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含有金属氧化物的衬底层和、分散配置在衬底层上的凝集粒子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在电介质层上形成衬底层。接着,在衬底层上涂布第1有机溶剂,从而形成第1涂布层。接着,在第1涂布层上涂布分散有凝集粒子的第2有机溶剂,从而形成第2涂布层。接着,加热第1涂布层及第2涂布层,从而使第1有机溶剂及第2有机溶剂蒸发,且在衬底层上分散配置凝集粒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在显示设备等中使用的。
技术介绍
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称为rop)由前面板和背面板构成。前面板由玻璃基板、形成在玻璃基板的一个主面上的显示电极、覆盖显示电极来发挥电容器的作用的电介质层、以及形成在电介质层上的由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层构成。另一方面,背面板由玻璃基板、形成在玻璃基板的一个主面上的数据电极、覆盖数据电极的衬底电介质层、形成在衬底电介质层上的隔壁、以及形成在各隔壁之间的分别发出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的荧光体层构成。前面板和背面板将电极形成面侧对置而被气密地密封。向被隔壁划分的放电空间 封入氖(Ne)及氙(Xe)的放电气体。放电气体通过选择性地施加在显示电极上的影像信号电压来放电。通过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各色荧光体层。所激发的荧光体层发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PDP这样实现彩色图像显示(参照专利文献I)。保护层主要具有4个功能。第1,从放电产生的离子冲击中保护电介质层。第2,放射用于产生数据放电的初始电子。第3,保持用于产生放电的电荷。第4,在维持放电时放射二次电子。由于在离子冲击中电介质层受到保护,因此放电电压的上升被抑制。由于初始电子放射数量增加,因此成为图像闪烁的原因的数据放电错误减少。由于能提高电荷保持性,因此可降低施加电压。由于二次电子放射数量增加,因此可降低维持放电电压。为了增加初始电子放射数量,进行了例如在保护层的MgO中添加硅(Si)、铝(Al)等尝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3、4、5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26053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33966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5977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8-236028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10-3348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PDP的制造方法,PDP包括背面板、以及在与背面板之间设置放电空间而被密封的前面板。前面板具有电介质层、和覆盖电介质层的保护层。保护层包括形成在电介质层上的衬底层。在衬底层的整个面上分散配置由多个氧化镁的结晶粒子凝集而成的凝集粒子。衬底层至少包含第I金属氧化物和第2金属氧化物。此外,衬底层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具有至少一个峰值。衬底层的峰值位于第I金属氧化物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的第I峰值、与第2金属氧化物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的第2峰值之间。第I峰值及第2峰值表示与衬底层的峰值所示的面取向相同的面取向。第I金属氧化物及第2金属氧化物是从由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锶及氧化钡构成的组中选择的2种化合物。该rop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エ艺。在电介质层上形成衬底层。接着,在衬底层上涂布第I有机溶剂,从而形成第I涂布层。接着,在第I涂布层上涂布分散有凝集粒子的第2有机溶剤,从而形成第2涂布层。接着,加热第I涂布层及第2涂布层,从而使第I有机溶剂及第2有机溶剂蒸发,并且在衬底层上分散配置凝集粒子。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rop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面板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rop的制造エ序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底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结构的衬底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的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凝集粒子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P的放电延迟与保护层中的钙(Ca)浓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该PDP所涉及的电子放射性能与Vscn点亮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凝集粒子的平均粒径与电子放射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凝集粒子的平均粒径与隔壁破坏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层形成エ序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层形成エ序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I. PDP的基本结构]PDP的基本结构为普通的交流面放电型TOP。如图I所示,PDPl对置配置了由前面玻璃基板3等构成的前面板2、和由背面玻璃基板11等构成的背面板10。前面板2和背面板10的外周部通过由玻璃粉等构成的密封件气密地密封。在被密封的ropi内部的放电空间16中,以53kPa 80kPa的压カ封入了 Ne及Xe等放电气体。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彼此平行地分别配置有多列由扫描电极4及維持电极5构成的ー对带状的显示电极6及黑条(black stripe) 7。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以覆盖显示电极6和黑条7的方式形成起到电容器作用的电介质层8。此外,在电介质层8的表面上形成有由MgO等构成的保护层9。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层9包括层叠在电介质层8上的衬底层、即衬底膜91和附着在衬底膜91上的凝集粒子92。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分别在由铟锡氧化物(ITO)、ニ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透明电极上层叠了含有Ag的总线电扱。在背面玻璃基板11上,在与显示电极6正交的方向上彼此平行地配置了由以银(Ag)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多个数据电极12。数据电极12被衬底电介质层13覆盖。此外,在数据电极12之间的衬底电介质层13上形成有划分放电空间16的规定高度的隔壁14。在衬底电介质层13上及隔壁14的侧面,按每个数据电极12依次涂布形成有通过紫外线发出红色光的荧光体层15、发出绿色光的荧光体层15及发出蓝色光的荧光体层15。在显示电极6与数据电极12交叉的位置上形成有放电单元。在显示电极6的方向上排列的具有红色、绿色及蓝色的荧光体层15的放电单元是用于进行彩色显示的像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入到放电空间16中的放电气体包含10体积%以上且30%体积以下的Xe。[2. PDP的制造方法]接着,说明I3DPl的制造方法。 首先,说明前面板2的制造方法。如图3所示,在电极形成工序Sll中,通过光刻法,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形成扫描电极4、维持电极5和黑条7。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具有用于确保导电性的含有Ag的总线电极4b、5b。此外,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包括透明电极4a、5a。总线电极4b层叠在透明电极4a上。总线电极5b层叠在透明电极5a上。透明电极4a、5a的材料为了确保透明度和电传导性而使用ITO等。首先,通过溅射法等,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形成ITO薄膜。接着通过平面印刷法形成规定图案的透明电极 4a、5a。总线电极4b、5b的材料使用含有Ag、用于使Ag粘结的玻璃粉、感光性树脂及溶剂等的白色糊剂。首先,通过丝网印刷法等,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涂布白色糊剂。接着,通过干燥炉去除白色糊剂中的溶剂。接着,通过规定图案的光掩模,使白色糊剂曝光。接着,白色糊剂被显影,形成总线电极图案。最后,通过烧成炉,在规定的温度下烧成总线电极图案。即,总线电极图案中的感光性树脂被去除。此外,总线电极图案中的玻璃粉熔化。熔化后的玻璃粉在烧成后再次被玻璃化。通过以上工序,形成总线电极4b、5b。黑条7使用含有黑色颜料的材料。采用丝网印刷法等,在显示电极6之间形成黑条7。接着,在电介质层形成工序S12中,形成电介质层8。电介质层8的材料使用含有电介质玻璃粉、树脂及溶剂等的电介质糊剂。首先,通过模涂(die coat method)法等,以规定的厚度覆盖扫描电极4、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6 JP 2010-071979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背面板、以及与上述背面板对置地配置的前面板, 上述前面板具有电介质层、和覆盖上述电介质层的保护层, 上述保护层包括形成在上述电介质层上的衬底层, 在上述衬底层的整个面上分散配置由多个氧化镁的结晶粒子凝集而成的凝集粒子, 上述衬底层至少包含第I金属氧化物和第2金属氧化物,并且, 上述衬底层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具有至少一个峰值, 上述峰值位于第I金属氧化物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的第I峰值、与第2金属氧化物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的第2峰值之间, 上述第I峰值及上述第2峰值表示与上述峰值所示的面取向相同的面取向, 上述第I金属氧化物及上述第2金属氧化物是从由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锶及氧化钡构成的组中选择的2种化合物, 在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 在上述电介质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英治,辻田卓司,桥本润,后藤真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