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居平专利>正文

一种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182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包括:一交流继电器(J),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的一端经一常开触头(K)连接至电源火线;该一端还设有一接点以用于连接至一可动控制针(Z)的一端部如尾端回转点;一第一控制接点(A)连接至电源火线;继电器(J)的另一端经一电容(C↓[1])连至电源零线;一第二控制接点(B)连接一电阻(R↓[1])和串接一电阻(R↓[2])后连至电源零线;该继电器(J)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连线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本技术技术背景双稳态继电器是一公知的技术。例如市场上见到的H-548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这是一种直流继电器,所谓的双稳态是通过电流方向的转换实现的。另外,还公知了一种中性双稳态(剩磁型)继电器,这也是一种直流继电器。很显然,这类双稳态继电器的最大缺点是,采用直流电源导致成本增加和应用的条件受到限制。因为直流电必须由电池提供或将交流电整流后应用,这就给继电器的推广使用造成极大不便。为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它应用一种交流电继电器;即在现有的普通交流电继电器基础上,做巧妙的组合结构设置就可实现一个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结构简单的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本技术的概述本技术的目的是如此实现的一种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包括一交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的一端经一常开触头(K)连接至电源火线;该端还设有一接点以用于连接至一可动控制针(Z)的一端部如尾端回转点;一第一控制接点(A)连接至电源火线;继电器(J)的另一端经一电容(C1)连至电源零线;一第二控制接点(B)连接一电阻(R1)和串接一电阻(R2)后连至电源零线;该继电器(J)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电阻(R1)和电阻(R2)的之间连线上;该控制针(Z)-其属于应用端构件-可从与第一接点(A)接触(第一稳态)移动到与第二接点(B)接触(第二稳态)。本技术的一优选方案是,将一双向二极管与一电容(C2)串联后与上述电路部分并联或连接在电源火线和零线之间。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中的一个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新型的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图;现参看附图具体说明如下图中JQX13F为一个现有的交流继电器,它的一端经一常开触头(K)连接至电源火线,该常开触头(K)在继电器通电被吸合后可保持自锁;所述一端还设有一接点用于连接至一(可动)控制针(Z)的一端部(如尾部回转点);该控制针Z(其属于应用端构件)可以是回转式的,如时钟的指针,仪表的指针,也可是平行移动式的,如机床上的移动开关,等;一第一控制接点A连接至电源火线;继电器J的另一端经电容C1连至电源零线;一第二控制接点B连接一电阻R1并串联一电阻R2后连至电源零线;所述另一端还连接至电阻R1和电阻R2的之间连线上;该控制针Z可从与第一接点A接触(第一稳态)移动到与第二接点B相接触(第二稳态)。在本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继电器为JQX13F;R1=3~5K;R2=600K~1M;C1=0.1μF,原则上说R1R2C1的容量是与继电器的功率成正比的;该C1的主要功能是当控制针Z与第二接点B接触后,C1允许通过R1分流,导致继电器自锁功能失效,从而K触头被打开故形成第二稳态。将一双向二极管W与一电容C2(0.47μF)串联后与上述电路部分并联或连在电源火线和零线之间。该双向二极管之串联部分的作用是起抗干扰和释放作用,对消除继电器中的滞留电流或余磁有良好效果,因此对本新型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的灵敏度、可靠性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新型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的工作过程是当控制针Z与第一接点A接触时,继电器通过电容C1和本控制针Z形成电流回路故动作并导致常开触头K吸合和保持自锁,此时控制针Z即使与第一接点A脱开该触头K仍保持自锁闭合;当控制针Z与第二接点B相接触时,由于R1的分流作用导致通过继电器的电流下降不能自锁,故使触头K打开,从而形成第二稳态。本新型申请人经过长时间和大量的反复实验证明,本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是一个非常灵敏、非常可靠的控制装置。换句话说,本新型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令人满意地实现了本新型的目的。其在现有交流继电器的基础上,仅组合设置了为数很少的电容、电阻等极为普通的电子元件就巧妙地实现了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程序化中十分重要的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因为凡是在空间位置上、时间上两个间隔点希望进行控制时就需要双稳态控制电路。所以本申请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就很好地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故本申请电路具有非常广泛,非常多样,非常灵活的应用场合和途径。另外由于本双稳态继电器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模块化,规格化的方式制造,而且体积可以做得紧凑小巧,因此,为其推广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本申请中对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的实际应用未做具体说明,但是对于控制技术人员来说清楚地是它可以被用于各种工业的控制及自动化领域中,因此它们无论怎样被应用都不能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包括一交流继电器(J),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的一端经一常开触头(K)连接至电源火线;该一端还设有一接点以用于连接至一可动控制针(Z)的一端部如尾端回转点;一第一控制接点(A)连接至电源火线;继电器(J)的另一端经一电容(C1)连至电源零线;一第二控制接点(B)连接一电阻(R1)和串接一电阻(R2)后连至电源零线;该继电器(J)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连线上。2.按权利要求1的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将一双向二极管(W)和一电容(C2)串联后与上述电路部分并联或连接在电源火线和零线之间。3.按权利要求1或2的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为JQX13F型继电器,R1=3~5K,R2=500K~1MC1=0.1μFC2=0.47μF。专利摘要本新型涉及一种双稳态触发继电器电路,该继电器电路包括一交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常开但可通电自锁的触头(K);还包括一电容(C文档编号H01H47/02GK2588517SQ02282108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居平 申请人:张居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居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居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