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390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抗震改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椭圆隔震装置,包括隔震球,隔震球用于对主梁进行支撑,隔震球为椭圆形结构,隔震球沿短轴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隔震球通过凹槽连接有连接组件;桥墩的顶面、主梁的底面均开设有连接槽,桥墩上的连接槽与主梁上的连接槽相对设置,隔震球上的两个连接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椭圆隔震装置,仅需在梁底与墩顶预定位置钻孔后塞入,即可实现地震作用下抬升支座的隔震功能,显著增强现役桥梁的抗震能力。具有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耐久性好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有限的墩梁空间内提供有效的隔震效果,确保桥梁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抗震改造,尤其涉及一种椭圆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桥梁的加固方法如扩大桥墩尺寸或加固桩基础等,往往涉及巨大的开销。更换桥梁支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手段,但通常会对主梁进行断线改造,影响交通。此外,尽管增设外部减隔震装置可以改善桥梁抗震性能,但目前现役的简支梁桥存在墩梁空间狭小的问题,导致常规的粘滞阻尼器安装难度较大。

2、因此,针对简支梁桥墩梁空间狭小导致抗震改造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椭圆隔震装置,仅需在梁底与墩顶预定位置钻孔后塞入装置,即可实现地震作用下抬升支座的隔震功能,从而增强现役桥梁的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椭圆隔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椭圆隔震装置,设置于桥墩与主梁之间,且布置于支座的两侧,包括:

3、隔震球,所述隔震球用于对所述主梁进行支撑,所述隔震球为椭圆形结构,所述隔震球沿短轴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隔震球通过所述凹槽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椭圆隔震装置,设置于桥墩(2)与主梁(1)之间,且布置于支座(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球(3)为整体式实心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球(3)为分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球(3)包括上椭圆板(3-1)和下椭圆板(3-2),所述上椭圆板(3-1)与所述下椭圆板(3-2)之间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螺杆(3-5),所述上椭圆板(3-1)与所述下椭圆板(3-2)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5)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隔震装置,设置于桥墩(2)与主梁(1)之间,且布置于支座(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球(3)为整体式实心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球(3)为分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球(3)包括上椭圆板(3-1)和下椭圆板(3-2),所述上椭圆板(3-1)与所述下椭圆板(3-2)之间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螺杆(3-5),所述上椭圆板(3-1)与所述下椭圆板(3-2)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5)进行调节;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椭圆板(3-1)和所述下椭圆板(3-2)相背离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椭圆板(3-1)与所述下椭圆板(3-2)之间设置有钢套箍(3-6),所述钢套箍(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椭圆板(3-1)、所述下椭圆板(3-2)接触,所述钢套箍(3-6)的内侧填充有砂浆(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椭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5)的数量不少于三根,且所述高度调节螺杆(3-5)沿圆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震王腾飞杨公证张文学刘宇豪崔毓竣许聪周闻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