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527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具有垂直沟槽栅极结构以提高集成度。该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形成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在该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限定有源区和隔离区;沟槽,形成在该隔离区中;第一导电类型第一区,形成在该沟槽两侧的外延层中;隔离层,以预定深度形成在该沟槽中;栅极绝缘层,其沿着该沟槽两侧部分的上部而形成;栅极,形成在该沟槽的上部;主体区,形成在该有源区中;源极,形成在该主体区上;源极区,形成在该栅极两侧的主体区的上部;以及漏极,形成在该衬底的后表面上。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在减小导通电阻的同时简化制造工艺并高度集成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其能够在减小导通电阻的同时简化制造工艺并高度集成多个器件。
技术介绍
图1是传统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2是另一传统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横截面图。通过使用垂直PN结结构代替具有正常电功率的MOSFET器件的漂移区可获得半导体器件的超结(super junction)结构,并且这种超结结构在器件处于截止状态时均匀地分布电场,从而提高击穿电压。在图1中示出传统半导体器件的超结结构。如图1所示,在N型衬底10上生长N型外延层11,并在N型外延层11的一部分上集成栅极绝缘层12和栅极13。在与栅极13隔离的衬底10上形成源极14。此外,P型掺杂的第一掺杂区15从栅极13的下方延伸到衬底10的预定深度。另外,在栅极13和源极14二者的下方且在第一掺杂区15的位于栅极13与源极14之间的表面部分形成N型掺杂的第二掺杂区16。以这种方式,实现传统的垂直PN结。另外,如图2所示,在根据另一传统方法制造的半导体器件中,在有源区的两侧部分形成沟槽,将N型和P型离子注入到沟槽的两侧壁部分,从而获得垂直PN结结构。即,在衬底20中形成N型第一掺杂区21,并在衬底20上集成栅极绝缘层24和栅极25。并且,在与栅极25隔离的衬底20的一部分上形成源极26。在栅极25和源极26的两侧部下方形成第一和第二沟槽22a和22b,并且在每一沟槽中形成沟槽隔离层23。在每一沟槽隔离层23的一侧部区域,形成注入离子的P型第二掺杂区27。另外,在P型第二掺杂区27的表面部分且在源极26与栅极25之间形成N型第三掺杂区28。如上所述,在图2中在有源区的两侧部区域形成沟槽,并且在沟槽之间形成垂直PN结区。然而,为了在上述传统半导体器件中获得具有足够深度的超结结构,必须重复多次生长外延层和注入离子的工艺。另外,由于上述半导体器件具有水平栅极结构,因此在一个有源区中只有一个沟道,从而限制了器件密度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垂直沟槽栅极结构的,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并形成有沟槽;PN结,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垂直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绝缘层,覆盖所述沟槽的内部和外壁;栅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主体区,形成在所述栅极的两侧;源极,形成在所述主体区的上部;以及漏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后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通过所述外延层以及在所述外延层的内壁上形成的第二导电类型层来限定所述PN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绝缘层包括填充在所述沟槽中达到预定高度的隔离层和栅极绝缘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沟槽具有抵达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形成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沟槽;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形成PN结;在所述沟槽中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栅极;在所述栅极的两侧形成源极区;以及形成源极和漏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形成PN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沟槽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沟槽中形成绝缘层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形成隔离层,使得所述隔离层填充在沟槽中达到预定高度;和在所述隔离层上形成栅极绝缘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沟槽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导电类型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注入第一导电类型离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沟槽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具有抵达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深度的沟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沟槽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外延层上形成衬垫绝缘层,以保护所述外延层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沟槽中形成绝缘层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沉积所述绝缘层,使得所述绝缘层填充所述沟槽;以及蚀刻所述绝缘层,使得所述沟槽内侧的上部暴露。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传统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2是示出另一传统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4a至图4i以横截面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图5和图6是示出漏极饱和电流和击穿特性与漏极电压之间关系的数据图;以及图7是示出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值(Ron)与外延层深度之间关系的数据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目的,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横截面图,图4a至图4i以横截面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图5和图6是示出漏极饱和电流和击穿特性与漏极电压之间关系的数据图,而图7是示出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值(Ron)与外延层深度之间关系的数据图。在说明之前,应注意的是,P型表示第一导电类型,N型表示第二导电类型。首先,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二导电类型(N型)外延层42,形成于第一导电类型(P型)衬底41上;沟槽44(见图4b),形成于衬底41的有源区的两个隔离区;以及第一导电类型第一区46,形成于沟槽44两侧的外延层42中。此时,沟槽44形成为穿过外延层42,以暴露衬底41。即,沟槽44形成为其底部比衬底41上生长的外延层42的PN结45(见图4b)部分更深。在沟槽44中形成隔离层47a。沿着沟槽44的两侧部分的上部形成栅极绝缘层48,并在沟槽44中的隔离层47a的上方形成栅极49,从而栅极绝缘层48和隔离层47a构成覆盖沟槽44内部和外壁的绝缘层。另外,在沟槽44之间的有源区中形成主体区50,在主体区50上形成源极52,在位于栅极49两侧的主体区50的上部,形成注入离子的源极区51。源极52连接至源极区51。另外,在衬底41的后表面,形成漏极53。以这种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提供沟槽栅极MOSFET,其中在沟槽内部的上部形成栅极49,并且沿着一个栅极49的两个侧表面形成两个垂直沟道区。因此,可以在有限的有源区中高度集成器件。以下,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具有上述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参照图4a,在第一导电类型(P型)衬底41上生长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42。这里,外延层42表示通过外延生长所形成的层。另外,为了保护上面生长有外延层42的衬底41表面,在外延层42的表面上形成衬垫(pad)绝缘层43。此时,使用氧化物层形成绝缘层43。以下,将P型称为第一导电类型,而将N型称为第二导电类型。参照图4b,使用光掩模将第一光致抗蚀剂层(未示出)图案化;然后使用图案化的第一光致抗蚀剂层作为掩模,蚀刻除了有源区之外的外延层42,从而以恒定间隔在每一隔离区形成单独的沟槽44。此时,将沟槽44的深度设置为比由衬底41和衬底41上生长的外延层42构成的PN结45要深。即,沟槽44形成为暴露第一导电类型(P型)衬底41。接下来,参照图4c,将第一导电离子倾斜注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并形成有沟槽;PN结,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垂直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绝缘层,覆盖所述沟槽的内部和外壁;栅 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主体区,形成在所述栅极的两侧;源极,形成在所述主体区的上部;以及漏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后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12-29 10-2005-0134457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并形成有沟槽;PN结,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垂直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绝缘层,覆盖所述沟槽的内部和外壁;栅极,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主体区,形成在所述栅极的两侧;源极,形成在所述主体区的上部;以及漏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后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通过所述外延层以及在所述外延层的内壁上形成的第二导电类型层来限定所述PN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填充在所述沟槽中达到预定高度的隔离层和栅极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沟槽具有抵达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的深度。6.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上形成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沟槽;沿着所述沟槽的内壁形成PN结;在所述沟槽中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栅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揆光金钟玟
申请(专利权)人:东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