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薄膜电晶体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SRAM用的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Doubele Vertical Channel Thin FilmTransistor,DVC TFT)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单位组件容量增加时,芯片中的持机电流也会随着增加,故小的OFF电流就变得愈来愈重要,所以在传统TFT的制程中,常使用双闸极(dualgate)、LDD结构以及氢化制程等方法来降低OFF电流。然而,上述方法虽可降低多晶硅TFT的OFF电流,但仍存在有步骤过于复杂以及成本昂贵等缺点。此外,传统所采用的堆迭式PMOS多晶硅TFT结构,需要额外使用一道光罩来定义出通道,因此使得制作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组件的效能,降低通道长度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受到微影技术物理限制的影响,故进展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SRAM用的,通过具有双闸极与截距结构,大幅地降低漏电流,不需要另外使用额外的光罩来定义通道,达到降低制造成本和简化制程步骤的目的。此外,由于其具有特别的双垂直通道,通道的长度是由闸极层的厚度来决定,故可摆脱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适用于一基板,包括闸极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表面;第一绝缘层形成于该基板及闸极层的表面;半导体层形成于该第一绝缘层的表面,并令位于两边缘侧的第一绝缘层露出,分别于两侧形成有源/汲极,且于大抵垂直于该源/汲极的第一绝缘层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有一通道,该通道之间形成一掺杂区;第二绝缘层形成于该通道及掺杂区的表面,并令该半导体层两侧的源/汲极露出;金属层分别形成于该源/汲极及露出的第一绝缘层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适用于一基板,包括闸极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表面;第一绝缘层形成于该基板及闸极层的表面;半导体层形成于该第一绝缘层的表面,并令位于两边缘侧的第一绝缘层露出,分别于两侧形成有源/汲极,且于大抵垂直于该源/汲极的第一绝缘层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有一通道,该通道之间形成一掺杂区;第二绝缘层形成于该通道及掺杂区的表面,并令该半导体层两侧的源/汲极露出;金属层分别形成于该源/汲极及露出的第一绝缘层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该闸极层为掺杂多晶硅层、金属层、合金层或金属硅化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该第一绝缘层为氮化物层、氧化物层或氮氧化硅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该半导体层为单晶硅层、多晶硅层、非晶硅层或硅化镓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该第二绝缘层为氮化物层、氧化物层或氮氧化硅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垂直通道薄膜电晶体,其特征是该金属层为单一金属层、合金层或金属硅化物层。7.一种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英家,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