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及全地形装甲车独立散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828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及全地形装甲车独立散热系统,涉及特种车辆散热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闭式泵、斜盘方向控制阀、变量活塞、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二位三通电液控制阀和梭阀,斜盘方向控制阀用于改变闭式泵的泵油方向,变量活塞用于调节闭式泵的泵油流量,该装置应用于闭式系统时每一个控制电流与系统工作压力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该系统为包括有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定量液压马达装置和轴流风机的闭式散热系统,其可为装备的轻量化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其根据监测并诊断的各冷却介质温度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电流,即可实现轴流风机转速的动态调节,控制过程极为简单。为简单。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及全地形装甲车独立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散热
,具体为一种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及全地形装甲车独立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标准的不断提升,特种车辆的散热系统也逐步由集成式散热系统转化为独立式散热系统,通过监测水散热器、中冷器、液压油散热器、变矩器/变速箱油散热器、分动箱油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对风机转速进行实时调节,实现风机转速依据车辆散热需求的动态链接,提升车辆的节能减排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的独立散热系统通常以开式系统为主,油箱总体偏大,导致整车重量加重。传统的独立散热系统一般是通过比例电磁溢流阀来调节风机驱动马达的流量,从而控制风机的转速,实现按需散热,这使得系统回路中多余的流量只能通过溢流回到油箱,造成液压系统发热,能量损耗。另外,传统的散热系统都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轴流风扇,风扇效率低,只能通过加大散热器或提高风扇的转速、直径等方式来满足系统的散热需求。其最终将导致散热器偏大、偏厚,重量过重,或风机的噪音偏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500)、闭式泵(220)、斜盘方向控制阀(210)、变量活塞(230)、第一节流阀(240)、第二节流阀(250)、二位三通电液控制阀(260)和梭阀(270),所述闭式泵(220)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连通设置有油口A和油口B,所述闭式泵(220)的泄油口连通设置有油口T,所述油口T与所述油箱(500)连通,所述斜盘方向控制阀(210)用于改变所述闭式泵(220)的泵油方向,所述变量活塞(230)用于调节所述闭式泵(220)的排量,所述变量活塞(230)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和弹簧,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将所述缸筒分隔成c腔和d腔,所述弹簧和所述活塞杆均设置于所述c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和缸筒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缸筒并与所述闭式泵(220)的斜盘连接,所述c腔与所述油口T连通,所述d腔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阀(250)与所述油口T连通;所述梭阀(270)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油口A和油口B连通,所述梭阀(270)的出油口与所述二位三通电液控制阀(260)的压力油口连通,所述二位三通电液控制阀(260)的工作油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240)与所述变量活塞(230)的d腔连通,所述二位三通电液控制阀(260)的回油口与所述油口T连通。2.一种全地形装甲车独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闭式液压泵装置(200),还包括定量液压马达装置(600)和轴流风机(400);所述定量液压马达装置(600)包括液压马达(620),所述液压马达(620)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油口A和油口B连通,所述液压马达(620)的输出轴与所述轴流风机(400)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液压马达(6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太东吴泓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百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