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67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卸料器下料量较大时,容易造成卸料口阻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卸料装置,包括外壳、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拨料转子和驱动拨料转子转动的驱动器,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拨料转子设置有两个,两个拨料转子并排设置,所述拨料转子包括转轴和固接在转轴上的拨料叶片,拨料叶片设置有多个且以转轴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两个转轴间的空间构成卸料通道的进料口位于卸料通道的正上方;当两个拨料转子上的拨料叶片彼此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时,封闭两个转轴之间的卸料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不易发生阻塞,可以适配容积更大的储料容器。容器。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卸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卸料装置又称卸料器或者卸料阀,是一种用于控制储料设备出料与否以及出料量的设备。常见的卸料器由一个带有多片叶片的转子、壳体及驱动器组成,壳体大致呈圆柱状,转子同轴设置在壳体内,由驱动器驱动转子转动,转子上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的空间用于转移物料,当物料转移空间远离转轴的开口端朝向壳体壁时,空间闭合,当空间开口端朝向壳体的进料口或出料口时,物料转移空间开启,在使用时储料容器中的物料靠自重落下充填在物料转移空间中,随转子旋转靠上的叶片带动物料向下转动从而在壳体的下部卸出,可以连续、定量地将物料卸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81635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星型卸料阀,通过单独的转子卸料,这类单转子卸料器,这类卸料器在运行时其中物料被转子拨向卸料器的外壳壁,容易造成物料与外壳挤压,增大转子转动阻力,当下料量较多时,容易造成阻塞、卸料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卸料器下料量较大时,容易造成卸料口阻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卸料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卸料装置,包括外壳、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拨料转子和驱动拨料转子转动的驱动器,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拨料转子设置有两个,两个拨料转子并排设置,所述拨料转子包括转轴和固接在转轴上的拨料叶片,拨料叶片设置有多个且以转轴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两个转轴间的空间构成卸料通道的进料口位于卸料通道的正上方;当两个拨料转子上的拨料叶片彼此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时,封闭两个转轴之间的卸料通道。
[0006]较佳的,两个转轴均水平设置且等高,两个拨料转子相同且关于两个转轴之间的竖直平面彼此镜像对称。
[0007]较佳的,所述拨料叶片为矩形板状。
[0008]较佳的,外壳侧壁与拨料叶片之间为间隙配合;当两个拨料转子位于两个转轴之间的拨料叶片彼此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时,两个相对的拨料叶片间为间隙配合。
[0009]较佳的,所述外壳为矩形壳。
[0010]较佳的,每个转轴上拨料叶片的数量为四个以上。
[0011]较佳的,每个转轴上拨料叶片的数量为五个。
[0012]较佳的,所述外壳的顶部敞开为其进料口,所述外壳的底部敞开为其出料口;外壳顶部和底部的边缘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
[0013]较佳的,所述驱动器为调速电机,两个拨料转子由两个驱动器分别驱动。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卸料装置包括外壳、两个并排转动设置在外壳内的拨料转子以及驱动器。拨料转子包括转轴以及多个设置在转轴圆周上并以转轴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拨料叶片,转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外壳内。外壳内并排设置两个拨料转子,外壳内、两个转轴之间的区域形成卸料通道,外壳的进料口位于卸料通道的正上方,当两个拨料转子上彼此相对的拨料叶片处于同一平面时能够封闭卸料通道;由于在两个拨料转子转动时,位于卸料通道内的两个拨料叶片会在处于同一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之间的两种状态间切换,当卸料通道内的两个拨料叶片处于同一平面时,卸料通道被封闭,当卸料通道内的两个拨料叶片不在同一平面时,拨料叶片将不再封闭卸料通道,使物料可以从两个拨料叶片之间的通道中穿过,因此拨料转子持续转动能使卸料通道呈现周期性“开门”、“关门”的变化状态,当“开门”时物料排出,当“关门”时物料会被拨料叶片托住使卸料装置关闭,本技术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单转子卸料器,解决了其物料被转子拨向卸料器的外壳壁,容易造成物料与外壳挤压,增大转子转动阻力,当进入外壳内物料较多时,容易造成阻塞的技术问题。此外,本技术结构的卸料装置在下料时,两个拨料转子相向转动且将物料从两侧向中间集中,在物料随拨料叶片移位时,物料可以向上挤占外壳上部或卸料装置上方储料装置内的空间,不会发生物料与外壳侧壁之间的挤压,因此不易发生阻塞。另外,当拨料叶片处于打开状态时,物料可以直接从外壳的进料口下落,使物料出料顺畅,且物料直接下落可以减小对拨料叶片和转轴的压力,从而可以适配容积更大的储料容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储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当两个拨料转子的拨料叶片相对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在此图仅给出了一个拨料叶片。
[0020]附图标记说明,141、外壳;1411、连接法兰;1412、进料口;1413、出料口;142、拨料转子;1421、转轴;1422、拨料叶片;143、驱动器;144、卸料通道;110、储料容器;111、出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以下称的间隙配合是指两相配合的物体间能够发生相对位移且相对位移时不发生碰撞,而两相配合的物体间不允许有物料或允许少许物料漏出。
[0022]一种卸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41、设置在外壳141内的拨料转子142以及驱动拨料转子142转动的驱动器143。外壳14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412,外壳14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13。在外壳内设有两个拨料转子142,两个拨料转子142并排设置,每个拨料转子142均包括转轴1421和拨料叶片1422,拨料叶片1422固定设置在转轴1421的外圆周上,转轴1421上设置有多个拨料叶片1422且以转轴1421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如图2所示,两个转轴14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壳14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外壳141的前、后侧壁以及两个转
轴1421之间的区域构成卸料通道144,外壳141的进料口位于卸料通道144的上方,最好是正上方,进料口可以大于两转轴间的距离也可小于等于两转轴间的距离。两个拨料转子142的规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外壳141可以是任意形状,拨料叶片1422可以是矩形、三角形、梯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等任意形状,只要当两个拨料转子142的位于卸料通道144内的拨料叶片1422位于同一平面时,这两个拨料叶片1422所组合的形状与卸料通道144的形状相适配,使拨料叶片1422能够封闭卸料通道144即可。比如,当拨料叶片为矩形时,外壳为矩形,拨料叶片的长度等于外壳内侧前后侧壁的距离或略小于二者间的距离,使两个拨料转子的两拨料叶片相对时组合成的矩形与两轴的轴线组成的平面与外壳相交得到的矩形平面大小一致并且拨料转子能够活动即可。再比如如图4所示,一个拨料转子的拨料叶片自由端的端面是外凸的弧形,另一个拨料转子的拨料叶片的自由端的端面是内凹的弧形,二者的长度相等弧度相同,当二者相对时,也就是处于同一平面时,二者组合成一个矩形与矩形壳体的前后侧壁相配合封闭出料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装置,包括外壳(141)、转动连接在外壳(141)内的拨料转子(142)和驱动拨料转子(142)转动的驱动器(143),所述外壳(14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412),外壳(14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13),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转子(142)设置有两个,两个拨料转子(142)并排设置,所述拨料转子(142)包括转轴(1421)和固接在转轴(1421)上的拨料叶片(1422),拨料叶片(1422)设置有多个且以转轴(1421)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两个转轴间的空间构成卸料通道(144),外壳(141)的进料口(1412)位于卸料通道(144)的正上方;当两个拨料转子(142)上的拨料叶片(1422)彼此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时,封闭两个转轴(1421)之间的卸料通道(1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转轴(1421)均水平设置且等高,两个拨料转子(142)相同且关于两个转轴(1421)之间的竖直平面彼此镜像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昆沈三平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