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01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所述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包括:液冷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BMS支架及悬吊横梁;所述BMS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BMS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BMS支架及所述悬吊横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系统集成度,减小布置所需空间,提高结构稳定性,保证电池模组中部的电芯平面度。证电池模组中部的电芯平面度。证电池模组中部的电芯平面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通常由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配电盒及相关电气连接等组成。用户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层的电池模组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电量,支持液冷的电池模组结构能提高运行过程中的电池模组结构的温度适应性与安全性。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支持液冷的电池模组结构是通过液冷板支撑电池模组,液冷板只能支撑长度小于600mm的电池模组,如果电池模组的长度大于600mm,则可能造成液冷板中部弯曲变形,影响液冷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及车辆,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冷板只能支撑长度小于600mm的电池模组,如果电池模组的长度大于600mm,则可能造成液冷板中部弯曲变形,影响液冷板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包括:液冷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BMS支架及悬吊横梁;所述BMS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BMS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BMS支架及所述悬吊横梁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BMS支架及所述悬吊横梁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BMS支架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BMS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均为L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侧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侧上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四安装槽的形状均为L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第五安装槽;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安装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通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内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进液口与进液管连通,所述流道
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连通。
[0014]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撑装置。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6]由于BMS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BMS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悬吊横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悬吊横梁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液冷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液冷板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液冷板的两侧分别与BMS支架及悬吊横梁固定连接,所以,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支撑悬吊横梁及BMS支架,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支撑液冷板的两端,通过悬吊横梁及BMS支架支撑液冷板的两侧,形成“回字形”支撑框架,实现对液冷板中部的支撑,保证液冷板的结构强度,避免液冷板变形,保证液冷板的平面度,可以在液冷板上放置长度大于600mm的电池模组,保证长度大于600mm的电池模组中部的电芯平面度,使长度大于600mm的电池模组与液冷板充分接触,保证散热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可以在BMS支架上固定BMS主板/从板,提高系统集成度,减小布置所需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电池模组支撑装置的悬吊横梁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电池模组支撑装置的BMS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电池模组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电池模组支撑装置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包括:液冷板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BMS支架4及悬吊横梁5。
[0023]BMS支架4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BMS支架4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相对。
[0024]悬吊横梁5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悬吊横梁5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
[0025]液冷板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液冷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
[0026]液冷板1的两侧分别与BMS支架4及悬吊横梁5固定连接。
[0027]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BMS支架4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BMS支架4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相对,悬吊横梁5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悬吊横梁5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液冷板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液冷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液冷板1的两侧分别与BMS支架4及悬吊横梁5固定连接,所以,通过第一支架2及第二支架3支撑悬吊横梁5及BMS支架4,通过第一支架2及第二支架3支撑液冷板1的两端,通过悬吊横梁5及BMS支架4支撑液冷板1的两侧,形成“回字形”支撑框架,实现对液冷板1中部的支撑,保证液冷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液冷板1变形,保证液冷板1的平面度,可以在液冷板1上放置长度大于600mm的电池模组,提高系统的
储电量,保证长度大于600mm的电池模组中部的电芯平面度,使长度大于600mm的电池模组与液冷板1充分接触,保证散热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可以在BMS支架4上固定BMS主板/从板,提高系统集成度,减小布置所需空间。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冷板1将第一支架2及第二支架3分隔为两部分,第一电池模组8设置在液冷板1上,通过液冷板1支撑第一电池模组8,第二电池模组9设置在液冷板1的下方,形成双层电池模组结构。
[0029]具体地,液冷板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冷板1的两侧均可通过焊接或结构胶固定设置支撑板6。其中,支撑板6固定设置在液冷板1两侧的中部,保证对液冷板1中部的支撑,保证液冷板1的结构强度,同时,BMS支架4及悬吊横梁5与液冷板1连接时,不影响液冷板1本身结构。
[0030]两个支撑板6分别与BMS支架4及悬吊横梁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板6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BMS支架及悬吊横梁;所述BMS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BMS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横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BMS支架及所述悬吊横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BMS支架及所述悬吊横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BMS支架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BMS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傲男邢俊亚朱立宾倪铮郭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