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796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晶体管,晶体管包括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作为一部分结构材料,具有一个源极元件,一个漏极元件,和一个栅极元件,其中三个电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特别是一种能够符合于显著减小电子电路尺寸的极小的晶体管。其间,脱氧核糖核酸(此后可以称为“DNA”)的一种功能已经受到关注。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并且由从包括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四种基团中选择的两种基团对在磷酸核糖链上形成的物质。天然DNA具有大约2nm的直径和数米的长度。DNA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的细胞核中。一个DNA序列记录了全部遗传信息。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的特殊化学结构。此后,开始通过研究DNA序列来研究人类基因组和酶产生。已经开始研究用DNA作为电子器件的材料,并且DNA的导电性已经引起特别的注意。如果能够在电子电路上使用DNA,那么可以想到利用DNA作为小电路的组件可以达到超过惯用硅器件电路的集成度。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报导过DNA晶体管的操作实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DNA作为结构材料的,能够符合显著减小电子电路尺寸的极小的晶体管。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包括一个源极元件,一个漏极元件,一个栅极元件,和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其中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管包括: 一个源极元件; 一个漏极元件: 一个栅极元件;和 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 其中所述的源极元件,所述的漏极元件和所述的栅极元件至少有一个连接所述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3-16 2001-758351.一种晶体管包括一个源极元件;一个漏极元件一个栅极元件;和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一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其中所述的源极元件,所述的漏极元件和所述的栅极元件至少有一个连接所述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用作载荷子传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极元件为棒状(rod-like),其中,所述源极元件,所述栅极元件,和所述漏极元件以这种排列顺序沿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和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的纵向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栅极元件连接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的部分的宽度是0.1nm至100nm。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源极元件连接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的点与所述漏极元件连接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的点之间的间隙是1nm至100nm。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具有2nm至10μm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聚集体具有10个或更少的分子,并且形成为线状(thread-like)或束状(bundle-l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浩之真锅力重松大志下谷启清水正昭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