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包括抱闸模板和抱闸螺母,抱闸螺母由两个可上下开合设置的闸块构成,抱闸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抱闸螺母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两个限位安装壁,限位安装壁的后端面固定设置在抱闸模板的前端面,限位安装壁的前部内侧端面上向内凸起设置有滑行块,抱闸螺母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设置有相配合的滑槽,两个滑行块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槽内,特点是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与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机构,滑行块的后端面与相配合的滑槽的后部内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机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且生产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现有的注塑机多为叠模注塑机,抱闸机构是叠模注塑机中十分重要的机构,是注塑过程中锁模步骤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与注塑效率。目前现有注塑机上的抱闸机构常规由四组抱闸螺母构成,每组抱闸螺母由两个可对开的闸块组成,每组抱闸螺母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抱闸模板上,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抱闸模板的前端面上,每组抱闸螺母中的两个闸块可上下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座内,闸板与抱闸模板以及安装座之间为间隙配合以实现闸板的运动以及运动导向。在实际中,要确保闸板的平稳运动,即防止闸板在运动过程中在左右以及前后方向上发生窜动,就必须要确保抱闸模板的平整度、闸板与安装座之间相配合的接触端面的平整度、平行度以及定位精度等,这就对各零部件之间的加工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加工难度较大,使得整体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且生产成本较低的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包括抱闸模板和抱闸螺母,所述的抱闸螺母由两个可上下开合设置的闸块构成,所述的抱闸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两个左右间隔且相对而设的限位安装壁,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端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抱闸模板的前端面,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前部内侧端面上向内凸起设置有滑行块,所述的抱闸螺母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设置有与所述的滑行块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滑槽,两个所述的滑行块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与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的闸块在上下开合过程中发生左右窜动的第一弹性支撑机构,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与相配合的所述的滑槽的后部内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的闸块在上下开合过程中发生前后窜动的第二弹性支撑机构。
[0006]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元件,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片,所述的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贴合安装,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间隙,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一端抵设在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上,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上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结构简单,通
过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给抱闸螺母提供在左右方向上的弹性支撑,配合第一调节间隙实现闸块在上下开合活动过程中的自适应调节,从而有效防止闸块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左右窜动,确保闸块的平稳开合,从而有效降低了对闸块以及安装座的加工精度以及相互之间的装配精度的要求,易于生产制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07]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的底端面上。通过第一安装腔给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提供稳定的安装定位。
[0008]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的底端面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上对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一安装螺孔,所述的第一摩擦片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位置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通过与所述的第一安装螺孔相配合的第一调节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的第一安装腔螺接在所述的第一安装螺孔内实现所述的第一支撑块在所述的限位安装壁上的安装。上述结构实现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摩擦片在限位安装壁与抱闸螺母之间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支撑力度以及第一调节间隙的大小均可通过第一安装螺钉的安装位置进行具体调整,可调性好。
[0009]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在上下方向上等长,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之间自上而下均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实现闸块在运动过程中在各处均具有稳定且力度均匀的支撑,以及较为灵活的自适应调节。
[0010]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块,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元件,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的滑槽的后部内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的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的滑槽的后部内端面贴合安装,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间隙,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一端抵设在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上,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上述第二弹性支撑机构结构简单,通过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给抱闸螺母提供在前后方向上的弹性支撑,配合第二调节间隙实现闸块在上下开合活动过程中的自适应调节,从而有效防止闸块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前后窜动,确保闸块的平稳开合,从而有效降低了对闸块、安装座以及抱闸模板的加工精度以及相互之间的装配精度的要求,易于生产制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11]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的底端面上。通过第二安装腔给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的提供稳定的安装定位。
[0012]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的底端面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上对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装螺孔,所述的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二安装孔位置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通孔,通过与所述的第二安装螺孔相配合的第二调节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的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的第二安装腔螺接在所述的第二安装螺孔内实现所述的第二支撑块在所述的滑行块上的安装。上述结构实现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摩擦片在滑行块与抱闸螺母之间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的支撑力度以及第二调节间隙的
大小均可通过第二安装螺钉的安装位置进行具体调整,可调性好。
[0013]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的滑行块在上下方向上等长,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之间自上而下均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实现闸块在运动过程中在各处均具有稳定且力度均匀的支撑,以及较为灵活的自适应调节。
[0014]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和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为弹簧。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5]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和所述的第二弹性支撑元件由多个碟形弹簧片上下堆叠而成。碟形弹簧片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可确保提供较为稳定以及足够大的压装力,碟形弹簧片的具体使用数量,可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0016]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碟形弹簧片正反堆叠设置。提供更为稳固的安装支撑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包括抱闸模板和抱闸螺母,所述的抱闸螺母由两个可上下开合设置的闸块构成,所述的抱闸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两个左右间隔且相对而设的限位安装壁,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端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抱闸模板的前端面,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前部内侧端面上向内凸起设置有滑行块,所述的抱闸螺母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设置有与所述的滑行块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滑槽,两个所述的滑行块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滑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与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的闸块在上下开合过程中发生左右窜动的第一弹性支撑机构,所述的滑行块的后端面与相配合的所述的滑槽的后部内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的闸块在上下开合过程中发生前后窜动的第二弹性支撑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元件,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片,所述的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的抱闸螺母的外侧端面贴合安装,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间隙,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一端抵设在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上,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的第一弹性支撑元件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的底端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抱闸螺母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的底端面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的限位安装壁的后部内侧端面上对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一安装螺孔,所述的第一摩擦片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位置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通过与所述的第一安装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邓俊钧,项蔚翔,刘健,胡凤艳,何学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