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21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后副车架结构。该后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右纵梁焊接;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右纵梁焊接;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构成的后副车架结构呈“口”字型;左、右纵梁上设置有与后上控制臂连接的第一、二连接结构;第一、二连接结构采用双层耳片结构与水平方向呈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副车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后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设计是汽车悬架零部件研发领域的重点,后副车架作为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连接车身、动力总成、稳定杆、控制臂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一种的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后副车架,可适应多种轮距的安装需求,满足副车架通用化设计的需求。目前,乘用车副车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生产加工方案:(1)钢板或管材冲压、内高压、弯折成型拼焊结构;(2)空心或实心铝合金整体铸造成型结构;(3)铝合金铸件、挤压型材、冲压板材拼焊结构;其中方案(1)为主流结构,成本适中,但重量普遍偏高,不利于底盘轻量化的要求;方案(2)(3)能起到很好的轻量化效果,多为高端车型采用,但成本偏高;其中方案(2)零件的结构受到生产工艺影响较大,若结构设计不合理,极易产生铸造缺陷;方案(3)将副车架结构拆分为多个组成件,降低了各组件的制造难度,但焊接质量控制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后副车架结构,该后车架结构高强度、高刚度、轻量化,能满足后悬架系统的安装和功能需求,可适用于多种轮距的安装需求,满足副车架通用化设计的发展趋势,解决了现有副车架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0005]一种后副车架结构,该后副车架1包括左纵梁7a、右纵梁7b、前横梁8a、后横梁8b;所述前横梁8a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7a、右纵梁7b焊接;所述后横梁8b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7a、右纵梁7b焊接;所述左纵梁7a、右纵梁7b、前横梁8a、后横梁8b构成的后副车架结构呈“口”字型;所述左纵梁7a上设置有与后上控制臂2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10a;所述右纵梁7b上设置有与后上控制臂2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10b;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a和第二连接结构10b采用双层耳片结构并且与水平方向呈30
°
夹角;所述左纵梁7a上设置有与后下控制臂3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11a;所述右纵梁7b上设置有与后下控制臂3连接的第四连接结构11b;所述第三连接结构11a、第四连接结构11b与水平方向垂直;所述左纵梁7a上设置有与前束控制臂4连接的第五连接结构12a;所述右纵梁7b上设置有与前束控制臂4连接的第六连接结构12b;所述第五连接结构12a与第六连接结构12b与水平方向呈30
°
夹角;所述左纵梁7a、右纵梁7b的底部设置有与后稳定杆系统6连接的第七连接结构13a和第八连接结构13b。
[0006]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a、第二连接结构10b、第三连接结构11a、第四连接结构11b、第五连接结构12a和第六连接结构12b均为双层耳片结构。
[0007]所述第三连接结构11a和第四连接结构11b上均设置有长圆孔19;所述第五连接结构12a与第六连接结构12b上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
[0008]所述左纵梁7a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20a和第一定位凹坑21a;所述右纵梁7b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台20b和第二定位凹坑21b。
[0009]所述左纵梁7a的两个端点设置有用于压装第一衬套5a和第三衬套5c的第一机加工圆孔9a和第三机加工圆孔9c;所述右纵梁7b的两个端点设置有用于压装第二衬套5b和第四衬套5d的第二机加工圆孔9b和第四机加工圆孔9d。
[0010]所述左纵梁7a、右纵梁7b采用空心铸铝结构。
[0011]所述前横梁8a为侧面开孔的矩形截面铝合金型材结构;所述后横梁8b为侧面开孔的六边形截面铝合金型材结构。
[0012]所述第七连接结构13a和第八连接结构13b为六边形,其上表面上有两个内螺纹孔。
[0013]所述左纵梁7a、右纵梁7b壁厚均匀。
[0014]所述左纵梁7a的正表面上开有第一减重震砂孔15a和第四减重震砂孔15d;所述右纵梁7b的正表面上开有第二减重震砂孔15b和第三减重震砂孔15c;所述左纵梁7a的后表面上开有第七减重震砂孔15g和第六减重震砂孔15f;所述右纵梁7b的后表面上开有第五减重震砂孔15e和第八减重震砂孔15h;所述左纵梁7a的内表面上开有第九减重震砂孔16a;所述右纵梁7b的内表面上开有第十减重震砂孔16b;所述左纵梁7a的外表面上开有第十一减重震砂孔17a;所述右纵梁7b的外表面上开有第十二减重震砂孔17b、第十三减重震砂孔17c、第十四减重震砂孔17d和第十五减重震砂孔17e;所述前横梁8a上设置有前横梁减重孔14a;所述后横梁8b上设置有后横梁减重孔14b。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结构简单;
[0017]2)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接结构10a和第二连接结构10b为与水平向上呈30
°
夹角的双层耳片结构,有效避免了下控制臂运动过程中与副车架发生干涉,双层结构有利于限制下控制臂的夹紧刚度,使定位更加准确;
[0018]3)本技术中的第三连接结构11a、第四连接结构11b采用竖直向下的双层耳片结构,可以为下控制臂安装提供足够的垂向刚度,还为下控制臂的尺寸设计提供一定裕度,为了满足底盘四轮定位参数调整的需求;
[0019]4)本技术中的第五连接结构12a与第六连接结构12b采用与水平方向呈30
°
夹角的双层耳片结构,避免干涉同时限制控制臂的纵向位移,支架位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
[0020]5)本技术中的第七连接结构13a和第八连接结构13b长六边形的安装平面上有两个内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满足稳定杆的定位要求,保证稳定杆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扭转刚度;
[0021]6)本技术中的第一定位凸台20a和第一定位凹坑21a、第二定位凸台20b和第二定位凹坑21b,限制了垂、横、纵三个方向自由度,用于保证机械加工时工件安装定位精确;
[0022]7)本技术采用铝合金材质,可有效降低零件重量;
[0023]8)本技术属于后悬架系统,用于下控制臂、前束控制臂、上控制臂和稳定杆系统的等结构布置,可满足多连杆式后独立悬架系统的布置要求;
[0024]9)本技术采用空心铸造和铝型材焊接的结构,可有效解决整体空心铸造工艺实现困难的问题;
[0025]10)本技术通过对铸造结构和型材结构的合理设计,副车架各连接点的动、静刚度和整体模态较高,耐久性能好,可满足汽车底盘操稳性能、NVH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与周边零件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与控制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后副车架(1)包括左纵梁(7a)、右纵梁(7b)、前横梁(8a)、后横梁(8b);所述前横梁(8a)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7a)、右纵梁(7b)焊接;所述后横梁(8b)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7a)、右纵梁(7b)焊接;所述左纵梁(7a)、右纵梁(7b)、前横梁(8a)、后横梁(8b)构成的后副车架结构呈“口”字型;所述左纵梁(7a)上设置有与后上控制臂(2)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10a);所述右纵梁(7b)上设置有与后上控制臂(2)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10b);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a)和第二连接结构(10b)采用双层耳片结构并且与水平方向呈30
°
夹角;所述左纵梁(7a)上设置有与后下控制臂(3)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11a);所述右纵梁(7b)上设置有与后下控制臂(3)连接的第四连接结构(11b);所述第三连接结构(11a)、第四连接结构(11b)与水平方向垂直;所述左纵梁(7a)上设置有与前束控制臂(4)连接的第五连接结构(12a);所述右纵梁(7b)上设置有与前束控制臂(4)连接的第六连接结构(12b);所述第五连接结构(12a)与第六连接结构(12b)与水平方向呈30
°
夹角;所述左纵梁(7a)、右纵梁(7b)的底部设置有与后稳定杆系统(6)连接的第七连接结构(13a)和第八连接结构(13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a)、第二连接结构(10b)、第三连接结构(11a)、第四连接结构(11b)、第五连接结构(12a)和第六连接结构(12b)均为双层耳片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11a)和第四连接结构(11b)上均设置有长圆孔(19);所述第五连接结构(12a)与第六连接结构(12b)上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7a)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20a)和第一定位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岑余景龙丁树伟王念强梁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