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装甲车燃油供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油供给系统领域,具体来说是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装甲车燃油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双车体履带式全地形车,其优良的通过性,能够在泥泞﹑横断﹑坑洼﹑冰雪涉水等复杂地形自由穿梭,能在复杂环境下全天候对需求提供不间断供给,由于双车体履带式全地形车行驶的环境条件,长距离的燃油续航里程是必不可少的,而采用传统的单一油箱布置结构,布置在前车厢不利于车身重量分配,布置在后车一旦输油管路出现故障,车辆将马上无法行使。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双车体履带式全地形车设计了一套燃油供给系统,既能够合理布置车身重量分配,减少车辆行驶部件故障率,又能增加车辆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坡度路况仍能保持持续供油,为车辆长距离行驶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油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重量分配合理、出现故障以及在坡度路况仍能保持持续供油的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装甲车燃油供给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装甲车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燃油箱(8)和第二燃油箱(6),所述第一燃油箱(8)和所述第二燃油箱(6)分别设置在前、后车厢内,所述第一燃油箱(8)设置有第一油箱油量传感器(7),所述第二燃油箱(6)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油箱油量传感器I(9)和第二油箱油量传感器II(11),所述第二油箱油量传感器I(9)设置在所述第二燃油箱(6)靠近前车厢的一端,所述第二油箱油量传感器I(9)和所述第二油箱油量传感器II(11)用于检测整车上下坡时所述第二燃油箱(6)的液面倾斜角度,所述第一燃油箱(8)通过进油管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燃油箱(6)两端均设有送油管路,所述送油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燃油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装甲车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油箱(6)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一燃油箱(8)的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太东,罗坤成,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百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