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罩附着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99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保护罩附着生产线,包括:第一缓冲室,保持底玻璃(BG)或金属罩(MC),干燥剂附着于BG或MC,使密封剂沉积到BG或MC上;第二传输室,与第一缓冲室连接;玻璃附着室,与第二传输室连接,将BG附着于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合成室,与第二传输室连接,将MC附着到G上,并硬化彼此附着的G和BG;供应和取出室,与第二传输室连接;第三传输室,与供应和取出室连接,具有传输机器人;第二缓冲室,与第三传输室连接,G可装载到其内;卸载室,与第三传输室连接;第四传输室,与卸载室连接;以及返回线,与第四传输室连接,用于返回其上有金属罩的金属容器盘。金属罩或玻璃罩可在一条生产线上被附着到G上,降低了生产线安装成本及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罩(protective cap)附着生产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在一条生产线中将金属罩和玻璃罩两者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上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用作显示装置,并且使用如下原理通过阴极和阳极注入到有机材料(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的薄膜内的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以形成电子空穴对(exciton)。通过电子空穴对的能量产生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显示所需的图像。OLED也称为有机场致发光器件(OELD)。OLED是用于通过电激发有机材料而发光的自发光显示器。OLED由于低电压驱动、薄膜、宽视角、快速响应等,作为下一代显示器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根据其结构,OLED被分为无源矩阵(PM)OLED和有源矩阵(AM)OLED。OLED包括氧化铟锡(ITO)玻璃,其在一定面积的玻璃板上具有透明阳极层;有机场致发光(EL)层,其形成在ITO玻璃的透明阳极层上;以及阴极层,形成在有机EL层上。OLED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造。如图1所示,通过半导体制造方法在具有一定面积的玻璃板1上形成透明阳极层、有机EL层、以及阴极层。包括透明阳极层、有机EL层、和阴极层的每一个单位晶胞(unit cell)2排列在玻璃板上。玻璃板1对应于单位晶胞2被切割,从而制造构成OLED的单位晶胞装置。以下,其上排列有单位晶胞2的玻璃板1将被称为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用于保护单位晶胞2的一定形状的保护罩附着到玻璃板1上,以便于遮住单位晶胞2。保护罩包括位于其中的用于去除湿气的干燥剂。根据其材料,保护罩可以分为金属罩、玻璃罩等等。如图2所示,金属罩MC包括矩形的容器(can)3和附着到容器3中所形成的内部凹部上的干燥剂4。MC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以便于遮住单位晶胞2。为了制造MC,准备一定形状的金属容器3,并将干燥剂4附着到金属容器3内。所制造的MC通过密封剂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以便于遮住单位晶胞2。这里,使用其上排列有多个MC的金属容器盘(metal can tray)T。通过制模可以容易地制造MC,并且可以低成本地批量生产。但是,由于MC具有不同于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的变形率,所以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可能由于其变形而造成产品损坏。如图3所示,玻璃罩GC包括矩形的罩玻璃(cap glass)6和附着到罩玻璃6的内部凹部7上的干燥剂4。GC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以便于遮住单位晶胞2。通过在具有与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相对应的尺寸的底玻璃BG中形成多个凹部7,然后将干燥剂4附着到凹部7内,再将BG切割,而形成GC。其上附着有干燥剂4的BG被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进而与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一起被切割。GC由与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防止了在长时间使用之后由于其变形而造成的产品损坏。由于干燥剂4的粘合密度是根据BG的凹部7的加工程度而确定的,所以BG的凹部7必须单独加工,因此,GC具有比MC具有更昂贵的生产成本。OLED的发展集中在双表面发光上,而不是前表面发光上。因此,作为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的保护罩,GC比MC使用的更多。用于将保护罩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的过程以批量生产线来进行。图4示出了用于将金属罩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上的生产线。如图4所示,多个金属容器3排列在金属容器盘T上,并且金属容器盘T在清洁线L1处经历清洁过程。由液体清洁金属容器3,以便于通过清洁线L1去除附着到其上的异物。然后,由等离子体清洁金属容器3,以便于增强与干燥剂4的粘合力。通过与清洁线L1连接的第一输送室C1的输送机器人10,将已经经过清洁线L1的金属容器盘T输送至与第一输送室C1连接的干燥剂附着室C2。附着装置11设置在干燥剂附着室C2处,并且通过附着装置11将干燥剂4分别附着于金属容器盘T的金属容器3。干燥剂附着室C2设置有多个。通过第一输送室C1的输送机器人10,将位于干燥剂附着室C2处的金属容器盘T输送至与第一输送室C1连接的分配室C3。然后,通过设置在分配室C3处的分配器20,将密封剂分别沉积到金属容器盘T的金属容器。分配室C3设置有多个。然后,通过第一输送室C1的输送机器人10,将在分配室C3中已经沉积有密封剂的金属容器盘T输送至与第一输送室C1连接的缓冲室C4。第二输送室C5与缓冲室C4连接,并且输送机器人30设置在第二输送室C5处。第二输送室C5的输送机器人30将位于缓冲室C4处的金属容器盘T输送至与第二输送室C5连接的附着室C6。将在半导体生产线上已经经历了半导体处理的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装载到与第二输送室C5连接的沉积室C7内。将暗盒(cassette)40设置在沉积室C7处,并将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沉积到暗盒40上。第二输送室C5的输送机器人30将装载到沉积室C7内的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输送至附着室C6。通过设置在附着室C6处的附着装置50,将金属容器盘T的金属容器3分别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附着室C6设置有多个。将其上附着有金属容器3的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以及其上不再具有金属容器3的金属容器盘T,分别输送至与第二输送室C5连接的卸载室C8。卸载室C8与第三输送室C9连接,并且第三输送室C9与用于取出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的取出室C10连接。用于将金属容器盘T返回至第三输送室C9的返回线L2与第三输送室C9连接。输送机器人60设置在第三输送室C9处。第三输送室C9的输送机器人60将已经输送至卸载室C8的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输送至取出室C10。此外,第三输送室C9的输送机器人60将已经输送至卸载室C8的金属容器盘T输送至返回线L2。将已经输送至返回线L2的金属容器盘T进行清洁,并将新的金属容器3布置在已清洁的金属容器盘T上。然后,其上布置有金属容器3的金属容器盘T经历与前述相同的过程。已经输送至取出室C10的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在后处理线上经历后处理。后处理线包括用于将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切割成单位晶胞的过程;用于检查单位晶胞的过程;以及用于将突部(tab)附着到每一单位晶胞上的过程。未说明的附图标号C11表示用于将金属容器供应至金属容器盘T的供应室,C12表示用于通过清洁线清洁金属容器盘的清洁室,而C13表示沉积室。图5示出了用于将玻璃罩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上的生产线。如图5所示,其中形成有凹部7的底玻璃BG在清洁线L3上经过清洁过程,并且通过清洁线L3去除附着到BG上的异物。通过等离子体进一步清洁已如此清洁的BG,以便于增强与干燥剂4的粘合力。通过第一输送室C21的输送机器人70,将已经经历清洁线L3的BG输送至与第一输送室C21连接的干燥剂附着室C22。通过设置在干燥剂附着室C22处的附着装置81,将干燥剂4分别附着至BG的凹部7。干燥剂附着室C22设置有多个。通过第一输送室C21的输送机器人70,将位于干燥剂附着室C22处的BG输送至与第一输送室C21连接的分配室C23。然后,通过设置在分配室C23处的分配器80,将密封剂沉积到已经输送至分配室C23的BG上。分配室C23设置有多个。然后,通过第一输送室C21的输送机器人70,将在分配室C23处沉积有密封剂的BG输送至与第一输送室C21连接的缓冲室C24。第二输送室C25与缓冲室C24连接,并且输送机器人90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罩附着生产线,包括:第一缓冲室,用于保持作为待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的保护罩的底玻璃(BG)或金属罩(MC),干燥剂附着到所述BG或MC上,进而密封剂沉积到所述BG或MC上;第二传输室,其与所述第一缓冲室连接,并 具有传输机器人;玻璃附着室,其与所述第二传输室连接,用于将所述BG附着到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合成室,其与所述第二传输室连接,用于将所述MC附着到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上,并硬化彼此附着的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和所述BG;   供应和取出室,其与所述第二传输室连接;第三传输室,其与所述供应和取出室连接,并且在其中具有传输机器人;第二缓冲室,其与所述第三传输室连接,并且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可沉积到所述第二缓冲室内;卸载室,其与所述第三传 输室连接;第四传输室,其与所述卸载室连接;以及返回线,其与所述第四传输室连接,用于返回其上布置有金属罩的金属容器盘。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12-5 10-2005-01177011.一种保护罩附着生产线,包括第一缓冲室,用于保持作为待附着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的保护罩的底玻璃(BG)或金属罩(MC),干燥剂附着到所述BG或MC上,进而密封剂沉积到所述BG或MC上;第二传输室,其与所述第一缓冲室连接,并具有传输机器人;玻璃附着室,其与所述第二传输室连接,用于将所述BG附着到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G上;合成室,其与所述第二传输室连接,用于将所述MC附着到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上,并硬化彼此附着的所述有机材料沉积玻璃和所述BG;供应和取出室,其与所述第二传输室连接;第三传输室,其与所述供应和取出室连接,并且在其中具有传输机器人;第二缓冲室,其与所述第三传输室连接,并且所述有机材料沉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