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31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储料罐在储存颗粒大小不一的粉料时出现离析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料罐,包括罐体和固定设置在罐体内的至少两个直径不等的套管,直径较大的套管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外,各所述套管与罐体同轴,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之间留有缝隙,各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间的距离d相等,套管底部与罐体的底壁之间留有缝隙,储料罐的进料口位于罐体的顶壁上,储料罐的进料口在套管轴向的投影全部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在其轴向的投影内,罐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物料中大颗粒向外滚落的程度,增加物料的均匀性,可以大大减轻了粉料的离析,尤其适合类似饼干粉这样其中颗粒大小不均的粉料的上料。料的上料。料的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料罐


[0001]本技术涉及粉状物料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料罐。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生产领域,常需将物料从储料罐内输送到和面机内,进行食品加工。例如在食品加工中常需将面粉、糖粉、饼干粉、调料粉等粉状物料送入到和面机内,在工办业化的生产中,每一次向和面机中输送的粉料量通常是固定的,结束一次和面后需要重复之前的输送,进行这类定时定量的输送可以先将大量物料储存在储料罐中,通过控制储料罐出口与和面机之间的通断来控制输送时机和输送量。在使用容量较大的储料罐储存颗粒大小不一致的粉料时,由于物料进入储料罐后会先在底部形成一个粉料堆,后续进入储料罐的粉料落在粉料堆上的过程中,粉料中较大的颗粒会从粉料堆上滚落,集中在储料罐的底部边缘,粉料中较小的颗粒则会相对集中在罐体的中部,使储料罐内的粉料颗粒分布不均匀,出现较严重的离析现象。当加工饼干等需混料均匀的食品时将会使生产出的产品品质受到不良影响,使饼干内的颗粒不均匀,影响饼干的口感,储料罐中储存的粉料出现离析现象会导致每次从储料罐中输送出的粉料颗粒的平均大小、粉料颗粒不均匀的程度都不相同,造成先后加工出来的产品差距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储料罐在储存颗粒大小不一的粉料时出现离析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料罐。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储料罐,包括罐体和固定设置在罐体内的至少两个直径不等的套管,直径较大的套管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外,各所述套管与罐体同轴,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之间留有缝隙,各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间的距离d相等,套管底部与罐体的底壁之间留有缝隙,储料罐的进料口位于罐体的顶壁上,储料罐的进料口在套管轴向的投影全部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在其轴向的投影内,罐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口。
[0006]较佳的,所述罐体为圆柱形罐,所述套管为圆管。
[0007]较佳的,罐体罐壁与相邻套管筒壁的间距a、相邻套管筒壁的间距b以及直径最小的套管的内径c均相等。
[0008]较佳的,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间的距离d在800mm

1000mm之间。
[0009]较佳的,各个套管的底部平齐。
[0010]较佳的,直径最大的套管与罐体罐壁之间、相邻的两个套管之间,均通过支撑筋板连接。
[0011]较佳的,所述支撑筋板设置有多个且均沿罐体的径向设置,所述支撑筋板沿罐体的轴向设置一层或多层,每层支撑筋板的数量相同且在罐体轴向的投影重合,处于同一层的各支撑筋板以罐体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
[0012]较佳的,罐体的底壁最好设置为锥形结构,罐体的出料口位于锥形的顶点处。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储料罐包括罐体和两个以上固定设置在罐体内的套管,各套管的直径不等,其中直径较大的套管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外,所有套管均与罐体同轴,套管将罐体内的区域分割成一层一层的环状区域。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之间留有缝隙,套管底部与罐体底壁之间留有缝隙,储料罐的进料口在套管轴向的投影全部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在其轴向的投影内,这样从进料口进入的物料优先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也就是最内层套管内,在物料注入储料罐的过程中,物料先进入到直径最小的套管内,当其被注满后,物料再溢出到其外圈直径相对较大的套管内,依次类推,当直径最大的套管注满后物料溢出到罐体与直径最大的套管之间,使物料一层一层向外逐步填满整个罐体,这样可以减少物料中大颗粒向外滚落的程度,增加物料的均匀性。将各套管顶部与罐体顶壁间的距离设置成等距离d,这样物料在套管的约束下,只有在直径最小的套管注满后,才会在d的高度范围内形成一个较小的物料堆,且随着后期所需注满的套管增大,物料堆会逐渐变得平缓,从而减少了物料中颗粒较大的部分从大的物料堆上滚下的现象,从而大大减轻了粉料的离析,使储料罐中大颗粒和小颗粒的物料混合相对均匀,尤其适合类似饼干粉这样其中颗粒大小不均的粉料的上料。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储料罐的罐体的纵剖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储料罐的罐体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0017]图3是卸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9]图5是卸料器中当两个拨料转子的拨料叶片相对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00、储料罐;110、罐体;120、套管;130、支撑筋板;140、卸料器;141、外壳;1411、连接法兰;142、拨料转子;1421、转轴;1422、拨料叶片;143、驱动器;144、卸料通道;200、输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2]一种储料罐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10和固定设置在罐体110内的套管120。罐体11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罐体1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套管120设置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套管120,各套管120的直径不等,其中直径较大的套管120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120外,所有套管120均与罐体110同轴,套管120将罐体110内的区域分割成一层一层的环状区域。套管120顶部与罐体110顶壁之间留有缝隙,使罐体110的进料口能够与每一层套管120内的空间连通,套管120底部与罐体110底壁之间留有缝隙,使罐体110的出料口能够与每一层套管120内的空间连通。储料罐100的进料口在套管120轴向的投影全部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120在其轴向的投影内,使从进料口进入的物料优先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120也就是最内层套管内。在物料注入储料罐100的过程中,物料先进入到直径最小的
套管120内,当其被注满后,物料再溢出到其外圈直径相对较大的套管120内,依次类推,当直径最大的套管120注满后物料溢出到罐体110与直径最大的套管120之间,使物料一层一层向外逐步填满整个罐体110,这样可以减少物料中大颗粒向外滚落的程度,增加物料的均匀性。将各套管120顶部与罐体110顶壁间的距离设置成等距离d,这样物料在套管120的约束下,只有在直径最小的套管120注满后,才会在d的高度范围内形成一个较小的物料堆,且随着后期所需注满的套管120增大,物料堆会逐渐变得平缓,从而减少了物料中颗粒较大的部分从大的物料堆上滚下的现象,从而大大减轻了粉料的离析,使储料罐100中大颗粒和小颗粒的物料混合相对均匀,尤其适合类似饼干粉这样其中颗粒大小不均的粉料的上料。
[0023]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物料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溢流到最外层区域,套管120顶部与罐体110顶壁间的距离d最好设置在800mm

1000mm之间。优选设置罐体110罐壁与相邻的套管120筒壁之间的间距a,等于相邻的两个套管120筒壁的间距b,等于直径最小的套管120的内径c,罐体110内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10)和固定设置在罐体(110)内的至少两个直径不等的套管(120),直径较大的套管(120)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120)外,各所述套管(120)与罐体(110)同轴,套管(120)顶部与罐体(110)顶壁之间留有缝隙,各套管(120)顶部与罐体(110)顶壁间的距离d相等,套管(120)底部与罐体(110)的底壁之间留有缝隙,储料罐(100)的进料口位于罐体(110)的顶壁上,储料罐(100)的进料口在套管(120)轴向的投影全部落入直径最小的套管(120)在其轴向的投影内,罐体(110)的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0)为圆柱形罐,所述套管(120)为圆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料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10)罐壁与相邻套管(120)筒壁的间距a、相邻套管(120)筒壁的间距b以及直径最小的套管(120)的内径c均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昆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