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32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车钩缓冲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和若干个翻转集装箱锁;所述底架为鱼骨刺承载结构,所述鱼骨刺承载结构包括中梁、横梁组成、中央大横梁组成以及走台结构;所述走台结构包括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的中部通过所述横梁组件和中央大横梁组件与所述中梁的左右两侧连接,两侧的所述走台结构均低于所述中梁的上翼面;若干个所述翻转集装箱锁设置在两侧的所述中央大横梁组成上。所述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不仅提高了运输商用汽车的范围,同时还实现2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运载。运载。运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商品汽车的销售和运输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销售淡季以SQ6为代表的汽车运输专用车辆存在部分闲置问题;同时,商品汽车生产基地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华北等地,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商品汽车整机生产基地较少,商品汽车运输呈现较强的单向性,大量汽车运输专用车辆只能重去空回。淡季闲置、返空运行等问题降低了车辆的总体使用效率,造成资产浪费和线路资源占用。随着国家“公转铁”政策的深入实施,铁路商品汽车运输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有必要研制可兼顾集装箱及普货运输的汽车

集装箱两用车。
[0003]目前,国内运输汽车专用车主型产品为SQ6型凹底运输汽车专用车,可双层运输1980mm高度以下各型乘用车,该车为带顶封闭结构,无法运输集装箱,功能单一,淡季时闲置。而SQ7型汽普两用车,只能运输1600mm高度以下的小汽车,不适应市场需求,SQ5可单层运输高度3169mm的车辆。若车辆高度超过3169mm则无法进行铁路运输,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可运输高度偏高的汽车的专用运输车。
[0004]同时,国内运输集装箱由于自重和轴重限制,没有2
×
40ft载重达到70t的车型,因此运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5]专利号为ZL201520255043.4以及ZL201510200097.5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小汽车

集装箱共用特种运输车,所述运输车有一个中部活动车顶,可实现集装箱汽车混装的半开放式结构,但是装载集装箱时,仅在中部可装载1个40英尺的集装箱,端部无法装载,且中部装载集装箱时易磕碰侧墙车顶结构。
[0006]专利号为ZL201711445930.8的文献公开了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特点是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但是不可运输集装箱,运输汽车的最大高度为3169mm。
[0007]专利号为ZL202010509248.6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汽车与集装箱两用铁路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中部上层底架可升降,端部上层底架和侧墙可拆卸,但是上层中部底架不可拆卸,自重偏大。
[0008]专利号为ZL202010419671.7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

集装箱两用凹底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层底架均为可折叠结构,但是上层底架均不可拆卸,伸缩结构复杂,不易维修,自重较大,集装箱承载面偏高,且不可实现单层较高汽车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不仅可实现运输两个40英尺的集装箱,同时还可运输车辆高度高的车辆,因此提高了运载能力以及适用性。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车钩缓冲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和若干个翻转集装箱锁;
[0012]所述底架为鱼骨刺承载结构,所述鱼骨刺承载结构包括中梁、横梁组成、中央大横梁组成、走台结构;
[0013]所述走台结构包括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中梁的两侧,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通过所述横梁组件分别与所述中梁组件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的中部通过所述中央大横梁组成分别与所述中梁中部的两侧连接,两侧的所述走台结构均低于所述中梁的上翼面;
[0014]若干个所述翻转集装箱锁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梁组成或中央大横梁组成的两侧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鱼骨刺承载结构还包括端梁组成和枕梁组成,所述端梁组成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端梁组成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中梁的两端部,所述枕梁组成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枕梁组成分别用于连接两端的所述端梁组成、所述中梁和走台结构,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的两端均与两端的端梁组成和枕梁组成连接,若干个所述翻转集装箱锁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央大横梁组成的两侧或端梁组成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相同,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包括位于内侧的顺梁、位于外侧的侧梁、加强板以及地板,所述顺梁和侧梁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顺梁和侧梁的上翼面之间通过所述地板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翻转集装箱锁包括锁座、锁头、转轴以及锁紧套环,所述锁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央横梁组成或端梁组成上,所述锁头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锁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从所述锁座的两端伸出,且通过所述锁紧套环锁紧,所述锁头具备工作位和非工作位,当所述锁头处于工作位时,所述锁头翻转以使锁头的承载面朝上,用于支撑集装箱;当所述锁头处于非工作位时,所述锁头翻转以使所述锁头的承载面朝下。
[0018]进一步地,当所述锁头处于工作位时,所述锁头的承载面高于所述中梁组件的上翼面。
[0019]进一步地,所述锁头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锁头间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锁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从所述锁座的两端伸出且通过所述锁紧套环锁紧。
[0020]进一步地,所述顺梁和侧梁的截面均为乙字型。
[0021]进一步地,所述顺梁和侧梁的上翼面均与所述地板之间通过拉铆钉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地,位于前端的端梁组成上开设有门挡。
[0023]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组成的两侧还均设有装载加固栓结装置。
[002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通过将底架设计为鱼骨刺承载结构,有效降低了辆自重,实现运输2个40英尺的集装箱,载重可达70t的工况;
[0026]通过将走台结构设计为低于中梁的上翼面,在保证车体刚度的同时,降低车辆承载面,可实现较高汽车的装载工况,同时降低了车辆自重;
[0027]翻转锁头位置灵活变化,可以实现两种工况的灵活切换,同时解决了在进行集装箱运输时,中梁承载面高于走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底架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走台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车辆低走台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翻转锁头示意图;
[0033]图6是汽车工况示意图;
[0034]图7是集装箱工况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底架、2

车钩缓冲装置、3

转向装置、4

制动装置、5

装载加固栓结装置、11

中梁、12

横梁组成、13

中央大横梁组成、14

走台结构、15

枕梁组成、1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车钩缓冲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和若干个翻转集装箱锁;所述底架为鱼骨刺承载结构,所述鱼骨刺承载结构包括中梁、横梁组成、中央大横梁组成、走台结构;所述走台结构包括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中梁的两侧,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通过所述横梁组件分别与所述中梁组件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的中部通过所述中央大横梁组成分别与所述中梁中部的两侧连接,两侧的所述走台结构均低于所述中梁的上翼面;若干个所述翻转集装箱锁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梁组成或中央大横梁组成的两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刺承载结构还包括端梁组成和枕梁组成,所述端梁组成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端梁组成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中梁的两端部,所述枕梁组成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枕梁组成分别用于连接两端的所述端梁组成、所述中梁和走台结构,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的两端均与两端的端梁组成和枕梁组成连接,若干个所述翻转集装箱锁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央大横梁组成的两侧或端梁组成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走台结构的汽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和右侧走台结构相同,所述左侧走台结构包括位于内侧的顺梁、位于外侧的侧梁、加强板以及地板,所述顺梁和侧梁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顺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静朱丽李晓月卫利军李珣戴安国王祺刘晓巍张世颖李丽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