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回路热管模组及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08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蒸发器、回路热管模组及发热装置。一种蒸发器,适于吸收一热源的热量。蒸发器包括一顶板、一底板、一侧框以及至少一多孔体。侧框连接顶板与底板。多孔体配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并位于侧框中。顶板覆盖多孔体的部分为一靠近热源的热传导部。蒸发器具有至少一第一通道、至少一第二通道、至少一流体入口,以及至少一流体出口。第一通道紧临底板与多孔体,以容置一工作流体。第二通道紧邻顶板与多孔体,以容置工作流体。流体入口与第一通道相通。流体出口与第二通道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热传递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回路热管模组及其 蒸发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今科技发展中,新兴的照明设备为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二极管运作 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且当其操作温度过高时会明显影响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可 靠度,因此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必须快速地散出。另外,随着半导体制程技 术的不断创新,各类芯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有效晶体管数不断增加,虽然 大幅提高了芯片的整体效率,但也造成其所发出的热急剧增加。由于操作温度 过高将影响芯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因此芯片所产生的热也需快速地散出。请参照图1,为解决散热方面的问题,美国第6,910,794号专利揭露一种热 管(HeatPipe)100来进行散热。热管100包括一壳体110以及一配置于壳体110 中的多孔体120,并具有相对配置的一蒸发区130与一冷凝区140。蒸发区130 与一承载板50相邻,其中承载板50上配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60。多孔体120 内部容置有挥发性液体,而发光二极管60所产生的热会经由承载板50、多孔 体120而传导至位于蒸发区130中的挥发性液体,并使挥发性液体蒸发为蒸气。 蒸气会往冷凝区140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适于吸收一热源的热量,该蒸发器包括: 一顶板; 一底板; 一侧框,连接该顶板与该底板; 至少一多孔体,配置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并位于该侧框中,该顶板覆盖该多孔体的部分为一靠近该热源的热传导部, 其中,该蒸发器具有: 至少一第一通道,紧邻该底板与该多孔体,以容置一工作流体; 至少一第二通道,紧邻该顶板与该多孔体,以容置该工作流体,其中该多孔体适于将该工作流体由该第一通道传递至该第二通道; 至少一流体入口,与该第一通道相通;以及 至少一流体出口,与该第二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7-8-1 11/831,9731.一种蒸发器,适于吸收一热源的热量,该蒸发器包括一顶板;一底板;一侧框,连接该顶板与该底板;至少一多孔体,配置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并位于该侧框中,该顶板覆盖该多孔体的部分为一靠近该热源的热传导部,其中,该蒸发器具有至少一第一通道,紧邻该底板与该多孔体,以容置一工作流体;至少一第二通道,紧邻该顶板与该多孔体,以容置该工作流体,其中该多孔体适于将该工作流体由该第一通道传递至该第二通道;至少一流体入口,与该第一通道相通;以及至少一流体出口,与该第二通道相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多孔体具有.-一第一表面,面向该底板,该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凹槽,以形成该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二表面,面向该顶板,该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凹槽,以形成该第二通道。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绝热板,配置于 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以分隔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板具有至少一开口, 而该多孔体贯穿该开口。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板的边缘具有至少 一缺口,而部分该多孔体贯穿该缺口。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板具有一空腔。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至少一第一支撑单元,连接该底板与该绝热板;以及 至少一第二支撑单元,连接该顶板与该绝热板。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多个第一分隔单元,配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侧框中;以及 多个第二分隔单元,配置于该顶板上,并位于该侧框中,其中该至少一多孔体、该至少一第一通道、该至少一第二通道的数量皆为多个,该些第一分隔 单元与该些第二分隔单元将该些多孔体隔开,该些第二分隔单元、该些多孔体 与该底板定义出该些第一通道,而该些第一分隔单元、该些多孔体与该顶板定 义出该些第二通道。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补偿腔,位于该 多孔体与该侧框之间,以容置该工作流体,其中该流体入口是借由该补偿腔与 该第一通道相通。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支撑架,配置于 该顶板、该底板与该侧框的间,以将该补偿腔、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分隔。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具有至少一填充口,与 该补偿腔相通。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流体收集腔,位 于该多孔体与该侧框之间,该流体收集腔与该流体出口及该第二通道相通,该 第二通道中的工作流体会被收集在该流体收集腔中,并经由该流体出口输出。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具有至少一容置凹 槽,以容置该多孔体,其中该第二通道位于该顶板与该多孔体之间,而该第一 通道位于该多孔体的一侧。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至少一容置凹 槽,以容置该多孔体,该第一通道位于该底板与该多孔体之间,而该第二通道 位于该多孔体的一侧。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与该底板各具有至 少一容置凹槽,以容置该多孔体,该第一通道位于该底板与该多孔体之间,而 该第二通道位于该顶板与该多孔体之间。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支撑单元, 连接该顶板与该底板。1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侧框与该顶板一体成形, 或者该侧框与该底板一体成形。1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流体包括水、丙酮、 氨水、冷却剂、纳米流体或其组合。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更具有至少一填充口,与 该第一通道相通。20. —种回路热管模组,包括一蒸发器,适于吸收一热源的热量,该蒸发器包括 一顶板; 一底板;一侧框,连接该顶板与该底板;至少一多孔体,配置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并位于该侧框中,该顶 板覆盖该多孔体的部分为一靠近该热源的热传导部, 其中,该蒸发器具有至少一第一通道,紧邻该底板与该多孔体,以容置一工作流体;至少一第二通道,紧邻该顶板与该多孔体,以容置该工作流体,其中 该多孔体适于将该工作流体由该第一通道传递至该第二通道;至少一流体入口,与该第一通道相通;至少一流体出口,与该第二通道相通; 一冷凝器,适于容置该工作流体,该冷凝器具有至少一流体入口与至少一 流体出口;至少一第一流体传输管,连通该蒸发器的该流体出口与该冷凝器的该流体 入口;以及至少一第二流体传输管,连通该冷凝器的该流体出口与该蒸发器的该流体 入口。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孔体具有 一第一表面,面向该底板,该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凹槽,以形成该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二表面,面向该顶板,该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凹槽,以形成该第二通道。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器更包括一 绝热板,配置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以分隔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板具有至少 一开口,而该多孔体贯穿该开口。24.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板的边缘具 有至少一缺口,而部分该多孔体贯穿该缺口。25.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板具有至少 一空腔。26.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器更包括 至少一第一支撑单元,连接该底板与该绝热板;以及 至少一第二支撑单元,连接该顶板与该绝热板。27.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器更包括 多个第一分隔单元,配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侧框中;以及 多个第二分隔单元,配置于该顶板上,并位于该侧框中,其中该至少一多孔体、该第少一第一通道、该至少一第二通道的数量皆为多个,该些第一分隔 单元与该些第二分隔单元将该些多孔体隔开,该些第二分隔单元、该些多孔体 与该底板定义出该些第一通道,而该些第一分隔单元、该些多孔体与该顶板定 义出该些第二通道。28.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蒸发器更具有一补 偿腔,位于该多孔体与该侧框之间,以容置该工作流体,其中该蒸发器的该流 体入口是借由该补偿腔与该第一通道相通。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回路热管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器更包括一 支撑架,配置于该顶板、该底板与该侧框之间,以将该补偿腔、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秉钧黄焕翔孙辅笙练懿海
申请(专利权)人:阳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