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2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7715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2]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将化学纯的Cu↓[2]O粉和分析纯的Al(OH)↓[3]粉经500~550℃预烧1~1.5h,在1050~1150℃保温8~12h,生成纯相的CuAlO↓[2]粉末,将CuAlO↓[2]粉末压制成型后,经1050~1150℃烧结4~10h,制成CuAlO↓[2]陶瓷靶材;采用上述制成的CuAlO↓[2]陶瓷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方法,以Si(100)单晶或石英为衬底,衬底温度300~600℃,以高纯氩气与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工作气压0.8~1.0Pa,氧分压10~40%,溅射功率100~200W,薄膜沉积后,于900~1100℃经氮气气氛保护,在管式炉内退火2~5h,制成P型CuAlO↓[2]薄膜。其厚度为100~5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薄膜沉积面积大,生产成本低,且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 CuA102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薄膜技术的快速发展,透明电子器件在不久的未来必将更为广 泛地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平面显示、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它光电器件领 域。在众多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材料中,ln203 : Sn (ITO)薄膜材 料是最为重要的TCO薄膜材料之一,并一直作为平板显示器中TCO薄膜 的首选材料,但其金属In是一种稀有元素,成本较高。近年来人们不断的 寻找能够替代平板显示器中ITO薄膜的材料,也研究出了大量多元TCO 薄膜材料,但是这些薄膜材料的应用仅局限于透明电极或红外反射涂层膜 等领域。究其原因这些TCO薄膜材料基本上都属n型导电材料,而属p 型导电材料的TCO薄膜非常少,且其导电性与n型的相比相差3-4个数量 级,无法实现具有良好性能的全透明p-n结。由于缺少性能优良的p型TCO 薄膜材料,因而大大限制了这些材料的实际应用。CuA102作为最早被开发出来的铜铁矿类p型TCO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2]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化学纯的Cu↓[2]O粉和分析纯的Al(OH)↓[3]粉混合,经500~550℃预烧1~1.5h,在1050~1150℃保温8~12h,生成纯相的CuAlO↓[2]粉末,将CuAlO↓[2]粉末压制成型后,经1050~1150℃烧结4~10h,制成CuAlO↓[2]陶瓷靶材;(2)采用步骤(1)制成的CuAlO↓[2]陶瓷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方法,以Si(100)单晶或石英为衬底,衬底温度300~600℃,以高纯氩气与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工作气压0.8~1.0Pa,氧分压10~40%,溅射功率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AlO2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化学纯的Cu2O粉和分析纯的Al(OH)3粉混合,经500~550℃预烧1~1.5h,在1050~1150℃保温8~12h,生成纯相的CuAlO2粉末,将CuAlO2粉末压制成型后,经1050~1150℃烧结4~10h,制成CuAlO2陶瓷靶材;(2)采用步骤(1)制成的CuAlO2陶瓷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方法,以Si(100)单晶或石英为衬底,衬底温度300~600℃,以高纯氩气与氧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董国波兰伟董培明严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