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90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其包括至少一本体、至少一剎车摇臂、至少一剎车杆、至少一断电讯号感测器;本体一端束合车把手,并以一旋转角度柱来枢接剎车摇臂与剎车杆,本体安装角度讯号感测器、断电讯号感测器,剎车摇臂进入本体的一端连接一剎车线单元,剎车杆一端枢接该剎车摇臂,并于底侧连接一电磁离合器,该电磁离合器的卡销件,在通电时控制卡销件供剎车杆脱离或卡合于剎车摇臂;电力充足时,卡销件下吸以脱离剎车摇臂,按压剎车杆时,角度讯号感测器检测剎车杆的位移,将信息送到防锁死剎车器,而断电讯号感测器则同时感测剎车杆位移,释放出关闭信息,用来产生电力传送至防锁死煞车器产生剎车作用。生剎车作用。生剎车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其用于具备电力供应的自行车或是外挂电池的自行车,于其剎车手把安装的剎车控制结构,具备电动式控制以及手动机械式的多元手段。

技术介绍

[0002]骑乘自行车风气盛行于全世界,自行车的剎车系统以往是由剎车线控制两相对的剎车橡皮座,以双侧夹压轮胎的轮圈而起到剎车效果,现在则多为碟式剎车设计。由于剎车系统单一地着重于煞车力道的强度,故若使用者在遇到遇紧急状况下过度按压煞车把手时,突然间的剎车制动反应,会使车轮和地面由滚动摩擦转为滑动摩擦,造成车轮锁死现象,从而失去抓地力牵引力,如果剎车力度控制不当就会很容易造成翻转摔车。因此发展出自行车煞车防锁死结构,如I644826号《自行车的防锁死煞车机构》、I649232号《自行车的防锁死煞车机构》、I522275号《煞车自动调整装置》等多件中国台湾专利,均针对自行车设置如汽车ABS的煞车防锁死装置来改善。
[0003]但是,上述公开的多件专利在自行车防锁死的剎车结构中,控制防锁死煞车机构动作方式多为机械式;如I644826号《自行车的防锁死煞车机构》的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中,其以油压煞车把手直接连接于油压调节缸的入油通道处,或是油压煞车把手可通过管线与油压调节缸的入油通道连接,借此使用者按压油压煞车把手进行煞车时,会将煞车油从入油通道挤入第一活塞的第一油路,接着煞车油再经由连通腔室,接着,流至出油通道的煞车油会驱动油压卡钳夹紧设置于自行车的车轮的煞车碟片,来使自行车煞车。
[0004]另如M519114号《间歇式防瞬间锁死的自行车煞车装置》的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其装置于自行车煞车绳索及握把之间一预定位置,包括有一主体、一弹片、一抵压件及一延缓件,主体内分别组装弹片、抵压件及延缓件,抵压件受弹片下压,抵压件两端各可衔接自行车的煞车绳索及握把端,抵压件一位置设有向下凸出的抵压端,延缓件设有多个凹凸面,凹凸面用于抵压端来回行走;因此,当握把通过抵压件拉动煞车绳索,随即启动煞车,并抵压件受延缓件的跳动而行程加长,以达到防瞬间煞车锁死的目的。
[0005]即使M519114号《间歇式防瞬间锁死的自行车煞车装置》的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中的防锁死煞车装置,不同于前述防锁死煞车结构,但是在控制上仍是机械式,大抵上均是按压剎车杆来拉动剎车线,从而启动防锁死煞车装置。
[0006]因此,控制防锁死煞车装置的方式,都是单一的机械式,缺乏更多元、可选择的控制选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问题,进而研究开发,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其主要是剎车把手结构,主要是剎车把手传达连动防锁死剎车器的控制结构,可以具备电力驱动防锁死剎车器以及手动机械式剎车
的选择性,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0008]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其包括:至少一本体,一端为一杆座部,相邻该杆座部为一组桥部,相邻该组桥部为一用于连接车手把的束仔,其中该杆座部供一剎车线单元一端安置,该组桥部适处设置一穿孔;至少一剎车摇臂,其隐设于该杆座部内,并且枢设于该组桥部,该剎车摇臂一端为一连接该剎车线线单一端的拉线端,该剎车摇臂用于拉动该剎车线单元,另一端设有一臂枢孔,位于该臂枢孔与该拉线端之间贯穿设置一销孔;至少一剎车杆,其用于操控剎车,一端为一连接该剎车摇臂的枢座端,该枢座端底侧连接一电磁离合器,该电磁离合器设有一在通电受电磁吸力动作的卡销件,该卡销件用于脱离、卡合于该销孔,相邻该电磁离合器设置一杆枢孔,用以其与该臂枢孔、该穿孔重合处,用于一感知该剎车杆位移的旋转角度柱弹性地枢穿其中;至少一角度讯号感测器,其安装固定于该组桥部,用以检测该旋转角度柱旋转角度,将讯号传送至剎车作用处;至少一断电讯号感测器其设有一感测头,用以感测该剎车杆位移,释放出产生电力的信息,送至防锁死煞车器。
[0009]进一步的,该本体的该杆座部靠外侧形成一穿槽,该穿槽用于安装一剎车线单元一端,该穿槽相通的一端呈开口较大的口槽,于该穿槽安置该剎车线单元,使该剎车线单元于该口槽范围内连接至该剎车摇臂,该组桥部底端形成一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该角度讯号感测器,该凹槽开口配合封盖一底盖,该组桥部位于凹槽上侧设置一呈横向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该断电讯号感测器,该组桥部垂直于卡槽轴向处,设置用于旋转角度柱穿装的穿孔。
[0010]进一步的,该剎车杆的该枢座端设有一开口呈水平的置槽,置槽底侧延伸一空间相通的环部,相邻该环部于该置槽设置该杆枢孔,借此该剎车摇臂的拉线端置入该置槽,形成该环部与该销孔、该本体的该穿孔呈相通,用于该电磁离合器的该卡销件的离、合于该剎车摇臂的该销孔。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提用于下列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主要的剎车控制方式包括了手动机械式以及电动式,手段多元而选择性高。在电力充足状况下,电磁离合器的电磁铁产生作用,使剎车摇臂与剎车杆脱离彼此卡合状态,故只需按压剎车杆即可由其位移,受角度讯号感测器送出剎车运作讯号,配合剎车杆的位移,同步由断电讯号感测器感测位移而送出电力驱动防锁死剎车器(ABS)产生ABS安全剎车作用;反之,电力不足状况下,即可选择手动机械式,由于电力不足,电磁离合器同时卡合剎车摇臂与剎车杆,在一按压剎车杆,便连动剎车摇臂、剎车线单元,使剎车线单元拉动剎车器,产生机械式剎车作用,因此选择操控手段多元、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断电状态的上视剖面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断电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通电状态的动作上视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通电状态的动作侧视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手动剎车的动作上视剖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手动剎车的动作侧视剖面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杆座部;111:穿槽;112:口槽;12:组桥部;121:凹槽;123:卡槽;124:穿孔;122:底盖;13:束仔;14:车手把;15:剎车线单元;20:剎车摇臂;21:拉线端;23:销孔;24:臂枢孔;30:剎车杆;31:枢座端;311:置槽;32:环部;321:接孔;33:杆枢孔;331:扭力弹簧;40:电磁离合器;41:弹簧;43:卡销件;50;旋转角度柱;52:角度讯号感测器;54:断电讯号感测器;541:感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请参看图1、图2、图3,其包括至少一本体10、至少一剎车摇臂20、至少一剎车杆30、至少一电磁离合器40、至少一断电讯号感测器54、至少一角度讯号感测器52,其中:该本体10,其用以连接相关元件,一端为一杆座部11,相邻杆座部11为一组桥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手动、电动控制防锁死剎车的剎车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本体,一端为一杆座部,相邻该杆座部为一组桥部,相邻该组桥部为一用于连接车手把的束仔,其中该杆座部用于一剎车线单元一端安置,该组桥部适处设置一穿孔;至少一剎车摇臂,其隐设于该杆座部内,并且枢设于该组桥部,该剎车摇臂一端为一连接该剎车线线单一端的拉线端,该剎车摇臂用于拉动该剎车线单元,另一端设有一臂枢孔,位于该臂枢孔与该拉线端之间贯穿设置一销孔;至少一剎车杆,其用于操控剎车,一端为一连接该剎车摇臂的枢座端,该枢座端底侧连接一电磁离合器,该电磁离合器设有一在通电时受电磁吸力动作的卡销件,该卡销件用于脱离、卡合于该销孔,相邻该电磁离合器设置一杆枢孔,用于其与该臂枢孔、该穿孔重合处,用于一感知该剎车杆位移的旋转角度柱弹性地枢穿其中;至少一角度讯号感测器,其安装固定于该组桥部,用以检测该旋转角度柱旋转角度,将讯号传送至剎车作用处;至少一断电讯号感测器,其设有一感测头,用以感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杰原
申请(专利权)人:久裕交通器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