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40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为第一颜色;第二基底,为第二颜色并面对第一基底;障肋,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以限定放电室;寻址电极,在第一基底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下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显示电极,在第二基底上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上介电层,覆盖显示电极;磷光体层,形成在放电室中。因为障肋、介电层和保护层是透明的,所以可防止着色造成的损坏。因为设置在放电空间中的反射层避免了颜色散射,所以降低了反射亮度并提高了亮度。因为构成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组件具有减色混合的颜色,所以提高了亮室对比度并防止了显示效率劣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更具体地讲,涉及这样一种等离子 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于防止当障肋、介电层和保护层被着色 时发生的损坏、降低反射亮度并提高亮度。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激发磷光体材料,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利用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的真空紫外(VUV)线。受激发的磷光体材料产生红色(R)、 绿色(G)和蓝色(B)可见光束,从而形成图像。根据驱动电压的波形形状和放电室结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分为DC型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AC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现在将描述AC型等离子体 显示面板(以下,称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示意性结构。首先,在后基底上形成寻址电极。用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在介电层上 在寻址电极之间设置障肋,从而使障肋具有条形形状或矩阵形状。前基底面 对后基底,且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存在距离。沿着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 在前基底上形成显示电极,其中,采用包括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一对电极 构造显示电极。用介电层和保护层(MgO保护层)覆盖显示电极。在后基底 上的寻址电极与前基底上的显示电极交叉的区域中形成放电室。在放电室中 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磷光体层。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布置百万个或更多的单位放电 室。当在从布置的放电室选择的放电室中发生放电时,显示期望的图像。同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的可见光束会与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前 表面部分地反射的外部光束混合。具体地讲,如果在外部环境明亮的条件(亮 室条件)下外部光束进一步照射到放电室内部,则亮室对比度劣化,从而降 低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真实地显示图像方面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被着色 成具有第一颜色;第二基底,面对第一基底并被着色成具有第二颜色;障肋, 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从而限定放电室;寻址电极,在第一基底 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下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显示电 极,在第二基底上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 上介电层,覆盖显示电极;磷光体层,形成在放电室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中,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可以通过减色混合来彼此 混合。此外,第一 (或第二)颜色可以是减色混合的三原色中的一种,第二 (或第 一)颜色可以是减色混合的三原色中其余两种颜色的混合色。此外,第一颜色可以补充第二颜色,第一颜色可以是彩色或棕型颜色, 第二颜色可以是彩色或青型颜色,反射层可以形成在放电室中,反射层可以 形成在障肋的侧表面和磷光体层之间。此外,反射层可形成在下介电层的上 表面和磷光体层之间,或者可从障肋的侧表面开始直到下介电层的上表面形 成反射层。另外,反射层可包含铝。此外,障肋可以是透明的,上介电层可以是透明的,下介电层可以是透 明的。第 一基底的部分和第二基底的部分可被着色成具有减法混合的颜色, 障肋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基底的部分之间。另外,上介电 层可被保护层覆盖,保护层可以是透明的。附图说明通过参照结合附图考虑的下面的详细描述,对本专利技术更加完全的理解和 本专利技术许多随附的优点将易于清楚,同时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 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3是示出了图1中的放电室中形成的反射层的平面图4是图1中的反射层的局部分解透视图5是用于解释图1中的反射层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本领域」忮术人员可以容易 地实施本专利技术。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n-n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彼此面对 的第一基底10 (以下,被称作后基底,,)和第二基底20 (以下,被称作前 基底),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存在预定距离。后基底IO被着色成具有第一颜色。前基底20^皮着色成具有第二颜色。第一(或第二)颜色被着色成具有从减色混合的三原色中选择的一种颜 色。第二 (或第一)颜色是减色混合的三原色中其余两种颜色的混合色。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可以互补。具体地讲,如果被着色成具有彩色的第一颜色被选择为棕(brown)型颜 色,则第二颜色被着色成具有青(cyan)型颜色。在这种情况下,前基底20和 后基底IO可具有减色混合的颜色,或者可具有互补色。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 此。因此,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颜色,只要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是减色混合 的颜色。因为前基底20和后基底IO被着色成具有减色混合的颜色,所以上介电 层28、下介电层14、障肋16和保护层29可以是透明的,而不包含着色颜料。因为前基底20和后基底10被着色成具有互补色,所以即使上介电层28、 下介电层14、障肋16和保护层29是透明的,也可以显著提高亮室对比度。 另外,还减小了外部光束的反射亮度,因此可以提高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 像品质。当上介电层28、下介电层14、障肋16和保护层29是透明的时,不另外 添加着色颜料,从而避免了着色颜料造成的损坏。也就是说,当将着色颜料添加到上介电层28、下介电层14、障肋16或 者保护层29中时,因为着色颜料的不稳定性,所以在介电层28和14中会产 生气泡,或者会损坏障肋16。此外,当障肋16受到损坏时,磷光体材料会 分散。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不向介电层28和14或障肋16添加着色颜料, 所以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为了利用气体放电形成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 括设置在后基底10和前基底20之间并对应于放电室18的寻址电极12以及维持电极21和扫描电才及22,维持电极21和扫描电4及22形成显示电极24。寻址电极12形成在后基底10的上表面上,沿着第一方向(图中的y轴 方向)延伸,并顺序地对应于沿着第一方向相邻的放电室18。寻址电极12 沿着第二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并对应于各放电室 18。设置在后基底10上的寻址电极12不干扰沿着向前的方向照射的可见光 束。因此,寻址电极12可被构造成不透明的电极(即,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的 金属电极)。下介电层14覆盖寻址电极12。下介电层14防止寻址电极12受放电过 程中的正离子或电子的直接冲击,从而保护寻址电极12不被损坏。此外,下 介电层14形成壁电荷并积聚壁电荷。维持电极21和扫描电极22形成在前基底20的下表面上,并对应于各放 电室18,从而形成表面放电结构。维持电极21和扫描电极22沿着与寻址电 极12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维持电极21包括产生放电的透明电极21a和向透明电极21a提供电压信 号的汇流电极21b,扫描电极22包括产生放电的透明电极22a和向透明电极 22a提供电压信号的汇流电极22b。透明电极21a和22a中的每个在放电室18 中产生表面放电。为了确保放电室18的开口率,透明电极21a和22a由透明 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制成。汇流电极21b和22b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的 金属制成,从而补偿透明电极21a和22a的高阻抗。维持电极21和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被着色成具有第一颜色;第二基底,面对第一基底并被着色成具有第二颜色;障肋,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从而限定放电室;寻址电极,在第一基底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下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显示电极,在第二基底上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上介电层,覆盖显示电极;磷光体层,形成在放电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1-20 10-2006-0114608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被着色成具有第一颜色;第二基底,面对第一基底并被着色成具有第二颜色;障肋,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从而限定放电室;寻址电极,在第一基底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下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显示电极,在第二基底上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对应于放电室;上介电层,覆盖显示电极;磷光体层,形成在放电室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 4皮此减法混合。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 中的 一种是减色混合的三原色中的 一种,第 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中的另 一种是 减色混合的三原色中其余两种颜色的混合色。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颜色补充第二颜色。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颜色是彩色。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颜色是棕色。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正锡徐荣秀金相贤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