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刹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344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包括有刹把座、把手以及断电开关,所述的刹把座包括有安装孔和螺接套,所述的断电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穿设在安装孔中,壳体与安装孔之间防转配合,且壳体朝向把手的一端与安装孔之间形成抵接限位,壳体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并伸至螺接套的内孔中与之形成螺接配合。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拆装方便。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刹把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刹把组件是指用于电动车制动系统的操作端,其通常设置在电动车前叉杆握把开关处,其刹把组件包括有刹把座,刹把座上设置有把手、断电开关以及刹车线,所述的把手摆动设置在刹把座上,所述的断电开关与电机通过线束相连接,且断开开关能够控制电机停止运转,所述的刹车线用于控制刹车片形成车轮的制动,所述的断电开关与刹车线均设置在把手和刹车座之间,且断电开关与刹车线随把手摆动形成运转。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电动车刹把组件,其断电开关需要考虑与把手之间的配合、自身的防水等问题,往往与刹把座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拆装不便,不利于整体的维护以及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包括有刹把座、把手以及断电开关,所述的刹把座包括有安装孔和螺接套,所述的断电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穿设在安装孔中,壳体与安装孔之间防转配合,且壳体朝向把手的一端与安装孔之间形成抵接限位,壳体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并伸至螺接套的内孔中与之形成螺接配合。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将断电开关的壳体穿设在刹把的安装孔,且壳体朝把手的一端与安装孔之间形成抵接限位,壳体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与螺接套螺接配合,使得转动螺接套便能形成断电开关和刹把座之间的安装和拆分,并且结构简单,利于产品整体的维护和修理。r/>[0007]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孔的截面呈朝向一端渐小的阶梯状,且安装孔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环阶面,所述的壳体周壁对应其一环阶面位置设置有若干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呈弹性设置。
[0008]通过进一步设置,弹性设置的抵接部与安装孔中的环阶面抵接配合,在螺接套与壳体另一端的相拧紧时,与环阶面抵接配合的抵接部会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一个反向的弹性力,促使螺接套压紧在刹把座上,强化螺接套和刹把座之间的摩擦力,使电动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颠簸时,螺接套不易松动。
[0009]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抵接部包括有抵接端部,所述的抵接端部朝向安装孔方向倾斜延伸设置,且抵接部与壳体之间形成有朝向两者连接处渐小的弹性间隙。
[0010]通过进一步设置,在抵接端部与环阶面抵接配合时,由于抵接部上抵接端部倾斜延伸,且抵接部与壳体之间朝向两者连接处渐小的弹性间隙,增强抵接端部的弹性的同时
增加壳体与安装孔之间的接触面积。
[0011]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呈棱柱状的防转部,且安装孔对应防转部位置处的内壁能够与防转部相贴合。
[0012]通过进一步设置,由壳体呈棱柱状的防转部以及安装空中与防转部相贴合的内壁形成两者的防转配合,结构简单。
[0013]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另一端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可供线束插设,所述的螺接套远离刹把座一端处设置有夹持部,所述的夹持部套设在连接部处,且朝向远离刹把座的方向渐小设置。
[0014]通过进一步设置,设置在螺接套远离刹把座一端处的夹持部套接在供线束插设的连接部上,且夹持部朝向远离刹把座的方向渐小,在随螺接套拧紧的过程中,夹持部逐步的对连接部形成收紧,对线束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形成加固。
[0015]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排布有若干凸筋。
[0016]通过进一步设置,通过在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凸筋,加强夹持部收紧时加固的效果,并且不会对线束与连接部插设连接的过程形成妨碍。
[0017]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断电开关包括有按压部,所述的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遮盖部,所述的遮盖部能够对按压部形成遮盖,且遮盖部与壳体相固定。
[0018]通过进一步设置,通过对按压部形成遮盖的遮盖部,且遮盖部与壳体相固定,保证断电开关整体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刹把座的立体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图。
[0025]其中:刹把座1;安装孔11;环阶面111;螺接套12;夹持部121;活动槽13;把手2;断电开关3;壳体31;抵接部311;抵接端部3111;弹性间隙312;防转部313;连接部314;凸筋3141;遮盖部315;按压部32;线槽4;扭簧5;固定片6;通孔7;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实施例如图1

6所示:包括有刹把座1、把手2以及断电开关3,所述的刹把座1包括有安装孔11和螺接套12,所述的断电开关3包括有壳体3,所述的壳体31穿设在安装孔11中,壳体31与安装孔11之间防转配合,且壳体31朝向把手2的一端与安装孔11之间形成抵接限位,壳体3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11并伸至螺接套12的内孔中与之形成螺接配合。所述安装孔11的截面呈朝向一端渐小的阶梯状,且安装孔11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环阶面111,所述的壳体31周壁对应其一环阶面位置设置有若干抵接部311,所述的抵接部311呈弹性设置。所述的抵接部311包括有抵接端部3111,所述的抵接端部3111朝向安装孔11方向倾斜延伸设置,且抵接部311与壳体31之间形成有朝向两者连接处
渐小的弹性间隙312。所述的壳体31上设置有呈棱柱状的防转部313,且安装孔11对应防转部313位置处的内壁能够与防转部313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防转部313呈四棱柱状设置,所述的抵接部311为四个,分别设置在防转部313的四个外壁面上。所述的壳体31另一端处设置有连接部314,所述的连接部314可供线束插设,所述的螺接套12远离刹把座1一端处设置有夹持部121,所述的夹持部121套设在连接部314处,且朝向远离刹把座1的方向渐小设置。所述连接部314的外壁上排布有若干凸筋3141,本实施例中,凸筋3141为一个,且凸筋3141呈环状绕设在连接部314上。所述的断电开关3包括有按压部32,所述的壳体31的一端设置有遮盖部315,所述的遮盖部315能够对按压部32形成遮盖,且遮盖部315与壳体31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2与刹把座1之间形成有供刹车线安装的线槽4,所述的刹把座1上设置有与安装孔11相连通的活动槽13,所述把手2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活动槽13中,所述的活动槽13和把手2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两者抵接配合的扭簧5。所述的刹把座1上设置有固定片6,所述的固定片6与刹把座1之间形成有供前叉杆安装的通孔7,所述的固定片6与刹把座1上穿设有与固定片6和/或刹把座1形成螺接配合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刹把组件,包括有刹把座、把手以及断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把座包括有安装孔和螺接套,所述的断电开关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穿设在安装孔中,壳体与安装孔之间防转配合,且壳体朝向把手的一端与安装孔之间形成抵接限位,壳体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并伸至螺接套的内孔中与之形成螺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刹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截面呈朝向一端渐小的阶梯状,且安装孔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环阶面,所述的壳体周壁对应其一环阶面位置设置有若干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呈弹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刹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接部包括有抵接端部,所述的抵接端部朝向安装孔方向倾斜延伸设置,且抵接部与壳体之间形成有朝向两者连接处渐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样弟黄安平林世铰张世见董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盛世机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