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半导体基材的封装导电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重新分 布层的封装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的电子产品中,通常具有半导体芯片提供控制或逻辑运算功能,由于工 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芯片日渐小型化,封装尺寸也逐渐缩小。传统以打线接合(Wire Bonding)方式,将半导体芯片与其他元件相接合的 电子封装技术,早已不敷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凸块(B咖ps)作为芯片与其他元 件接合的覆晶接合技术。换言之,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设有多个凸块,其与内部 结构电性导通,并用以与其他元件接合,可节省传统焊线占据较大面积的缺点, 适用于较先进的工艺。此外,现有的封装技术还采用具有重新分布层(redistribution layer, RDL) 的设计。由于芯片上的衬垫分布是形成于集成电路外侧,为其限制,凸块若直接 形成于衬垫上,则能容纳的凸块数目有限,且凸块之间的间距也会受限,在实际 使用时易造成凸块的接合不良等缺陷。重新分布层采用间接电性连接的方式,通 过导电层连接芯片衬垫与凸块,故凸块的位置可依照需求设置,进而重新配置, 不必局限于既有衬垫位置,可增加使用上的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半导体基材的封装导电结构,该半导体基材上包含一金属层,该封装导电结构包含:一介电层,形成于该半导体基材上,该介电层局部覆盖该金属层,以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一垫高层,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且部分连接于该介电层;以及 一导电层,具有一中央区域及一周缘区域;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区域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与该金属层呈电性连接,该周缘区域至少局部覆盖该介电层的一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半导体基材的封装导电结构,该半导体基材上包含一金属层,该封装导电结构包含一介电层,形成于该半导体基材上,该介电层局部覆盖该金属层,以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一垫高层,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且部分连接于该介电层;以及一导电层,具有一中央区域及一周缘区域;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区域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与该金属层呈电性连接,该周缘区域至少局部覆盖该介电层的一边缘。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凸块,至少 与该导电层的中央区域电性相连。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凸块及一保 护层,覆盖于该导电层的周缘区域上,该保护层中界定-凸块容置空间;其 中该凸块通过该凸块容置空间与该导电层电性连接。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凸块下金属 层形成于该凸块与该导电层之间。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块下金属层是由 钛/钩合金所制成。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凸块导电层, 形成于该凸块与该凸块下金属层之间。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块导电层是由金 所制成。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高层具有二相对 端部,该二相对端部分别连接于该介电层。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高层是由聚酰亚 胺或氧化物所制成。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是由铝制成。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具有一第 一纵向尺寸,该垫高层具有一第二纵向尺寸,该第二纵向尺、t至少为该第一 纵向尺寸的一半。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封装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纵向尺寸与 该第二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棠,
申请(专利权)人: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