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荧光体进行波长转换的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小型、分量轻、高效率的发光光源,已经被实际用作工业产品。但是,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谱幅狭窄,而且不能通过单个元件获得白色系发光。因此,日本专利公开2000-208815号公报已经提出并实用化了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通过组合蓝色发光二极管和吸收蓝色光线并发出黄色光线的荧光体,而由蓝色光和黄色光的混合色获得谱幅宽广的白色光。作为发出黄色光线的荧光体,已经实际采用的有掺杂了Ce的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Y3Al5O12:Ce,或(Y,Gd)3Al5O12:Ce等)、掺杂了Ce的铽-铝-石榴石系荧光物质(Tb3Al5O12:Ce等)、掺杂了Eu的碱土金属-原硅酸盐系荧光物质((Sr,Ca,Ba)SiO4:Eu等)等,这些都吸收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并发出黄色系荧光。制造这些荧光体时,按照所要形成的目标荧光体的组成比调配氧化物颗粒或金属盐而制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和助熔剂等一起放入陶瓷坩埚,在空气气氛或还原气氛等中通过高温热处理,烧成所需组成的荧光体。通过这种方法,荧光体经过焙烧而成长为粒径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含有发出特定波长光线的发光部分,以及吸收所述发光部分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长波长光的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体的一次颗粒为粒径小于等于1μm的单晶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6-11 JP2004-1738451.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含有发出特定波长光线的发光部分,以及吸收所述发光部分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长波长光的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体的一次颗粒为粒径小于等于1μm的单晶颗粒。2.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含有发出特定波长光线的发光部分,以及吸收所述发光部分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长波长光的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体的一次颗粒为内部不存在颗粒界面的单晶颗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健一,田谷周一,三宅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