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内置高电平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371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内置高电平产生电路,包括:驱动芯片;VGH/VGL电荷泵,根据驱动芯片的控制信号产生高压VGH/VGL,VGH和VGL分别为液晶显示面板上薄膜晶体管的开启/关闭电压;两个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各自侧边的行驱动器、VGH/VGL电荷泵和驱动芯片相连接,将驱动芯片产生的控制信号电压域也转换到VGL~VGH,并一起输送到行驱动器;第二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驱动芯片和VGH/VGL电荷泵相连接,根据驱动芯片的指令控制VGH/VGL电荷泵的工作状态;其中,VGH/VGL电荷泵、第一/第二电平转换电路均内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中且独立于驱动芯片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驱动芯片减少面积,不再需要高压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另使行扫描线的VGH/VGL由面板自行产生,减少因连接阻抗导致的有效电平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的行驱动器(gate driver)开关控制
,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内置高电平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a-si TFT IXD (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p_si TFT IXD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AM0LED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采用的GIP (gatedriver in panel,行驱动器集成在面板上)技术,是将行驱动器(gatedriver)集成在面板(panel)上,减小了行扫描信号接入面板的阻抗,技术上提升了面板的显示效果。另外,因为驱动芯片(driver IC)到面板的行驱动器走线减少,面板显示区到面板边缘的的距离变窄,从而提高了面板的利用率,直接增加了面板厂的利润。因此各大面板厂争相开发GIP技术,特别是智能手机用的高分辨屏的强大需求,更推动着GIP技术的发展,这也将会成为面板行业的趋势。而对于驱动芯片的厂商,因为GIP技术的采用,从而驱动芯片的面积得以减小,一片wafer (晶圆)上能切出更多的驱动芯片,从而能降低单颗驱动芯片的成本。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204)的内置高电平产生电路(200),包括:驱动芯片(201);VGH/VGL电荷泵(202),与所述驱动芯片(201)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芯片(201)的控制信号产生高压VGH/VGL,VGH和VGL分别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4)上薄膜晶体管的开启电压和关闭电压;两个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03),分别与各自侧边的行驱动器(205)、所述VGH/VGL电荷泵(202)和所述驱动芯片(201)相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芯片(201)产生的控制信号的电压域也转换到VGL~VGH,并一起输送到所述行驱动器(205),以产生行扫描信号;第二电平转换电路(203’),分别与所述驱动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立忠陈秀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