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58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电介质层的厚度,从而防止震动导致的噪音及应力导致的面板变形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与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结合,形成放电信元的背面面板,上述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的中央部分的厚度比外侧周边的厚度薄。又,与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结合的背面面板中,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间包含:划分放电信元的隔层及使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间保持一定间距,并支撑上述面板的支撑部,支撑部比隔层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称PDP)的,更具体讲,是关于包含不同厚度的电介质层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
技术介绍
一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由碱石灰(Soda-lime)玻璃材质的正面基板及背面基板间形成的隔层形成一个放电信元(cell)。各个信元(cell)内填充了氖(Ne)、氦(He)或氖与氦的混合气体(Ne+He)等主放电气体与少量含有氙(Xe)的惰性气体。这种惰性气体在高频电压导致放电时,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 Ultraviolet rays),使隔层间形成的荧光体发光,显示画面。图1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由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正面基板100及组成背面的背面基板110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地结合而成。101是正面玻璃,正面基板100在一个放电信元(cell)中相互放电,由维持放电信元(cell)发光状态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即由透明ITO物质形成的透明电极a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汇流电极b组成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成双组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限制放电电流,由绝缘各电极对的一个以上电介质层104覆盖。上述电介质层104若在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正面面板100上,以相同的厚度覆盖,则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与未形成的部分的电介质层104高度将不同。因为,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具有一定的厚度c,因此将产生相应于其厚度的电介质层高度d之差。上述电介质层104上面,为了简化放电条件而形成电镀氧化镁MgO的保护层105。111是背面玻璃,背面基板110排列多个放电空间,即,排列形成放电信元(cell)116的条(stripe)型(或井(well)型)隔层112,并保持平衡。又,进行定位放电,产生真空紫外线的多个定位电极113与隔层112平行地分布。下部电介质层115保护上述定位电极113。具有上述结构的正面面板100中,覆盖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的电介质层104比覆盖未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的电介质层104突出,在与背面面板110结合时,即使覆盖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的电介质层104上吸附的保护层105与背面面板110相吻合,但正面面板100中,未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则与背面面板110不吻合。即,形成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与未形成的部分,将产生相应于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厚度的高度c大小的间隙。这如图1中扩大的部分中所示,相应于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厚度的高度c与上述形成电极的部分及未形成的部分的高度有所差异。若产生上述间隙,则电介质层突出的高度d与隔层高度之和将比支撑部117的高度高。因此,不能起到支撑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的支撑部117的作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时,其间隙将导致震动。上述震动是产生噪音的原因。又,正面面板100与背面面板110相结合时产生应力(stress),上述应力(stress)只有均匀地分散在整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才可以防止面板形状的变形。尽管如此,仅在形成上述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部分集中地受到过渡的应力(stress),导致面板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电介质层的厚度,从而防止震动导致的噪音及应力(stress)导致的面板变形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与上述正面面板结合,形成放电信元(cell)的背面面板。上述电介质层的上述正面面板的中央部分的厚度比外侧周边的厚度薄。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从上述正面面板的中央部分至外侧周边越来越厚。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周边是在上述正面面板上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效领域。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与上述正面面板相结合的背面面板;在上述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间,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及使上述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间保持一定间距,并支撑上述面板的支撑部,上述支撑部比隔层高。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的高度,大致与将上述电介质层中突出的高度与隔层的高度相加的高度大致相同。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层上层部,对应于上述突出的电介质层凹陷。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层上层部凹陷的高度,大致与上述突出的电介质层的高度相同。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位于上述正面面板上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效领域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调整正面面板上形成的电介质层的厚度,或调整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间形成的支撑部的高度,或使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间形成的隔层上层部与突出的电介质层对应地凹陷,从而分散应力(stress),防止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有效领域与非有效领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中电介质层的厚度变化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中支撑部的高度变化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中隔层上层部与突出的电介质层对应地凹陷的示意图。图示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300正面面板310背面面板304电介质层312隔层 316放电信元317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有效领域与非有效领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中央部分是有效领域,是显示图像的领域。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外侧周边是非有效领域,是不显示图像的领域。有效领域中具备扫描电极部、维持电极部、定位电极部。向上述电极部附加多种脉冲、电压等,在放电信元(cell)(未图示)内反复进行发生放电或不发生放电等工作,从而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显示图像。又,非有效领域中也具备电极,上述电极是为了防止位于有效领域中的电极的误放电。将上述电极称为Dumy电极群(未图示),上述Dumy电极群对放电毫无影响,起到防止误放电与缓冲的作用。又,形成了密封(Seal)材料(未图示)等,在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相结合时起到粘合的作用,形成了支撑部SBR,使正面面板与背面面板保持一定间距并起到支撑的作用。如上所述,非有效领域不显示图像,而起到防止误放电、缓冲作用,面板的粘合,保持面板的一定间距及支撑等作用。如上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在图3中有详细介绍。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中电介质层的厚度变化示意图。如图3所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由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正面基板300及组成背面的背面基板310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地结合而成。301是正面玻璃,正面基板300在一个放电信元(cell)316中相互放电,由维持放电信元(cell)发光的扫描电极302及维持电极303,即由透明ITO物质形成的透明电极a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汇流电极b组成的扫描电极302及维持电极303成双组成。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及与上述正面面板结合,形成放电信元的背面面板;上述电介质层的上述正面面板的中央部分的厚度比外侧周边的厚度薄。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10-11 10200500957631.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及与上述正面面板结合,形成放电信元的背面面板;上述电介质层的上述正面面板的中央部分的厚度比外侧周边的厚度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从上述正面面板的中央部分至外侧周边越来越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周边是在上述正面面板上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效领域。4.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具备电介质层的正面面板;与上述正面面板相结合的背面面板;在上述正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炯達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