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25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底座;发光二极管芯片,置于所述底座上;荧光粉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相接设。所述荧光粉层为荧光粉与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调和成的液体层。所述荧光粉层为固态或胶态薄膜。所述荧光粉层通过覆盖层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相接设。所述覆盖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所述荧光粉层为凸形,用于取光。所述荧光粉层外具有透镜。荧光粉层外具有保护和取光层。所述保护和取光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所述底座具有侧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为垂直侧壁或倾斜侧壁。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LED元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可靠性并且制造过程简单化,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元件,尤其是 一种大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发光二级管(1 ight-emi U ing diode, LED)亮度的增加和制造成本的 降低,大功率LED在各种照明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并且LED的使用,会对 国家的能源策略和环保策略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不同的LED可以发出从红 外到蓝之间不同波长的光线,而且现在已经发出了紫色乃至紫外光的发光二 极管。并且还有在蓝光LED上涂上荧光粉,将蓝光转化成白光的白光LED。因为大功率的LED体积很小,因此可以进行平面封装,或根据使用环境 或状况使用多颗或进行多种组合,并且具有发热量低,发光寿命长(5万个 小时以上)、不易破和耐震与耐沖击的优点,所以可在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使 用。因为白光LED具有发光效率高、省电、无热辐射、不含水银等重金属、 无污染及废弃物处理问题等许多的优点,被视为绿色照明光源,很可能 取代现在照明市场的主流白炽灯泡及焚(日)光灯。大功率LED的技术关键是要解决好灯体的散热问题,不同于白炽灯泡, LED的输入功率散^^的大部分(50%至90% )转化成为芯片上的热能。不同 于白炽灯丝工作于数千摄氏度,LED芯片只能工作于较低的温度(一40。C至约 125。C或小于200°C),因为电光转化效率和可靠性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所以灯体和芯片的散热降温就成了制约大功率LED产品的最大瓶颈。另外,荧光粉的添加也会对颜色转换产生影响,而影响LED的颜色均匀与较短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的两种大功率白光LED的机构示意图。LED 芯片20先置于底座21上,图1中荧光粉22撒于LED芯片20之上,图2中 荧光粉22成薄膜状包于LED芯20片之上,然后用环氧树脂,水玻璃或者硅 胶23置于其上。这两种方法中荧光粉22都直接和LED芯片20紧密相邻。由 于工作时LED芯片20发热产生高温,导致荧光粉22持续高温加速老化,会 使LED的寿命大大缩短。图1中荧光粉22的多寡及其不规则形状也会使白光 LED的发光颜色及角度分布不均。图2中焚光粉22成薄膜状包于LED芯片20 之上,会阻碍导线在LED芯片20上的焊接。图1和2中焚光粉22的加法均 会对高功率三维光子晶体型的LED芯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两种结构的体积大,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芯片散热性能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LED元件的缺点,提供一种LED元件,体积 小、成本低而且散热性能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级管元件,包括 底座;发光二级管芯片,置于所述底座上; 荧光粉层,与所述发光二级管芯片相接设。所述荧光粉层为荧光粉与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调和成的液体层。所 述荧光粉层为固态或胶态薄膜。所述荧光粉层通过覆盖层与所述发光二级管 芯片相接设。所述覆盖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所述荧光粉层为凸形,用于取光。所迷荧光粉层外具有透镜。荧光粉层 外具有保护和取光层。所述保护和取光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 所述底座具有侧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为垂直侧壁或倾斜侧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LED元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可靠性并且制造过程简单化, 成本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LED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现有的LED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1的切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LED 芯片10置于底座11,图3中焚光粉层12可为焚光粉与环氧树脂,水玻璃, 或硅胶等液体调和成的液体,该荧光粉层12置于LED芯片10之上。图4中 的荧光粉层12和LED芯片IO之间利用覆羞层13连接,如环氧树脂,水玻璃, 或硅胶等。荧光粉层12的厚度及荧光粉含量的百分比多少可用来调节白光LED的色温。由于荧光粉层12的厚度及荧光粉含量的百分比相对来说易于控制, 将比现有的LED更易控制白光LED的色温及其大规模生产时的色温均匀性。 并且荧光粉层12之上可再加保护和取光层,或者透镜。因为可以将荧光层制成固态状薄膜,或先和别的液体制成混合液以增加 体积。这样一来白光LED的色温和批量生产的色温均匀性均会有很好的控制。并且LED元件均可采取二维矩阵式一起制造再行分割。如图所示,阵列 式的LED芯片10可先置于底座11之上。然后覆盖层、荧光粉层12和透镜等 可统一置于LED芯片IO之上。并进行加温固胶等各种操作,最后再沿切割线 aa,及bb,等分割成单个的LED元件。实施例2如图6和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LED 芯片lO先置于底座ll。图6中荧光粉层12可为荧光粉与环氧树脂,水玻璃, 或硅胶等液体调和成的液体。该荧光粉层12置于LED芯片10之上。该荧光 粉层12可以比底座11小。该荧光粉层12可以呈凸型用以取光及聚光。该荧 光粉层12凸型可以由其液体表面张力自动形成。图7中荧光粉层12和LED 芯片IO之间另加了覆盖层13,如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等。荧光粉层 12呈凸型可以由其液体表面张力自动形成。该两种LED元件均可采取二维矩 阵式一起制造再行分割。实施例3如图8和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LED 芯片10置于底座11上。底座11上的侧壁110可为垂直壁或倾斜壁。图8中 荧光粉层12置于LED芯片10之上。图9中荧光粉层12和LED芯片10之间 具有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材质的覆盖层13。荧光粉层12可为荧光粉与 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等液体调和成的液体。荧光粉层12的厚度及荧光 粉含量的百分比多少可用来调节白光LED的色温。由于荧光粉层12的厚度及 荧光粉含量的百分比相对来说易于控制,比现有的LED元件更易控制白光LED的色温及其大规模生产时的色温均匀性。荧光粉层12之上仍可有另外的保护 和取光层14,由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等制成。荧光粉层上可再加取光 透镜。实施例4如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LED元件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芯片置于底 座11上。底座11上的侧壁110可为垂直壁或倾斜壁。环氧树脂,水玻璃, 或硅胶等材质的覆盖层13置于LED芯片IO之上,荧光粉层12置于覆盖层13 纸上,可为荧光粉与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等液体调和成的液体。荧光 粉层12的厚度及荧光粉含量的百分比多少可用来调节白光LED的色温。由于 荧光粉层12的厚度及荧光粉含量的百分比相对来说易于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级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光二级管芯片,置于所述底座上;荧光粉层,与所述发光二级管芯片相接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级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光二级管芯片,置于所述底座上;荧光粉层,与所述发光二级管芯片相接设。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级管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为 焚光粉与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调和成的液体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级管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为 固态或胶态薄膜。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级管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通 过覆盖层与所述发光二级管芯片相接设。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级管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材 质为环氧树脂、水玻璃或硅胶。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永安闫向阳赵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乐百利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市环球利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杰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