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61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其中,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侧梁和吸能件;前防撞梁连接在机舱纵梁的前端,且其端部伸出至机舱纵梁外;侧梁位于机舱纵梁外侧,并靠近机舱纵梁的前端布置,且侧梁的一端与机舱纵梁连接,另一端沿车身宽度方向向外伸出;吸能件设置在前防撞梁的伸出端上,并连接在伸出端的面向侧梁的一侧,且与所述侧梁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前部结构,可将车身承受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碰撞力部分转换成沿车身宽度方向传递,并将碰撞力分解到机舱纵梁,由此,可通过机舱纵梁达到吸能效果,并可使车身沿自身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可减少碰撞冲击,并可提高乘员舱的完整性。乘员舱的完整性。乘员舱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小重叠碰撞测试是指测试车辆以40英里/小时(64千米/小时)的速度去撞击重叠面积只相当于车身宽度25%的固定物体(壁障),通过该试验可以很好地模拟车头一侧与其它车辆、树木或者电线杆发生碰撞后的结果。此测试使得车辆与壁障侧重叠量只有25%,意味着留给车辆缓冲和吸能的部位更小。而且,此种碰撞的撞击点基本会避开用来吸能溃缩的纵梁,碰撞时的能量几乎不受阻隔地直接传向乘员舱,导致对乘员舱冲击增大,并使得A柱、门槛梁承受能量较大,从而降低了乘员舱的完整性,进而增大了对乘员舱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能够使机舱纵梁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减小小重叠碰撞时对车身的碰撞冲击。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
[0006]前防撞梁,连接在机舱纵梁的前端,且所述前防撞梁的端部伸出至所述机舱纵梁外;
[0007]侧梁,位于所述机舱纵梁外侧,并靠近所述机舱纵梁的前端布置,且所述侧梁的一端与所述机舱纵梁连接,另一端沿车身宽度方向向外伸出;
[0008]吸能件,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伸出端上,并连接在所述伸出端的面向所述侧梁的一侧,且与所述侧梁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防撞梁通过第一吸能盒连接在所述机舱纵梁的前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能件为连接在所述伸出端上的第二吸能盒。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出端向所述侧梁一侧弯折,所述吸能件因所述伸出端的弯折,而向所述机舱纵梁一侧倾斜。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梁与所述机舱纵梁相连的一端固连在所述机舱纵梁的外侧端面上,且所述侧梁的顶部与所述机舱纵梁的顶部平齐。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梁采用内部中空而形成有腔室的梁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侧梁包括侧梁本体,以及扣合连接在所述侧梁本体上的盖板,所述腔室形成在所述侧梁本体和所述盖板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轮罩边梁,所述轮罩边梁的一端通过轮罩加强板与所述机舱纵梁相连,所述轮罩边梁的另一端向车身后方延伸。
[0016]进一步的,沿所述轮罩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轮罩边梁呈逐渐外凸的弧形。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前防撞梁、侧梁及吸能件的设置,可将车身承受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碰撞力部分转换成沿车身宽度方向传递,并将碰撞力分解到机舱纵梁,由此,不仅可通过机舱纵梁承受部分碰撞力而达到吸能效果,同时也可使车身沿自身宽度方向移动而与避障发生错位,减少碰撞冲击,以能够提高乘员舱的完整性,有效保障乘员安全,而可改善小重叠碰撞的安全性。
[0019]另外,将前防撞梁通过第一吸能盒连接在机舱纵梁的前端,可使得第一吸能盒吸收部分碰撞力,从而可进一步降低对乘员舱的损伤。而吸能件采用第二吸能盒,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通过将伸出端向侧梁一侧弯折,不仅可满足整车造型需要,同时也可便于实现吸能件向机舱纵梁一侧倾斜设置。侧梁采用内部中空而形成有腔室的梁体,可更好地承受防撞力,并将碰撞力较好地传递给机舱纵梁。
[0020]此外,将轮罩边梁的一端通过轮罩加强板与机舱纵梁相连,轮罩边梁的另一端向车身后方延伸,不仅可使得轮罩加强板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同时也可使轮罩加强板与轮罩边梁形成导向结构,而将车身沿车身宽度方向推开,从而可进一步减小车身与避障在车身宽度方向的重叠量,进而可有效保证乘员舱的完整性和人员安全。
[0021]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0022]本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可在车辆小重叠碰撞时,有效保证乘员舱的完整性,进而可提高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前防撞梁;2、前吸能件;3、第一吸能盒;4、机舱纵梁;5、第二吸能盒;
[0030]6、侧梁;601、侧梁本体;602、盖板;603、第一翻边;604、第二翻边;7、轮罩加强板;8、轮罩边梁;9、前减震器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在整体构成上,其包括前防撞梁1、侧梁6和吸能件。
[0037]其中,前防撞梁1连接在机舱纵梁4的前端,且其端部沿整车宽度方向伸出至机舱纵梁4外。侧梁6位于机舱纵梁4外侧,并靠近机舱纵梁4的前端布置,且侧梁6的一端与机舱纵梁4连接,另一端沿车身宽度方向向外伸出。而吸能件设置在前防撞梁1的伸出端上,并连接在伸出端的面向侧梁6的一侧,且吸能件也与侧梁6之间间隔设置。
[0038]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前防撞梁1、侧梁6及吸能件的设置,可将车身承受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碰撞力部分转换成沿车身宽度方向传递,并将碰撞力分解到机舱纵梁4,由此,不仅可通过机舱纵梁4承受部分碰撞力而达到吸能效果,而且,在碰撞时,还可使车身沿自身宽度方向移动而与避障发生错位,并减少碰撞冲击,从而可提高乘员舱的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连接在机舱纵梁(4)的前端,且所述前防撞梁(1)的端部伸出至所述机舱纵梁(4)外;侧梁(6),位于所述机舱纵梁(4)外侧,并靠近所述机舱纵梁(4)的前端布置,且所述侧梁(6)的一端与所述机舱纵梁(4)连接,另一端沿车身宽度方向向外伸出;吸能件,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1)的伸出端上,并连接在所述伸出端的面向所述侧梁(6)的一侧,且所述吸能件与所述侧梁(6)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1)通过第一吸能盒(3)连接在所述机舱纵梁(4)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为连接在所述伸出端上的第二吸能盒(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端向所述侧梁(6)一侧弯折,所述吸能件因所述伸出端的弯折,而向所述机舱纵梁(4)一侧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根王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