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5093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机器人参与教学时,无法确定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无法分情况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获取教师终端上传的课程信息,以生成针对教育机器人的若干操作指令;基于操作指令,通过学生终端的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确定学习信息的种类,以确定对应的学习信息处理模块;通过学习信息处理模块对学习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学生终端;根据处理结果以及学习信息,确定学生对课程信息中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对学生进行相应学习内容的辅导。通过上述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对各学习内容的反馈,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通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计算机人脸识别、深度学习以及认证智能神经网络等领域都有了重大突破。其中,教育领域应用以上技术衍生出来的AI教育、智能教育机器人等相关产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培训机构中得到推广。
[0003]目前的教育智能教育方法,往往仅增加教育课程的种类,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各学习内容的反馈。但是,青少年的自制力和注意力往往比较差,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或突发事件所影响,无法专心完成整节课的学习。并且,对于现有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参与感不强,不经过当场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不够深刻,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机器人参与教学时,无法确定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无法分情况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教师终端上传的课程信息,以生成针对教育机器人的若干操作指令;其中,所述课程信息包括待上课课件信息和待上课教案信息;基于所述操作指令,通过学生终端的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其中,所述学习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或者多项:上课状态信息、问题提问信息、问题回答信息以及课后作业回答信息;确定所述学习信息的种类,以确定对应的学习信息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学习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上课状态信息处理模块、问题提问信息处理模块、问题回答信息处理模块以及课后作业回答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所述学习信息处理模块对所述学习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学生终端;根据所述处理结果以及所述学习信息,确定所述学生终端对应学生对所述课程信息中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对所述学生进行相应学习内容的辅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教师终端上传的课程信息,以生成针对所述教育机器人的若干操作指令,具体包括:获取教师终端上传的课程信息,并通过POI技术对所述课程信息中的待上课教案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所述课程信息中待上课课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活动安排,以生成针对所述教育机器人的若干操作指令;将所述若干操作指令存储至课程模块,以便上课时根据所述若干操作指令进行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教师终端上传的课程信息,以生成针对所述教育机器人的若干操作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当前教学环节为播放课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教学环节对应的状态获取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学生终端的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所述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姿态,以及所述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声音,以确定所述学生的上课状态信息;通过上课状态信息处理模块,将所述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姿态与当前教学环节下学生未违规时的学生姿态进行对比,以及将所述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声音与当前教学环节下学生未违规时的学生声音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学生的上课状态信息是否违规;在确定所述学生的上课状态信息违规的情况下,向所述学生终端发送警告,以提示所述学生调整上课状态,并将所述学生违规的上课状态信息存储至云端数据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教学环节对应的状态获取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学生终端的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所述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姿态,具体包括:基于所述学生的签到行为,通过所述学生终端获取第一学生图像,并通过所述学生终端内置的人脸识别模块在所述第一学生图像中确定学生鼻子的第一位置,并以所述学生鼻子的第一位置为中心点,建立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所在的立体平面与地面垂直,且所述第一矩阵中的数据为所述第一学生图像对应的像素值;根据所述当前教学环节对应的状态获取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学生终端中内置的红外追踪模块,获取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应的第二学生图像,进而基于所述第二学生图像确定所
述学生鼻子的第二位置,并以所述学生鼻子的第二位置为中心点,建立第二矩阵;其中,所述第二矩阵所在的立体平面为学生面部所在的立体平面,且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数据为所述第二学生图像对应的像素值;将所述第一矩阵对应图像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矩阵对应图像的中心点连线,以根据所述连线与所述第一矩阵所在的立体平面之间的夹角,确定所述学生低头的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矩阵所在的立体平面与所述第二矩阵所在的立体平面之间的夹角,确定所述第二矩阵相对于所述第一矩阵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姿态对应的学生姿态决策树的姿态分支;其中,所述学生姿态决策树是基于所述学生终端中预置的学生姿态图库生成的;通过所述学生姿态决策树确定所述学生姿态中信息熵的确定性元素,以将所述学生姿态中信息熵的确定性元素与所述姿态分支对应的学生姿态进行对比,并在对比结果大于预设百分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学生姿态为所述姿态分支对应的学生姿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辅助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教师终端上传的课程信息,以生成针对所述教育机器人的若干操作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互动问答为教师提问且问答类型为封闭式问答的情况下,基于当前教学环节对应的回答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民崔乃成郭长龙
申请(专利权)人: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