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26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酵领域,特别是一种食品发酵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发酵均匀,进而提高食品质量;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活性干酵母粉与20℃的清水混合,得到酵母水;步骤二、将酵母水与面粉混合,得到面团;步骤三、将面团送至揉面装置内进行揉面;步骤四、将揉好的面团送至保温箱,控制发酵温度35℃进行发酵,直至发酵至两倍大,完成发酵;所述揉面装置包括底架、揉面块、安装杆和弧形板,弧形板的下端设有销轴,销轴连接在底架上,揉面块固定在安装杆的一端,安装杆限位滑动在底架的一端。安装杆限位滑动在底架的一端。安装杆限位滑动在底架的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发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领域,特别是一种食品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
[0003]在制备一些面食食品时,需要预先对面进行发酵,而在发酵之前需要进行和面,即揉面,将面揉好后再进行发酵,能够使面团发酵均匀,如果面团的发酵均匀度差,影响了面团的发酵品质,将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发酵工艺,便于发酵均匀,进而提高食品质量。
[0005]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活性干酵母粉与20℃的清水混合,得到酵母水;
[0007]步骤二、将酵母水与面粉混合,得到面团;
[0008]步骤三、将面团送至揉面装置内进行揉面;
[0009]步骤四、将揉好的面团送至保温箱,控制发酵温度35℃进行发酵,直至发酵至两倍大,完成发酵。
[0010]所述揉面装置包括底架、揉面块、安装杆和弧形板,弧形板的下端设有销轴,销轴连接在底架上,揉面块固定在安装杆的一端,安装杆限位滑动在底架的一端。
[0011]所述揉面块靠近弧形板端设有半圆头。
[0012]所述揉面装置还包括下刮板和侧板,两个侧板分别转动在销轴的两端,下刮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下刮板与弧形板的下端配合滑动连接,两个侧板之间的前侧连接有用于控制弧形板转动的连动机构。
[0013]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前横板、弧形杆、连动辊、滑动架和弹簧Ⅰ,弧形板的外侧设有弧形杆,连动辊滑动在弧形杆上,连动辊与滑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滑动架的另一端与前横板滑动连接,前横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的前侧,弹簧Ⅰ固定在滑动架上且顶紧前横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发酵工艺的流程图;
[0015]图2是揉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揉面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下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弧形板与弧形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弧形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对面团聚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11是半圆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底架101;L形板102;配合弧杆103;揉面块201;安装杆202;下刮板301;侧板302;前横板303;导向弧板304;后横板305;滑板306;弧形板401;上滑杆402;弧形杆403;锁孔板404;弧形门板405;锁定座406;锁定弧板407;拉动板408;连动辊501;滑动架502;弹簧Ⅰ503;后挡板架601;V形导板602;弹簧Ⅲ603;控制板604;半圆板605;滑柱606;连动臂607;弹簧Ⅳ60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
[0027]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将活性干酵母粉与20℃的清水混合,得到酵母水;
[0029]步骤二、将酵母水与面粉混合,得到面团;
[0030]步骤三、将面团送至揉面装置内进行揉面;
[0031]步骤四、将揉好的面团送至保温箱,控制发酵温度35℃进行发酵,直至发酵至两倍大,完成发酵。
[0032]如图2

6所示:
[0033]所述揉面装置包括底架101、揉面块201、安装杆202和弧形板401,弧形板401的下端设有销轴409,销轴409连接在底架101上,揉面块201固定在安装杆202的一端,安装杆202限位滑动在底架101的一端。
[0034]在使用时,将面团放置于弧形板401内,传动安装杆202在底架101上往复滑动,从而带揉面块201向弧形板401内的方向往复移动,形成对弧形板401内的面团进行往复挤压,形成对面团的揉压,使面团形成立体状,并具有一定弹性、延伸性、黏性和可塑性的面筋网络结构使之能被人们进一步加以利用。
[0035]进一步的,通过揉面块201靠近弧形板401端半圆头的设置,增大揉面块201挤压面团的面积,提高揉面的效率。
[0036]如图5

9所示:
[0037]所述揉面装置还包括下刮板301和侧板302,两个侧板302分别转动在销轴409的两端,下刮板301固定在两个侧板302之间,下刮板301与弧形板401的下端配合滑动连接,两个侧板302之间的前侧连接有用于控制弧形板401转动的连动机构。
[0038]通过侧板302形成对弧形板401两侧的遮挡,防止面团从弧形板401两侧脱落;
[0039]在揉面块201向弧形板401方向移动时,将会对面团进行挤压,同时将推动弧形板401以销轴409进行旋转,随着揉面块201继续向前移动,使揉面块201对面团进行挤压的同时对随着弧形板401转动的面团进行推搓,提高揉面效率和揉面效果;
[0040]在弧形板401转动时,将会挤压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将会通过侧板302带动下刮板301顶紧揉面块201的下端面,使侧板302保持不动,且始终对弧形板401两侧进行遮挡,且被
推搓的面团将会移动至揉面块201的下方,在揉面块201向后移动时,由于连动机构受挤压,使下刮板301始终保持对揉面块201下端面的顶紧状态,避免了面团由弧形板401下端掉落,且通过下刮板301与弧形板401的下端配合滑动连接,形成下刮板301与弧形板401的活动密封连接,避免面团挤入下刮板301与弧形板401之间造成浪费;
[0041]随着揉面块201后移,面团将会被连动机构推动回转的弧形板401向后推动,且通过弧形板401的内弧形使面团进行翻转,为下次揉面块201挤压揉面做准备,且提高揉面效率和揉面效果。
[0042]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前横板303、弧形杆403、连动辊501、滑动架502和弹簧Ⅰ503,弧形板401的外侧设有弧形杆403,连动辊501滑动在弧形杆403上,连动辊501与滑动架502的一端转动连接,滑动架502的另一端与前横板303滑动连接,前横板303固定在两个侧板302之间的前侧,弹簧Ⅰ503固定在滑动架502上且顶紧前横板303。
[0043]通过前横板303形成对滑动架502的限位,同时通过弹簧Ⅰ503的弹力使滑动架502通过连动辊501带动弧形杆403,使弧形板401保持斜向上倾斜状态,从而通过其内的弧度对面团进行盛装;且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以及面团的重力,使弧形板401有向前转动的趋势,形成对弹簧Ⅰ503的挤压,进而通过前横板303使侧板302带动下刮板301顶紧揉面块201的下端面,从而使侧板302保持不动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活性干酵母粉与20℃的清水混合,得到酵母水;步骤二、将酵母水与面粉混合,得到面团;步骤三、将面团送至揉面装置内进行揉面;步骤四、将揉好的面团送至保温箱,控制发酵温度35℃进行发酵,直至发酵至两倍大,完成发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面装置包括底架(101)、揉面块(201)、安装杆(202)和弧形板(401),弧形板(401)的下端设有销轴(409),销轴(409)连接在底架(101)上,揉面块(201)固定在安装杆(202)的一端,安装杆(202)限位滑动在底架(10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面块(201)靠近弧形板(401)端设有半圆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面装置还包括下刮板(301)和侧板(302),销轴(409)的两端均转动有侧板(302),两个侧板(302)之间固定有下刮板(301),下刮板(301)与弧形板(401)的下端配合滑动连接,两个侧板(302)之间的前侧连接有用于控制弧形板(401)转动的连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品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前横板(303)、弧形杆(403)、连动辊(501)、滑动架(502)和弹簧Ⅰ(503),弧形板(401)的外侧固定有弧形杆(403),弧形杆(403)上滑动有连动辊(501),连动辊(501)转动在滑动架(502)的一端,滑动架(502)的另一端滑动有前横板(303),前横板(303)固定在两个侧板(302)之间的前侧,弹簧Ⅰ(503)固定在滑动架(502)上且顶紧前横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翱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