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423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盖,安装座和所述盖之间形成容腔;分隔件,分隔件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其中分隔件包括支撑部和弹性部,支撑部设置在弹性部上,支撑部上设有能够将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流体连通的通风孔,弹性部能够弹性变形以相对于所述盖移动支撑部;以及透气薄膜,透气薄膜设置在支撑部上并覆盖通风孔,其中透气薄膜能够随着支撑部的移动而移动。本申请的压力平衡装置利用弹性部的弹性变形来移动透气薄膜,而无需依靠透气薄膜自身的弹性变形使其能够被尖刺部刺破。从而,在一些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压力平衡装置对电池包内部快速泄压。并且,透气薄膜也可以采用透气性更好的材料制成。料制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平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压力平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平衡电池包内部和外部压力的压力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电池包温度升高。当电池包内部气体的温度升高时,电池包内部的压强就会增大。如果电池包内部的气体没有及时向外排出,则会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因此,常常需要在电池包上安装压力平衡装置,通过压力平衡装置将电池包内部的气体排出至外界环境,保证电池包内外的压力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某些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压力增大至一定值时,压力平衡装置需要能够快速泄压。
[0004]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泄压的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盖,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盖之间形成容腔;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被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且连接至所述安装座,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其中所述第一容腔形成在所述盖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并且被配置为能够与外界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容腔形成在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并被配置为能够与待泄压的部件的内部空间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分隔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11)和盖(112),所述安装座(111)和所述盖(112)之间形成容腔(880);分隔件(321),所述分隔件(321)被设置在所述容腔(880)内并且连接至所述安装座(111),所述分隔件(321)将所述容腔(880)分隔成第一容腔(881)和第二容腔(882),其中所述第一容腔(881)形成在所述盖(112)与所述分隔件(321)之间并且被配置为能够与外界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容腔(882)形成在所述分隔件(321)与所述安装座(111)之间并被配置为能够与待泄压的部件的内部空间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分隔件(321)包括支撑部(333)和弹性部(332),所述支撑部(333)设置在所述弹性部(332)上,所述支撑部(333)上设有能够将所述第一容腔(881)和所述第二容腔(882)流体连通的通风孔(335),所述弹性部(332)被配置为能够弹性变形以相对于所述盖(112)移动所述支撑部(333);以及透气薄膜(320),所述透气薄膜(32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33)上并覆盖所述支撑部(333)上的所述通风孔(335),其中所述透气薄膜(320)被配置为能够随着所述支撑部(333)的移动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321)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容腔(881)和所述第二容腔(882)的压力差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弹性部(332)能够弹性变形以朝向所述盖(112)移动所述支撑部(333),从而带动所述透气薄膜(320)朝向所述盖(112)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32)为筒形,所述支撑部(333)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辉孙孟立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