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87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总成主体,连接器,动力轴,滚轮,传感器和照明灯,其中:连接器通过下固定座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动力轴设置有三个,且动力轴呈对称位置与机器人总成主体内部的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滚轮共设置有六个,且滚轮与动力轴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器人总成主体和连接器的设置,在使用时,具有较高的路面通过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我防护性,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


[0001]本技术为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出了,能够代替人,进行工作的机器人,机器人玩具等。
[0003]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动作来执行各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
[0004]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由于是机器人所以就需要能源来进行驱动,最常见的驱动方式有履带式和轮式。但是现有的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依然存在着路面通过性较差,灵活性较差,防护性较差的问题。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的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依然存在着路面通过性较差,灵活性较差,防护性较差的问题。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总成主体,连接器,动力轴,滚轮,传感器和照明灯,其中:连接器通过下固定座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动力轴设置有三个,且动力轴呈对称位置与机器人总成主体内部的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滚轮共设置有六个,且滚轮与动力轴进行连接;所述传感器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前端和后端;所述照明灯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前端和后端。
[0007]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总成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器,且机器人总成主体的前端和后端的下方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防撞器和第二防撞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器包括防撞柱和防撞球,且防撞球设置在防撞柱的外端,该防撞柱的内端与机器人总成主体的一端进行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固定架,驱动机构和转棍,且驱动机构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固定架底端的两侧;所述转棍的两端与驱动机构的内部进行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下固定座,上固定座,轨道,卡柱,按压板和弹簧,且上固定座设置在下固定座的上方;所述轨道设置在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中间;所述卡柱通过弹簧嵌套设置在上固定座一端的中间;所述按压板的一端与卡柱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弹簧嵌套在卡柱的表面,且弹簧的一端与上固定座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按压板的上表面进行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本技术第一防撞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配合第二防撞器的设置,能够
有效的对机器人总成主体进行保护。
[0013]2.本技术第二驱动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当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时,当拖底时,能够通过转棍驱动其整体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其沦陷的麻烦,使其具有较好的通过力。
[0014]3.本技术连接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可与外部连接相匹配的支撑架,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其能够运用到多种不同的场合,从而使其更加的灵活。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机器人总成主体,11第一防撞器,111防撞柱,112防撞球,12第二驱动器,121固定架,122驱动机构,123转棍,2连接器,21下固定座,22上固定座,23轨道,24卡柱,25按压板,26弹簧,3动力轴,4滚轮,5传感器,6 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

4,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总成主体1,连接器2,动力轴3,滚轮4,传感器5和照明灯6,其中:连接器2通过下固定座 21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上表面;动力轴3设置有三个,且动力轴3呈对称位置与机器人总成主体1内部的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滚轮4共设置有六个,且滚轮4与动力轴3进行连接;传感器5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前端和后端;照明灯6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前端和后端。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器12,第二驱动器12通过数据线与机器人总成主体1内部的控制器进行连接,且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前端和后端的下方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防撞器11和第二防撞器。
[0026]第一防撞器11包括防撞柱111和防撞球112,且防撞球112设置在防撞柱 111的外端,该防撞柱111的内端与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一端进行连接;第一防撞器11和第二防撞器设置有多个,且第一防撞器11和第二防撞器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两端,该第一防撞器11和第二防撞器组成结构相同。
[0027]第二驱动器12包括固定架121,驱动机构122和转棍123,且驱动机构122 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固定架121底端的两侧;转棍123的两端与驱动机构122 的内部进行连接;第二
驱动器12设置有多个,且第二驱动器12呈对称的位置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底面,且转棍12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
[0028]连接器2包括下固定座21,上固定座22,轨道23,卡柱24,按压板25和弹簧26,且上固定座22设置在下固定座21的上方;轨道23设置在下固定座 21和上固定座22中间;卡柱24通过弹簧26嵌套设置在上固定座22一端的中间;按压板25的一端与卡柱24的底端进行连接;弹簧26嵌套在卡柱24的表面,且弹簧26的一端与上固定座22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该弹簧26的另一端与按压板25的上表面进行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轨道23与外部相匹配的支撑架进行连接,通过卡柱243进行与外部支撑架进行固定。
[0029]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可用作探测,运载物品均可;只需把此机器人放到所需的地方,通过此专业的编程人员,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工作;当机器人行驶在崎岖的道路进行探测工作时,如果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底面与地面相接触,造成卡停的话,通过驱动机构122驱动转棍123进行转动,从而帮助机器人总成主体1进行脱困,从而避免长时间滞留,影响其工作效率;如需进行运载物品,则可通过连接器2表面的轨道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总成主体(1),连接器(2),动力轴(3),滚轮(4),传感器(5)和照明灯(6),其中:连接器(2)通过下固定座(21)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动力轴(3)设置有三个,且动力轴(3)呈对称位置与机器人总成主体(1)内部的动力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滚轮(4)共设置有六个,且滚轮(4)与动力轴(3)进行连接;所述传感器(5)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前端和后端;所述照明灯(6)呈对称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总成主体(1)前端和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器(12),且机器人总成主体(1)的前端和后端的下方呈对称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防撞器(11)和第二防撞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器(11)包括防撞柱(111)和防撞球(112),且防撞球(112)设置在防撞柱(111)的外端,该防撞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平向磊黄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述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