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插孔接触点(landing plug contacts,LPC)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一个位线和一个电容的彼此间电操作是通过一个接触点实现的,该接触点被联接到一个晶体管的源/漏结。近来,半导体器件集成规模的增加导致了导电结构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变窄,例如导电结构栅电极,因此导致了接触工艺的余量(margin)缩减。为了确保接触工艺的余量,采用自动对准导电接点(SAC)工艺。图1A到1D所示为半导体器件中形成一个插孔接触点的传统方法的截面视图。参照图1A,一个场氧化层12形成于衬底11上,用于隔离器件单元,然后,多个栅极结构G形成在衬底11上。其中,每个栅极结构G含有一个栅极氧化层13,一栅电极14,和一栅极硬掩模15,该掩模由氮化物构成。接下来,对栅极结构G之间的衬底11的预留部分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以形成多个源/漏极16。因此,栅极隔片17形成于栅极结构G的每个侧面。隔片17形成后,氮化物刻蚀阻挡层18形成于栅极结构G上,层间绝缘层19形成在上述所得的衬底结构上,直到栅极结构G之间形成的间隙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插孔接触点LPC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多个栅极结构,每个栅极结构包括一个栅极硬掩模;在栅极结构上形成一个层间绝缘层;通过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平坦化所述层间绝缘层,直到暴露出栅极硬掩模 ;在平坦化的层间绝缘层上形成一硬掩模材料;摹制所述硬掩模材料,从而形成一硬掩模;形成多个接触孔,通过使用硬掩模作为刻蚀掩模对平坦化的层间绝缘层进行刻蚀,所述接触孔暴露出所述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在所述接触孔上形 成多晶硅层;通过对所述多晶硅层实施平坦化工艺 ...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12-29 10-2003-00985361.一种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插孔接触点LPC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多个栅极结构,每个栅极结构包括一个栅极硬掩模;在栅极结构上形成一个层间绝缘层;通过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平坦化所述层间绝缘层,直到暴露出栅极硬掩模;在平坦化的层间绝缘层上形成一硬掩模材料;摹制所述硬掩模材料,从而形成一硬掩模;形成多个接触孔,通过使用硬掩模作为刻蚀掩模对平坦化的层间绝缘层进行刻蚀,所述接触孔暴露出所述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在所述接触孔上形成多晶硅层;通过对所述多晶硅层实施平坦化工艺,形成埋入接触孔的插孔接触点,直到暴露出栅极硬掩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栅极结构进一步包括栅极氧化层和栅极导电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栅极硬掩模层由一氮化物基材料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对栅极硬掩模具有高选择性的浆体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亨涣,
申请(专利权)人: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