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用直管颈玻锥的加工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550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直管颈玻锥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为先将半成品玻锥与带喇叭口的管颈封接在一起,再将封接后半成品在割管机工序加工成直管颈玻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阴极射线管用玻璃管颈与玻锥的焊接
,特别涉及到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玻壳生产厂家的客户们纷纷提出了不少新的技术需求,其中对直管颈玻锥的需求尤为强烈。在2000年,业界生产直管颈的方法一般是先将管颈切割成标准长度,再和锥体进行封接,这样加工会出现三方面的误差一是管颈切割时,管颈长度误差;二是割锥体上的小头时,封接线到参考线高度误差;三是管颈和锥体封接时,封接过程产生的误差。这样生产出来直管颈玻锥,精度低、良品率低,相应的加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管颈玻锥的加工工艺方法,以克服上述加工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加工工艺方法可以提高直管颈玻锥的加工精度,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方法是依靠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其特征在于主要为先将半成品玻锥与带喇叭口的管颈封接在一起,再将封接后半成品在割管机工序加工成直管颈玻锥。所述在割管机的工序,先使用驱动机构带动刀片切割管颈,再用火加热被切割处,达到管颈切割的目的。切割之后,通过高温加热对切口进行抛光。所述采用的刀片,其直径D为5mm、厚度H为0.6mm的金刚石刀片。所述的抛光为使用的火嘴高度H1为7mm,直径D1为56mm,在火嘴的直径分别为D223mm、D326mm、D429mm及D532mm处有四圈直径D6为0.8mm的20个小孔均布,每两个小孔之间相隔为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加工工艺方法是将封接完管颈的锥,在割管机上对管颈进行切割(如图1所示)。切割时,先使用刀片(如图3所示)在管颈内部车一圈,使其产生局部应力,再对管颈进行适当加热,预先产生应力的部位,就会自动断裂。这种加工方式下,只有在刀片切割时产生一项误差,避免传统加工工艺产生的多项误差。使用这种工艺加工出的直管颈坡锥,其高度尺寸精度达到±0.1mm,工序能力指数为2.3,三台切管机的生产能力为700枚/小时。以使生产效率和性能均有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将半成品玻锥与带喇叭口的管颈在切割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将半成品玻锥与带喇叭口的管颈在切割后抛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金刚石切割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抛光使用的火嘴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示图。图1中1为电机输出轴、2为气缸、3为刀杆、4为加热火头、5为导轨、6为金刚石切割刀片,图2中7为抛光火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图1、图2、图3、图4及图5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方法的实施例如下先将传送带上封接好管颈的半成品玻锥通过装载机放置到割管机的升降台;然后随着升降台上升,锥体在升降台和上部固定定位装置(耐磨石墨环)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定位;定位完毕后,刀片处驱动机构带动金刚石刀片,在管颈内壁实施切割,但此时管颈并不会断裂,只会在被施力处产生局部应力;刀片旋转一周后,退回原始位置,然后加热火头被点燃,对切割部分进行加热,管项将从原先产生应力的地方(被刀片划过的位置)整齐断裂;加热火焰使用的氧气流量为1.5-2.5L/min,压力为4±0.5Kg/cm2,天然气流量为1-2L/min,压力为0.65±0.05Kg/cm2。由于切割时可能会在断口产生毛刺,切割完毕后,玻锥进入下工位,对切口施行火焰抛光处理,抛光时抛光火嘴(如图4所示)应距离管颈切口10-15mm,火焰(内焰兰光)长度为2-3mm,外焰长度在110-130mm,氧气压力为4±0.5Kg/cm2,天然气压力为0.65±0.05Kg/cm2,抛光持续8±1.5Sec。一直到这里,整个管颈切割工序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在以上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零部件和材料均为商品化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直管颈玻锥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为先将半成品玻锥与带喇叭口的管颈封接在一起,再将封接后半成品在割管机工序加工成直管颈玻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方法,所述在割管机的工序,先使用驱动机构带动刀片切割管颈,再用火加热被切割处,达到管颈切割的目的。切割之后,通过高温加热对切口进行抛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宋向军张宏伟郭向阳牛文茂白君培贺超宇李金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