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手结构、车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22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手结构、车门及车辆,拉手结构包括:座体、手柄和转轴,座体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座体向第二表面方向弯折并形成第一凹部,第一凹部沿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手柄设置于第一凹部内,手柄朝向第一凹部底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沿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转轴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沿第一方向依次穿过第一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转轴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靠近第一端的表面抵接第二侧壁背离第一侧壁的表面和/或第三侧壁背离第一侧壁的表面。壁的表面和/或第三侧壁背离第一侧壁的表面。壁的表面和/或第三侧壁背离第一侧壁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手结构、车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拉手结构、车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设置于车门上的拉手结构通常包括:座体、手柄和转轴,手柄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座体上,以使手柄的另一端能够远离座体以打开车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转轴易自座体的一侧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拉手结构、车门及车辆,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转轴自座体的一侧脱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手结构,所述拉手结构包括:座体、手柄和转轴,所述座体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座体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弯折并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沿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手柄朝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表面抵接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三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
[0006]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手结构还可以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与所述转轴相对。
[0007]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部或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凸部,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高度;和/或,所述转轴开设有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与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高度。
[0008]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表面与所述限位板间隔开第一距离。
[0009]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径逐渐缩小;和/或,所述限位凸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径逐渐缩小。
[0010]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或者直角梯形,所述限位凸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边为直角边,且直角边的长大于或等于0.3毫米。
[0011]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凹部内的部分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抵接所述座体和所述手柄。
[0012]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为塑料件。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包括:车门本体和第一方面中的拉手结构,所述车门本体开设有贯通所述车门本体外表面和所述车门本体内表面的第一孔位;其中,所述拉手结构设置于所述车门本体的内表面侧并与所述车门本体连接,第一凹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车门本体并与所述第一孔位相对。
[001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二方面中的车门。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手结构、车门及车辆,其中,拉手结构的座体、手柄及转轴上的限位凸部相互配合,从而能够防止转轴自座体的第一侧壁背离第二侧壁的一侧脱落下来。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局部)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的转轴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内侧)的一个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内侧)的一个立体拆解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拉手结构(外侧)的一个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

拉手结构,11

座体,111

第一表面,112

第二表面,113

第一凹部,114

第一侧壁,115

第二侧壁,116

底壁,117

限位板,118

翻边,1181

连接孔位,12

手柄,121

第二凹部,122

第三侧壁,123

第四侧壁,13

转轴,131

第一端,132

第二端,133

限位凸部,134

通孔,14

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7]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8]第一方面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手结构10,参见图1和图2所示,拉手结构10包括:座
体11、手柄12和转轴13,座体11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座体11向第二表面112方向弯折并形成第一凹部113,第一凹部113沿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5,手柄12设置于第一凹部113内,手柄12朝向第一凹部113底壁116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部121,第二凹部121沿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3,转轴13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第二端132沿第一方向依次穿过第一侧壁114、第三侧壁122、第四侧壁123和第二侧壁115;其中,转轴13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部133,限位凸部133靠近第一端131的表面抵接第二侧壁115背离第一侧壁114的表面和/或第三侧壁122背离第一侧壁114的表面。
[0030]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座体11向第二表面112方向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座体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弯折并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沿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手柄朝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转轴,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表面抵接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三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与所述转轴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部或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凸部,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高度;和/或,所述转轴开设有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与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仕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