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53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属于铜管缺陷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圆铜管、打磨装置、打磨环和安装架构成,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打磨装置位于工作台靠近安装架的一侧设置,工作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打磨环,圆铜管位于工作台靠近打磨环的一侧卡设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现有大多铜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凹槽等,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铜管表面修复,但现有铜管通常人工使用打磨砂纸进行打磨修复,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耗费使用者大量的精力,同时需要招募大量员工进行操作,增加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人工打磨可能会造成,铜管不平滑,增加铜管的消耗,不利于设备正常使用,影响使用者的工作完成的问题。响使用者的工作完成的问题。响使用者的工作完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管缺陷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炜弯造型,铜管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冷凝器等。也用于制氧设备中装配低温管路。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
[0003]目前现有大多铜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凹槽等,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铜管表面修复,但现有铜管通常人工使用打磨砂纸进行打磨修复,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耗费使用者大量的精力,同时需要招募大量员工进行操作,增加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人工打磨可能会造成,铜管不平滑,增加铜管的消耗,不利于设备正常使用,影响使用者的工作完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铜管出现凹槽不易修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圆铜管、打磨装置、打磨环和安装架构成,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打磨装置位于工作台靠近安装架的一侧设置,工作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打磨环,圆铜管位于工作台靠近打磨环的一侧卡设连接,所述的打磨装置包括卡环、齿轮、电机、固定杆和控制台,打磨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环,安装架靠近打磨环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靠近卡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
[0006]优选的,所述的齿轮远离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齿轮与卡环啮合连接,安装架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控制台呈“U”形设置,固定杆与控制台滑动连接,控制台靠近固定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
[0007]优选的,所述的滑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安装架靠近固定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呈“L”形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靠近限位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限位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安装架靠近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限位杆与防护弹簧远离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的工作台靠近圆铜管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架、传动带和限位架,工作台靠近圆铜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带,圆铜管与传动带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的工作台靠近圆铜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架,定位架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架,限位架有两个,两个限位架呈镜像对称设置,限位架与圆铜管滑动连接,
限位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0011]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架靠近拉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插块,插块与拉杆滑动连接,插块有两个,两个插块呈镜像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插块远离拉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固定弹簧分别与两个插块固定连接,定位架靠近插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阻块。
[0013]优选的,所述的插块靠近阻块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阻块与插块滑动连接,拉杆靠近插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挡块,插块靠近挡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挡块与插块滑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打磨环,使用时,滑动限位杆,随即限位杆脱离固定杆,向卡环的方向滑动固定杆,当固定杆与控制台相抵时,齿轮与卡环啮合,随即滑动滑块,防止固定杆滑动,随即打开电机,电机转动带动齿轮,随即齿轮推动卡环,卡环带动打磨环沿着圆铜管的表面进行转动,将圆铜管表面的凹槽修复打磨光滑,使用完后,随即关闭电机,滑动滑块,随即向上拉动固定杆,固定杆带动齿轮脱离卡环,并拉动限位杆,当固定杆到达预定位置后,随即松开限位杆,弹簧失去束缚产生弹力拉动限位杆插入固定杆中,固定固定杆方便下次使用,解决了目前现有大多铜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凹槽等,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铜管表面修复,但现有铜管通常人工使用打磨砂纸进行打磨修复,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耗费使用者大量的精力,同时需要招募大量员工进行操作,增加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人工打磨可能会造成,铜管不平滑,增加铜管的消耗,不利于设备正常使用,影响使用者的工作完成的问题。
[001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架,使用时,将圆铜管放置与定位架上,随即滑动限位架将圆铜管卡设,此时拉杆跟随限位架滑动,拉动阻块,随即固定弹簧失去束缚产生弹力,随即推动插块插入拉杆中,向插块的方向滑动挡块,挡块插入插块中随即固定限位架,此时圆铜管被束缚,打开传动带,随即传动带推动圆铜管向打磨环的方向滑动,进行打磨,滑动挡块脱离插块,随即按压插块复位,并向插块的方向按压阻块,阻块插入插块中,随即滑动限位架即可打开,解决了目前现有大多铜管修复时,需要使用者手动将铜管放入打磨机中进行打磨,增加使用者的操作难度,同时人工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铜管与打磨器之间连接出错,导致打磨后的铜管不匀称,影响铜管的外观,不利于铜管使用,增加使用者经济消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中打磨环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中限位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1、工作台;2、圆铜管;3、卡环;4、打磨环;5、齿轮;6、控制台;7、电机;8、滑块;9、固定杆;10、安装架;11、限位杆;12、定位架;13、限位架;14、传动带;15、插块;16、固定弹簧;17、阻块;18、挡块;19、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

5所示,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1、圆铜管2、打磨装置、打磨环4和安装架10构成,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打磨装置位于工作台1靠近安装架10的一侧设置,工作台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打磨环4,圆铜管2位于工作台1靠近打磨环4的一侧卡设连接。
[0021]如图1和图3所示,打磨装置包括卡环3、齿轮5、电机7、固定杆9和控制台6,打磨环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环3,安装架10靠近打磨环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靠近卡环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5,解决了目前现有大多铜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凹槽等,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铜管表面修复,但现有铜管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圆铜管(2)、打磨装置、打磨环(4)和安装架(10)构成,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打磨装置位于工作台(1)靠近安装架(10)的一侧设置,工作台(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打磨环(4),圆铜管(2)位于工作台(1)靠近打磨环(4)的一侧卡设连接,所述的打磨装置包括卡环(3)、齿轮(5)、电机(7)、固定杆(9)和控制台(6),打磨环(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环(3),安装架(10)靠近打磨环(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靠近卡环(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5)远离卡环(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7),齿轮(5)与卡环(3)啮合连接,安装架(10)靠近固定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台(6)呈“U”形设置,固定杆(9)与控制台(6)滑动连接,控制台(6)靠近固定杆(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8)与固定杆(9)滑动连接,安装架(10)靠近固定杆(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呈“L”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管缺陷智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9)靠近限位杆(1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限位杆(11)与固定杆(9)滑动连接,安装架(10)靠近限位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限位杆(11)与防护弹簧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紫翔吴小波谭美红樊元福罗奇梁肖文云曾维强冯锦剑罗强官正辉王福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耐乐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江西金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