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85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舷外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滑设有上端伸出壳体的控制套,控制套上端设有限位凸沿,限位凸沿与壳体之间卡设有止动板,所述控制套内滑设有上下端均伸出控制套的控制杆,控制杆下方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触点和滑设在触点上方的触发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在船体摇晃时,实现舷外机熄火,安全性高,适用于舷外机。适用于舷外机。适用于舷外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


[0001]本技术属于舷外机
,特指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

技术介绍

[0002]舷外机,是指安装在船体(船舷)外侧的推进用发动机,通常悬挂于艉板的外侧。
[0003]现有的止动开关通常需要按压按钮实现急停,当船体摇晃时,操作者不能精准的找到按钮并按压,因此现有的止动开关并不适用于舷外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其便于在船体摇晃时,实现舷外机熄火,安全性高,适用于舷外机。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滑设有上端伸出壳体的控制套,控制套上端设有限位凸沿,限位凸沿与壳体之间卡设有止动板,所述控制套内滑设有上下端均伸出控制套的控制杆,控制杆下方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触点和滑设在触点上方的触发膜片。
[0007]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控制杆下端设有安装凸沿一、上端设有安装凸沿二,所述安装凸沿一与壳体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套上的弹簧一,所述安装凸沿二与控制套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杆上的弹簧二。
[0008]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控制套上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簧二设置在环形凹槽内,弹簧二上端与安装凸沿二相抵触、下端与环形凹槽的端面相抵触。
[0009]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底座与壳体之间卡设有弹性垫,弹性垫上固定有所述触发膜片。
[0010]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弹性垫的材料为聚氨酯、尼龙或橡胶。
[0011]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底座与触发膜片之间设有弹簧三。
[0012]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弹性垫向下延伸有锥形固定部,所述触发膜片套设在锥形固定部上,触发膜片下方的锥形固定部上套设有所述弹簧三。
[0013]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锥形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凹槽,触发膜片卡设在安装凹槽内。
[0014]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控制杆上端套设有防水帽,所述防水帽盖设在控制套上端。
[0015]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控制套与壳体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套上的密封圈。
[0016]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中,所述止动板上设有拉索。
[001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8]1、本技术止动开关通过按压控制杆或拔出止动板,均可实现止动开关接通,
便于在船体摇晃时,实现舷外机熄火,安全性高,适用于舷外机;
[0019]2、本技术控制杆下端设有安装凸沿一、上端设有安装凸沿二,所述安装凸沿一与壳体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套上的弹簧一,便于拔出止动板时控制杆下移;所述安装凸沿二与控制套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杆上的弹簧二,有效向上支撑控制杆防止不按压控制杆时控制杆下落以及按压控制杆后控制杆的复位。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1、底座;2、壳体;3、控制套;31、限位凸沿;32、环形凹槽;33、密封圈;4、止动板;5、控制杆;51、安装凸沿一;52、安装凸沿二;53、弹簧一;54、弹簧二;55、防水帽;6、触点;7、触发膜片;71、弹簧三;8、弹性垫;81、锥形固定部;9、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0024]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壳体2,所述壳体2内滑设有上端伸出壳体2的控制套3,控制套3上端设有限位凸沿31,限位凸沿31与壳体2之间卡设有止动板4,所述控制套3内滑设有上下端均伸出控制套3的控制杆5,控制杆5下方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触点6和滑设在触点6上方的触发膜片7。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限位凸沿31与壳体2插入止动板4或不按压控制杆5时,触发膜片7不与触点6接触,止动开关未接通,舷外机正常运行;按压控制杆5,控制杆5下移,推动触发膜片7下移与触点6接触,止动开关接通,舷外机熄火;拔出止动板4,控制套3可在重力或其他力作用下下移带动控制杆5下移,推动触发膜片7下移与触点6接触,止动开关接通,舷外机熄火。
[0026]本技术止动开关通过按压控制杆5或拔出止动板4,均可实现止动开关接通,便于在船体摇晃时,实现舷外机熄火,安全性高,适用于舷外机。
[0027]如图2所示,便于拔出止动板4时控制杆5下移,所述控制杆5下端设有安装凸沿一51、上端设有安装凸沿二52,所述安装凸沿一51与壳体2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套3上的弹簧一53;为了向上支撑控制杆5防止不按压控制杆5时控制杆5下落以及按压控制杆5后控制杆5的复位,所述安装凸沿二52与控制套3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杆5上的弹簧二54。
[0028]弹簧三的安装结构:所述控制套3上端设有环形凹槽32,所述弹簧二54设置在环形凹槽32内,弹簧二54上端与安装凸沿二52相抵触、下端与环形凹槽32的端面相抵触。弹簧二54安装在环形凹槽32内,有效节省空间。
[0029]触发膜片7的安装结构:所述底座1与壳体2之间卡设有弹性垫8,弹性垫8上固定有所述触发膜片7。触发膜片7固定在弹性垫8上,既能在控制杆7不下移时固定触发膜片7,又能在控制杆7下移时触发膜片7跟着一起下移。弹性垫8也可以防止水下流到触发组件,避免漏电。
[0030]触发膜片7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控制杆7下端,随着控制杆7下移而下移。
[0031]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8的材料为聚氨酯、尼龙或橡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
垫8的材料为橡胶。
[0032]为了能自动复位触发膜片7,所述底座1与触发膜片7之间设有弹簧三71。
[0033]触发膜片7安装在弹性垫8的安装结构:所述弹性垫8向下延伸有锥形固定部81,所述触发膜片7套设在锥形固定部81上,触发膜片7下方的锥形固定部81上套设有所述弹簧三71。弹簧三71套设在锥形固定部81上,有效对弹簧三71进行运动导向。
[0034]防止触发膜片7相对锥形固定部81轴向移动,所述锥形固定部81上设有安装凹槽,触发膜片7卡设在安装凹槽内。
[0035]为了防止水进入控制杆5与控制套3之间的间隙,所述控制杆5上端套设有防水帽55,所述防水帽55盖设在控制套3上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帽55的材料为橡胶。
[0036]为了防止水进入控制套3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所述控制套3与壳体2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套3上的密封圈33。
[0037]为了方便找到止动板4以及方便拉动止动板4,所述止动板4上设有拉索9。拉索可以固定在驾驶员身上,当驾驶员意外落水时,拉索拉下止动板,止动开关接通,舷外机熄火,避免了舷外机在无人驾驶状态下继续行驶,从而引发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壳体(2),所述壳体(2)内滑设有上端伸出壳体(2)的控制套(3),控制套(3)上端设有限位凸沿(31),限位凸沿(31)与壳体(2)之间卡设有止动板(4),所述控制套(3)内滑设有上下端均伸出控制套(3)的控制杆(5),控制杆(5)下方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触点(6)和滑设在触点(6)上方的触发膜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5)下端设有安装凸沿一(51)、上端设有安装凸沿二(52),所述安装凸沿一(51)与壳体(2)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套(3)上的弹簧一(53),所述安装凸沿二(52)与控制套(3)之间设有套装在控制杆(5)上的弹簧二(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舷外机止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套(3)上端设有环形凹槽(32),所述弹簧二(54)设置在环形凹槽(32)内,弹簧二(54)上端与安装凸沿二(52)相抵触、下端与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理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奇迪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