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16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包括主车架、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底盘结构和可拆卸固定于主车架上方的上装车架,主车架包括平行布置的两块外贴板和分别沿两块外贴板的长度方向、固定于两块外贴板内侧表面的内纵梁,两根内纵梁之间固定有用于承载底盘结构的主车架横梁;上装车架包括上装车架纵梁和垂直固定于上装车架纵梁上、用于承载集装箱的上装车架横梁,上装车架纵梁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固定于外贴板上。通过组合式车架将主车架的底盘区和上装车架的承载区区分开来,既实现了公路运输车的底盘布置,满足公路运输车性能的同时兼具承载港口集装箱功能。底盘系统对称布置,前后无差别行驶,空间上布置紧凑且保证功能冗余。余。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
,具体地指一种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无人驾驶智能卡车多以带驾驶室的纯电卡车配备智能系统或AGV配备智能系统改制而成。
[0003]申请号为CN202110351747.1,专利名称为《一种副车架内嵌的运输与自卸两用式骨架集装箱半挂车》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内嵌的运输与自卸两用式骨架集装箱半挂车,它包括主骨架集装箱半挂车、内嵌式副车架、翻转机构和液压举升系统,其中:所述液压举升系统设置于主骨架集装箱半挂车的首端,内嵌式副车架的首端与液压举升系统连接,内嵌式副车架的尾端通过翻转机构与主骨架集装箱半挂车铰接,液压举升系统驱动内嵌式副车架绕翻转机构作翻转运动;所述主骨架集装箱半挂车包括主车架和底盘系统,所述主车架包括牵引销座总成、板簧支座总成、主车架主横梁和前后两侧平行对称设置的纵梁总成,前后两侧纵梁总成之间通过若干主车架主横梁固定连接,前后两侧纵梁总成的尾端均设置主车架腹板加强板,主车架腹板加强板的尾部设置翻转机构接口;横跨前后两侧纵梁总成的首尾两侧分别设置主车架前锁具横梁与主车架后锁具横梁,主车架前锁具横梁与主车架后锁具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沉头锁具;所述牵引销座总成设置于前锁具横梁前侧的纵梁总成上,板簧支座总成设置于纵梁总成中部的下方,底盘系统安装于板簧支座总成的下方;所述内嵌式副车架包括副车架纵梁、梯形加强梁、副车架前锁具横梁、副车架后锁具横梁、锁具和若干交叉设置的焊接抗扭梁,前后两侧副车架纵梁平行对称设置,并且前后两侧副车架纵梁设置于所述纵梁总成的内侧,前后两侧副车架纵梁之间通过若干焊接抗扭梁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加强梁竖直向上固定设置于副车架纵梁的首端,副车架前锁具横梁对称设置于梯形加强梁前后两侧的下方,横跨所述前后两侧副车架纵梁的尾端设置副车架后锁具横梁,锁具分别安装于副车架后锁具横梁的两端;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转轴加强板、翻转板和法兰,转轴的两端通过法兰与主车架腹板加强板固定连接,转轴的中部与主车架腹板加强板之间设置转轴加强板,主车架腹板加强板内侧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转轴轴套,翻转板固定安装在转轴轴套上,翻转板通过U型板与对应的副车架纵梁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纵梁总成、前锁具横梁与后锁具横梁采用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主车架前锁具横梁通过U型件固定连接两端的沉头锁具,贯穿主车架前锁具横梁的内部设置方管,方管与主车架前锁具横梁的内壁采用若干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前锁具横梁采用扁担型后延式焊接于梯形加强梁前后两侧的下方。根据需要将内嵌式副车架在翻转机构处整体拆下,并将液压举升系统同步拆下,使用主车架前锁具横梁与后锁具横梁承载集装箱。所述举升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和液压油缸底座,液压油缸底座固定安装在主车架的鹅颈上,液压油缸竖直向上安装于液压油缸底座上;所述梯形加强梁的中部设置副车架举升板,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副车架举升板固定连接。所述举升液压系统的自卸举升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0004]申请号为CN202022990446.7,专利名称为《一种纯电动搅拌车》的专利中公开了一
种纯电动搅拌车,包括主车架;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安装在主车架上;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上;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安装在主车架的前端;上装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搅拌罐转动;底盘驱动系统;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后桥;所述底盘驱动系统还包括变速箱和第二电机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变速箱与后桥相连;所述后桥包括第一后桥和第二后桥,所述第一后桥和第二后桥均与主车架连接,所述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与第一后桥连接,第一后桥通过第二传动轴与第二后桥连接;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电池箱内,所述电池箱位于驾驶室与搅拌罐之间,竖直安装在主车架上,所述动力电池为底盘驱动系统和上装驱动系统提供电力。所述第二电机和变速箱位于车架的中部位置,且在主车架的两根纵梁之间。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单元集成在驾驶室内。所述上装驱动系统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安装在搅拌罐的前端,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整体式支架直接固定在减速机壳体上。所述上装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机控制单元、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单元通过支架安装在电机下方的副车架上,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安装在第一电机控制单元的侧面。所述电池箱设有可开启的后门和侧门,所述电池箱内分为多层结构,每层均安装有电池模块。
[0005]通过上述对比文件可知,无人驾驶智能卡车多以带驾驶室的纯电卡车配备智能系统或AGV配备智能系统改制而成,无人驾驶智能卡车多以带驾驶室的纯电卡车配备智能系统的主流产品的典型特征如下:可翻转的驾驶室,驾驶室仪表台内、卧铺下方以及驾驶室下方布置控制器、保险盒等电器件,驾驶室后的车架上方布置后背电池框或车架外侧侧挂电池框。车身控制器、车门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纯电卡车使用的控制器搭配智能控制器,实现无人驾驶。
[0006]AGV配备智能系统的主流产品的典型特征如下:主梁和支撑框架采用焊接好的上装一体箱梁式结构,各系统硬件通过集成箱悬吊的方式安装于主梁及支撑框架下方,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工业计算机搭配智能控制器,实现无人驾驶。纯电动无人驾驶集卡在布置上一直需要解决上装适配、结构紧凑及相关部件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上述的全部方案都存在着共同或各自的局限性,具体如下:带驾驶室的无人集卡由于沿用了卡车的布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车头空间占位过大,驾驶室冗余,造成整车尺寸过长。动力电池、悬架、电机裸露,且视觉上零散,不具有整体性。而基于AGV改造的无人集卡的局限性如下:上装及副车架一体焊接成型,无法应对需要不同上装的场景,作业场景适应性差;若上装损坏,则需更换整个车架,维修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由主车架与上装车架组成车架结构承载底盘部件、维修成本低、承载性能好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
[0008]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包括主车架、固定于所述主车架上的底盘结构和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主车架上方的上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包括平行布置的两块外贴板和分别沿两块所述外贴板的长度方向、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内侧表面的内纵梁,两根所述内纵梁之间固定有用于承载所述底盘结构的主车架横梁;所述上装车架包括上装车架纵梁和垂直固定于所述上装车架纵梁上、用于承载集装箱的上装车架横梁,所述上装车架纵梁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外贴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装车架纵梁包括平行且正对布置的两根外纵梁,所述可拆卸固定结构包括沿所述外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于两根所述外纵梁的下翼面上的多个外纵梁螺栓过孔,所述外贴板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外纵梁螺栓过孔对应的外贴板螺栓过孔,所述可拆卸固定结构包括多个同轴穿过所述外纵梁螺栓过孔和外贴板螺栓过孔的螺栓和多个与所述螺栓连接的螺母。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车架横梁包括垂直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的前后两端内侧表面之间的第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包括主车架(200)、固定于所述主车架(200)上的底盘结构(300)和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主车架(200)上方的上装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200)包括平行布置的两块外贴板(201)和分别沿两块所述外贴板(201)的长度方向、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201)内侧表面的内纵梁(202),两根所述内纵梁(202)之间固定有用于承载所述底盘结构(300)的主车架横梁(203);所述上装车架(100)包括上装车架纵梁(101)和垂直固定于所述上装车架纵梁(101)上、用于承载集装箱的上装车架横梁(102),所述上装车架纵梁(102)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外贴板(20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车架纵梁(101)包括平行且正对布置的两根外纵梁(101.1),所述可拆卸固定结构包括沿所述外纵梁(101.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于两根所述外纵梁(101.1)的下翼面上的多个外纵梁螺栓过孔(101.2),所述外贴板(201)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外纵梁螺栓过孔(101.2)对应的外贴板螺栓过孔(201.1),所述可拆卸固定结构包括多个同轴穿过所述外纵梁螺栓过孔(101.2)和外贴板螺栓过孔(201.1)的螺栓和多个与所述螺栓连接的螺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横梁(203)包括垂直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201)的前后两端内侧表面之间的第一主车架横梁(203.1);垂直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201)的前后两侧的内侧表面之间的第二主车架横梁(203.2);垂直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201)的前后两侧的内侧表面之间、位于所述第二主车架横梁(203.2)内侧的第三主车架横梁(203.3);垂直固定于两块所述外贴板(201)的前后两侧的内侧表面之间、位于所述第三主车架横梁(203.3)内侧的第四主车架横梁(203.4)和垂直固定于所述两块外贴板(201)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第五主车架横梁(203.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300)包括前保险杠(301)和后保险杠(302);所述主车架(200)的前后两根所述第一主车架横梁(203.1)上分别固定有所述前保险杠(301)和所述后保险杠(30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300)包括一轴(303)和二轴(304);所述主车架(200)的前后两根所述第二主车架横梁(203.2)上分别固定有一根所述一轴(303);所述主车架(200)的前后两根所述第三主车架横梁(203.2)上分别固定有一根所述二轴(304)。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300)包括前后布置的双电机(305)、动力电池系统(306)和组合系统;所述第五主车架横梁(203.5)上固定有所述双电机(30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茜芝胡克非周锐黄晶晶余庆杰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