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41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扰流板主体,所述扰流板主体底部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所述扰流板主体与所述第一活动杆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通过第二螺栓,便于调节扰流板主体高度,扰流板主体连接结构形式更多样化,安装更加稳固,扰流板主体可以更好地提升汽车行驶稳定性,还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活动板,从而快速收纳扰流板主体,扰流板无需使用时可以快速收纳,防止扰流板连接结构因长期暴露在外侧而受损,延长扰流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延长扰流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延长扰流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是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配件中的汽车扰流板是指安装在轿车后箱盖上的类似倒装的飞机尾翼的部件,扰流板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燃料,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0003]但是现有的扰流板连接结构多采用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不便于调节扰流板的角度、高度,扰流板连接结构形式过于单一,扰流板无需使用时不便于收纳,长期暴露在外侧的扰流板连接结构易受损,影响扰流板连接结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扰流板主体,所述扰流板主体底部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所述扰流板主体与所述第一活动杆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螺栓一端与第二安装板顶部一侧开设的第一滑槽内壁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开设的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活动杆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杆,便于所述第二螺栓限制所述滑块。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开设的第三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活销,所述活销一端固定连接弹性硅胶,所述弹性硅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一侧垂直贯穿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便于所述活销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板。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活动杆一侧开设若干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部滑动连接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便于所述第三活动杆支撑所述第一活动杆。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把手,便于通过所述把手操作所述活动板。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扰流板主体一侧呈菱形,所述扰流板主体相邻一侧固定连接三角板,便于提升所述扰流板主体扰流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松开第二螺栓,便于调节扰流板主体高度,扰流板主体连接结构可以调节高度,适用不同类型车辆,适用范围更广泛,扰流板主体连接结构形式更多样化,安装更加稳固,扰流板主体可以更好地提升汽车行驶稳定性;
[0014]2、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活动板,从而快速收纳扰流板主体,扰流板无需使用时可以快速收纳到第二安装板内部,防止扰流板连接结构因长期暴露在外侧而受损,延长扰流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中扰流板主体的侧视剖面图;
[0017]图3为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中第二安装板的侧视剖面图。
[0018]图中:1、扰流板主体;2、第一活动杆;3、第二活动杆;4、第一安装板;5、第一螺栓;6、第二安装板;7、第一滑槽;8、滑块;9、第二滑槽;10、固定杆;11、第二螺栓;12、第三滑槽;13、活销;14、弹性硅胶;15、活动板;16、固定块;17、第三活动杆;18、第四滑槽;19、把手;20、三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扰流板主体1,扰流板主体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2,扰流板主体1与第一活动杆2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3,第二活动杆3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螺栓5,第一螺栓5垂直贯穿第一安装板4,第一螺栓5一端与第二安装板6顶部一侧开设的第一滑槽7内壁底部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滑槽7内部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4。
[0020]在图1与图2中:第一活动杆2一端转动连接滑块8,滑块8与第一安装板4一侧开设的第二滑槽9内部滑动连接,第二滑槽9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0,固定杆10一端垂直贯穿滑块8,滑块8与第一活动杆2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垂直贯穿固定杆10,便于第二螺栓11限制滑块8,第一安装板4与第二活动杆3一侧开设若干第四滑槽18,第四滑槽18内部滑动连接第三活动杆17,第三活动杆17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2,便于第三活动杆17支撑第一活动杆2,扰流板主体1一侧呈菱形,扰流板主体1相邻一侧固定连接三角板20,便于提升扰流板主体1扰流效果。
[0021]在图3中:第一安装板4一侧开设的第三滑槽12内部滑动连接活销13,活销13一端固定连接弹性硅胶14,弹性硅胶14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滑槽12,第二安装板6顶部一侧垂直贯穿活动板15,活动板15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16,固定块16外侧滑动连接第三滑槽12,便于活销13限制第一安装板4,活动板15与固定块16一侧固定连接把手19,便于通过把手19操作活动板15。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松开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不再限制滑块8,拉动滑块8,滑块8带动第一活动杆2,第一活动杆2带动扰流板主体1,扰流板主体1带动第二活动杆3,拉动第三活动杆17,将第三活动杆17放入第四滑槽18,调节扰流板主体1的高度,拧紧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固定滑块8,实现调节扰流板主体1高度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扰流板
不便于调节高度的问题;
[0023]转动把手19,把手19带动活动板15,活动板15带动固定块16,固定块16挤压活销13,活销13退回第三滑槽12内部,拧动第一螺栓5,第一螺栓5带动第一安装板4向下移动,将第一安装板4收纳到第一滑槽7内部,实现快速收纳扰流板主体1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扰流板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00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扰流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2),所述扰流板主体(1)与所述第一活动杆(2)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3),所述第二活动杆(3)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一安装板(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螺栓(5),所述第一螺栓(5)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一螺栓(5)一端与第二安装板(6)顶部一侧开设的第一滑槽(7)内壁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7)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扰流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一端转动连接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第一安装板(4)一侧开设的第二滑槽(9)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9)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一端垂直贯穿所述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第一活动杆(2)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栓(11),所述第二螺栓(11)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杆(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名杰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