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TCR所设计的引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3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质粒克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TCR所设计的引物及其应用,所述引物对包括L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TCR所设计的引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要求申请号为202110681798.0,申请日为2021年6月19日,专利名称为“一种针对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TCR所设计的引物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优先权。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质粒克隆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TCR所设计的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3]载体是一种运载体(vehicle),通过其可将多核苷酸序列(例如,外源基因)引入至宿主细胞中,以便转化宿主并促进引入的序列的表达(例如转录和翻译)。载体包括质粒、噬菌体、病毒等。载体的最普遍的类型是质粒,其是指闭合的环状双链DNA环,其中可连接含有目标基因的另外的DNA段。载体的另一种类型为病毒载体,其中将待运输的核酸构建体连接至病毒基因组中。病毒载体可在它们被引入的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或可将它们自身整合至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与宿主基因组一起复制。此外,某些载体可指导与其可操作连接的基因的表达。
[0004]要将某一目标基因片段克隆进质粒载体,必须有与目标基因片段序列相匹配的引物。我公司克隆到了3条针对免疫分型为HLA A11的病人体内的EBV病毒蛋白的SSCSSCPLSK表位点的TCR,并对这3条TCR的基因序列申请了专利保护。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将此3条TCR的基因序列克隆进质粒载体的引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物对,用于质粒克隆。/>[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L11

3位点的引物对、L11

6位点的引物对和L11

15位点的引物对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引物对针对分型为HLA A11、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患者体内EBV病毒抗原肽段的TCR所设计。
[0009]作为优选,所述L11

3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10]作为优选,所述L11

6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0011]作为优选,所述L11

15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
[0012]作为优选,所述L11

3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
[0013]作为优选,所述L11

6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所示。
[0014]作为优选,所述L11

15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2和SEQ ID NO.13所示。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引物对在质粒克隆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TCR所设计的引物及其应用,所述
引物对包括L11

3位点的引物对、L11

6位点的引物对和L11

15位点的引物对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本专利技术的引物对针对分型为HLA A11、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患者体内EBV病毒抗原肽段的TCR所设计,能够实现特定质粒的克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TCRPCR扩增后胶回收电泳结果;
[0018]图2为骨架载体质粒图谱;
[0019]图3为TCR与载体重组质粒酶切电泳结果;
[0020]图4为TCR与载体重组质粒测序峰图;
[0021]图5为TCR转染Jurkat细胞,流式检测转染效率;
[0022]图6为TCR转染Jurkat细胞后,功能验证流式检测INFg;
[0023]图7为TCR转染Jurkat细胞后,功能验证流式检测INFg。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L11

3位点的引物对、L11

6位点的引物对和L11

15位点的引物对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引物对针对分型为HLA A11、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患者体内EBV病毒抗原肽段的TCR所设计。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3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6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15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3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6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所示。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15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2和SEQ ID NO.13所示。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3位点的引物对的模板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6位点的引物对的模板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11

15位点的引物对的模板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引物对在质粒克隆中的应用。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质粒优选为MP71。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质粒骨架为public available information。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MP71的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003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40]实施例1
[0041]引物对设计实例: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为例。
[0042]Forwardprimer(SEQ ID NO.1):GGCCGCGCCACCATGCTGCTGATCA;
[0043]Reverse primer(SEQ ID NO.2):GTAGGTCCTCCACCACGGTCAGTC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包括L11

3位点的引物对、L11

6位点的引物对和L11

15位点的引物对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针对分型为HLA A11、表位点为SSCSSCPLSK的患者体内EBV病毒抗原肽段的TCR所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L11

3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L11

6位点的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峰杨宏波孟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科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