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深隔离槽开口形状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77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硅集成MEMS技术中超深隔离槽开口形状的控制方法及产品,其技术方案为:首先在硅片表面淀积多晶硅作为牺牲层,再进行深槽刻蚀,刻蚀后将多晶硅牺牲层去掉。(1)在硅片表面形成SiO↓[2]牺牲层;(2)光刻定义槽图形,BOE腐蚀槽形状内的SiO↓[2]牺牲层,少量侧向钻蚀;(3)生长Poly-silicon牺牲层;(4)光刻定义槽形状,DRIE刻蚀Poly-silicon牺牲层和Si衬底,形成深槽;(5)去除Poly-silicon和SiO↓[2]牺牲层;(6)用介质对深槽进行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有效地改善了超深硅槽的开口形状,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的芯片产品,其隔离槽内可以充满电介质,避免了空洞的产生,增大了隔离槽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体硅集成技术中的电学隔离,而且还可以用于体硅微机械技术中的热学等其它隔离。(*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加工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在体硅集成MEMS技术中超深隔离槽开口形状的控制方法及产品。
技术介绍
微电子机械系统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技术,将整个机械结构在一块芯片中完成,在体积、重量、价格和功耗上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生物医学、汽车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MEMS器件设计和制造技术中,利用体硅加工工艺制作出较大的质量块和很高的结构深宽比,增加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但是由于很难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体硅MEMS结构与电路部分的加工和互连,因此限制了MEMS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的提高。解决体硅MEMS结构与IC单片集成的重要途径是制造出高深宽比的超深隔离槽结构(深10~200微米),但是用标准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工艺刻蚀出的深槽5,开口比槽的中部小,填充后会在隔离槽中产生空洞10(如图1a、图1b、图1c所示),降低了隔离槽的机械强度和体硅集成MEMS器件的可靠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W.A.Clark等人采用骨节形状隔离槽,使隔离槽中部的空洞从侧向被填满,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会在隔离槽的两端引入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深隔离槽开口形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硅片表面淀积1~6微米的多晶硅作为牺牲层,再进行深槽刻蚀,刻蚀后将多晶硅牺牲层去掉,最后用介质进行填充刻蚀好的深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泳闫桂珍范杰王成伟王阳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