的精度大于端角处的精度,从而可以尽可能大地提升电池片的精度,提升电池片的效率和性能。当然,为防止电池片出现绕镀,电池片的背面至少要与第一
承载边接触。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宽度在从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宽度为d1,d1满足关系式:0.1mm≤d1≤0.5mm。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两端宽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0.3mm≤d2≤1mm。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部包括多个周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外侧,所述第一导向段的宽度在从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载台还包括多个第二承载边,所述第二承载边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承载边之间,所述第二承载边用于承载所述电池片的倒角,所述第二承载边等宽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部包括多个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二导向段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段之间,所述第一导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外侧,所述第二导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边的外侧,所述第二导向段等宽设置。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部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相对水平面的斜度为α,α满足关系式:30
°
≤α≤60
°

[0017]根据本技术的载板,包括:多个以上所述的电池片的托盘。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1]图2是电池片放置在第一种实施例的托盘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4是电池片放置在第二种实施例的托盘的示意图;
[0024]图5是电池片放置在托盘时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托盘1;
[0027]外边框10;导向部20;第一导向段21;第二导向段22;导向面23;
[0028]内载台30;第一承载边31;内侧壁32;外侧壁33;第二承载边34;电池片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0]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片40的托盘1,电池片40可以为硅片,也可以为其他需要双面镀膜的材料。
[0031]如图1

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片40的托盘1,包括:外边框10、导向部20和内载台30。外边框10可以起到外部的保护和安装的作用。导向部20主要用于导向,在将电池片40放置托盘1时,电池片40可以沿着导向部20滑入至内载台30上。如此,内载台30主要用于承载电池片40,而且内载台30可以阻隔电池片40的正面和背面,从而使电池片40可以更好地镀膜,防止电池片40出现绕镀的情况。
[0032]如图1

图5所示,导向部20设置于外边框10的内周,内载台30设置于导向部20的内周,也就是说,外边框10设置在最外部,构建起托盘1的外部框架,导向部20设置于外边框10与内载台30之间,电池片40一般放置在外部框架上,又外部框架连接在导向部20的外周上侧,内载台30连接在导向部20的内周下侧,这样电池片40可以通过导向部20滑至内载台30上,从而使内载台30承载电池片40,防止电池片40出现绕镀的情况。
[0033]如图1

图4所示,内载台30包括多个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片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边框;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外边框的内周;内载台,所述内载台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的内周,所述内载台包括多个周向顺次连接的第一承载边,所述第一承载边用于承载所述电池片的侧边,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宽度在从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宽度为d1,d1满足关系式:0.1mm≤d1≤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片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两端宽度为d2,d2满足关系式:0.3mm≤d2≤1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的托盘,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承载边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第一承载边的中心向两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多个周向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巍姚铮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