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灯源装置及其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39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平面灯源装置及其形成方法。该平面灯源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一设置在该第一基板下方的第二基板,二基板互相以一距离成相对设置并在该第二基板上表面形成复数个突起部或在该第二基板的下表面形成复数个凹陷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包含:一介电层、一放电空间、复数个金属电极、一第一荧光层、一第二荧光层、复数个阻隔壁及一反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扩散光源且可减少扩散板厚度,并防止漏光,增加光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与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 Tube;CRT)相比较,液晶显示器一般具备有轻、薄、以及低能源消耗等优点;因此,液晶显示器已成为资讯系统终端机以及视像单元等所用的阴极射线管的代替品。而最近,液晶显示器已经可以呈现出广视角以及避免色调偏移的发生、从而得到高质量(素)的画面。因此液晶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以及电脑荧幕市场上,此外,液晶显示器也被应用于电视上。与一般现有电视阴极射线管不同,液晶显示器不能自己发亮,因此需要背光装置作为光源。现有背光装置包括复数个灯管(lamp)作为光源,其中灯管一般为荧光灯管(fluorescent lamp)。使用荧光灯管作为光源必须考虑到发光上均匀度的问题。现有一种气体放电灯源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下而上分别具有一第二基板10、复数个金属电极11、一诱电体(反射层)12、一第二荧光层13、复数个阻隔壁14、一第一荧光层15、一第一基板16,其中在第一基板16及第二基板10中间的气体(氖Ne/氙Xe)分子,经放电产生紫外光,紫外光照射激发荧光体发出可见光。该一背光用的发光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荧光层涂覆于该第一基板的内侧;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下方,该第二基板的上表面形成复数个突起部;一介电层,该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二基板的内侧;复 数个阻隔壁,该些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形成复数个放电空间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该些放电空间中具有一充填气体;一第二荧光层,涂布于该介电层表面及该复数个阻隔壁的侧壁表面上;以及一反射层,该反射层形成 于该些突起部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荧光层涂覆于该第一基板的内侧;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下方,该第二基板的上表面形成复数个突起部;一介电层,该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二基板的内侧;复数个阻隔壁,该些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形成复数个放电空间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该些放电空间中具有一充填气体;一第二荧光层,涂布于该介电层表面及该复数个阻隔壁的侧壁表面上;以及一反射层,该反射层形成于该些突起部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介电层进一步包含复数个金属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射层是以涂布方式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射层是由铝或银所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突起部进一步包含一第一突起部及一第二突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突起部具有一斜面。7.一种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荧光层涂覆于该第一基板的内侧;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下方,该第二基板的下表面形成复数个凹陷部;一介电层,该介电层覆盖于该第二基板的内侧;复数个阻隔壁,该些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形成复数个放电空间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一第二荧光层,涂布于该介电层表面及该复数个阻隔壁的侧壁表面上;一气体,充填于该放电空间中;以及一反射层,该反射层是形成于该些凹陷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介电层进一步包含复数个金属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灯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恒丁初稷何信佳陈照勖曾威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