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硅纳米线阵列太阳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86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硅纳米线阵列太阳能转换装置,它含有Ti/Pd/Ag栅形电极、P型硅基底层和Ti/Pd/Ag金属膜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Ti/Pd/Ag栅形电极和P型硅层之间还含有纳米硅线阵列层,所述太阳能转换装置含有的依次相叠的各层为: (1)Ti/Pd/Ag栅形电极,位于纳米硅线阵列层之上,作为正面引出电极; (2)纳米硅线阵列层,位于P型硅层之上,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发射极和减反射层; (3)P型硅基底层,位于铝金属膜背电极之上,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基区; (4)Ti/Pd/Ag金属膜背电极层,作为背面引出电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纳米线阵列太阳能转换装置,属于太阳能转换
单晶硅太阳电池在现阶段的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当前,人们除大量应用单晶硅太阳电池外[参见专利专利号JP5243597-A;专利号KR2002072736-A],还研制成功了多晶硅电池[参见专利专利号US5949123-A]、非晶硅电池[参见专利专利号JP2002124689-A;专利号US6307146-B1]、薄膜太阳电池等各种新型的电池[参见专利专利号JP2002198549-A],并且还再不断地研制各种新材料、新结构的太阳电池[参见专利专利号DE19743692-A;DE19743692-A1]。在几种薄膜电池中,最成熟的当数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参见专利专利号],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制备方便,但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即非晶硅电池的不稳定性,其光电转换效率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延续而衰减。多晶硅薄膜电池的研究工作自1987年以来发展迅速[参见专利专利号JP2002222975-A],成为世界关注的新热点。多晶硅薄膜电池由于所使用的硅量远较单晶硅少,又无效率衰减问题,并且有可能在廉价衬底材料上制备,其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硅纳米线阵列太阳能转换装置,它含有Ti/Pd/Ag栅形电极、P型硅基底层和Ti/Pd/Ag金属膜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Ti/Pd/Ag栅形电极和P型硅层之间还含有纳米硅线阵列层,所述太阳能转换装置含有的依次相叠的各层为(1)Ti/Pd/A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静彭奎庆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