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开关和电气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83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磁开关通过受到复位弹簧作用的电磁螺线管来执行开关操作,其中端板磁性地耦合到接合到电磁螺线管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轭主体,轭主体19夹紧到端子保持器,可移动芯毗连可移动触点,在线轴内的中心孔的轴向中间部分处与可移动芯相对的固定芯邻接且定位和固定到轭主体的端壁,且复位弹簧置入到固定芯和可移动芯之间以当断电时推动和定位可移动芯38到端子保持器,以此可移动芯的尺寸可以减小以节省电功率消耗,且便于尺寸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移动可移动触点的电磁开关,以通过开启或关闭到线圈的电流使得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和分离,从而连接或断开一对固定触点之间的电传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包括电磁螺线管的电磁开关,螺线管具有绕线轴缠绕的线圈,线轴具有中心孔,当通电时螺线管产生电磁力,用于将可移动触点与一对固定触点电导通,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复位弹簧,当电磁螺线管断电时弹簧用于施加弹簧力以从固定触点分离可移动触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电气部件,其中帽件装配到含有电气零件的容器的开口表面,且液体密封材料浇注到帽件的上表面以密封容器和帽件之间的接合部分。
技术介绍
例如从日本技术公布No 27550/1989(专利文件1)中已知了电磁开关,其中插棒插入到提供在电磁螺线管内的中心孔内而大体上超过中心孔的整个轴向长度,当通电时插棒克服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被拉入到电磁螺线管内,因此使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电导通。为以远程操作而开启和关闭电流电路,电磁开关适合于移动可移动触点,使得它受到电磁体的影响能与固定触点接触或从固定触点退离。作为此类的电磁开关,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了电磁执行器,它具有电磁体和电枢且紧密地密封在容器内。作为此类电磁开关的另一个例子,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349395/1994(专利文件2)中已知了与固定触点整合的板端子件,它压配到形成在插座基部内的缝内,用于与线束的插头连接。顺便提到,对于在专利文件1中披露的装置,取决于电磁开关的接附位置,需要以超过插棒自身重力且另外克服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强的电磁力拉插棒。这增加了电磁螺线管的如此多的功率消耗且导致电磁开关的整个尺寸级的放大。然后,可以考虑制造和与固定触点相对的可移动芯毗连的可移动触点,从而以此减小可移动芯的尺寸和减小需由电磁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力为较小。然而,在可移动芯和固定芯之间的尺度控制在此情况下是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前述的情况已实现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减小可移动芯的尺寸的电磁开关,该可移动芯毗连可移动触点且与固定芯相对,因此设定需由电磁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力为较小,且便于在固定芯和可移动芯之间的尺度控制。根据在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现有的结构,虽然通过将布置在端子板基部部分的止回棘爪连接到缝的开口而防止端子板从基部滑脱,但是端子板到缝的连接部分可能有时在插头的重复的接附和脱离中松弛。本专利技术已实现,以克服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其改进为使得端子板到形成在基部的缝的连接部分不松弛。根据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现有结构,O型圈需接附到容器和覆盖件之间的接合部分,以将具有固定在其上的固定触点的覆盖件接合到容器的开口表面,且将电磁执行器密封在容器内。因此,O型圈的接附部分需形成到容器上或覆盖件上,且另外需要附加的工作以安装O型圈。虽然也已熟知通过浇注热固化树脂材料,例如环氧类树脂,以将容器密封到容器和覆盖件之间的接合部分,但是在此方法中树脂材料必须稍微过量浇注,以使得它充足地占据被密封的部分。因此,需要剩余的材料成本且也需要长的固化时间。即,考虑到经济性和生产率,则任何上述的方法都不是令人满意的。本专利技术也已实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此缺点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电气部件,其中容器和帽件之间的接合部分通过经济的和具有高生产率的密封方法来密封。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磁开关,包括 具有绕线轴缠绕的线圈的电磁螺线管,线轴具有中心孔,且当通电时螺线管产生电磁力,用于将可移动触点与一对固定触点电导通,和复位弹簧,当电磁螺线管断电时复位弹簧用于施加从固定触点分离可移动触点的弹簧力,其中与线轴的另一端相对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端板磁性地连接到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轭主体,轭主体在与线轴一端相对的一端上具有端壁,且与电磁螺线管接合,以与轭主体一起组成轭,轭主体的另一端被夹紧且固定到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端子保持器,端子保持器具有通过它的一对与线圈的两端连接的线圈触点端子,和一对整体地具有固定触点的触点连接端子,且将端板相对于线轴的另一端夹入,可移动芯毗连可移动触点,可移动触点能与两个固定触点接触或从它们分离,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中心孔且在中心孔的中间轴向方向上与可移动芯相对的固定芯邻接轭主体的端壁且被定位和固定,且复位弹簧置入到固定芯和可移动芯之间,以在电磁螺线管断电时提供将可移动芯压且定位到端子保持器侧上的弹簧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已描述,固定芯整体地具有插入到中心孔且与可移动芯相对的条形部分,和在径向方向从条形部分一端向外延伸且夹在轭主体端壁和线轴一端之间的凸缘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已描述,轭主体夹紧且固定在端子保持器上,以施加从端子保持器到端板和线轴压轭主体端壁的侧的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到第三方面的任一个中已描述,有底的接收孔在可移动芯和固定芯的相对表面上分别同轴布置,且被部分地接收在接收孔内的螺旋复位弹簧的两端邻接两个接收孔的封闭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到第四方面的任一个中已描述,电磁螺线管、轭、固定芯、可移动芯和复位弹簧包括在有底的圆柱形容器内,封闭了容器开口端的端子保持器接合且固定在容器上,以与容器协同形成面向外的凹部分,且灌封剂被填充到凹部分以添埋端子保持器的外部圆周和容器之间的缝隙,以及端子保持器的每一个和两个线圈连接端子和两个触点连接端子之间的缝隙。在另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磁开关,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端子基部或保持器、从端子基部内部插入到形成在端子基部或保持器内的缝内的端子板和位于面向端子基部内表面的电磁体(线轴和线圈),其中邻接端子板(固定触点)的基部端的突出物在面向端子基部的内表面的表面上布置在电磁体的线轴上。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气部件,例如电磁继电器,其中具有固定到其上的端子的帽件(端子基部)接合到用于包含例如电磁执行器的电气零件的容器的开口表面上,且液体密封材料(例如环氧树脂材料)接合到帽件的上表面以密封容器和帽件之间的接合部分,其中倾斜的表面形成到帽件表面的上表面,该倾斜的表面制成为中心部分较高而向外降低。液体密封材料特别优选地浇注到倾斜表面的最高部分附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因为固定芯和可移动芯在形成在电磁螺线管的线轴内的中心孔的轴向中间部分相对,可移动芯的尺寸可以减小。因此,可能将需从电磁螺线管所产生的电磁力设定得较小,以因此减小电磁螺线管的电功率消耗且减小电磁开关的整个尺寸。进一步地,因为固定芯邻接轭主体的端壁定位且固定,且当电磁螺线管断电时,通过复位弹簧将具有相对于固定芯置入的复位弹簧的可移动芯推动到端子保持器,用于夹入与轭主体一起组成轭的端板和相对于端壁的电磁螺线管,则固定芯和可移动芯之间的尺寸控制能容易地通过控制轭主体端壁和端子保持器之间的尺寸来执行。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固定芯可以通过夹入凸缘部分来稳定地定位且固定,凸缘部分提供到轭主体的端壁和线轴的一端之间固定芯,且考虑到磁回路,通过放大了轭主体和固定芯的接触面积,这是有利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因为轭主体夹紧且固定到端子保持器,以施加从端子保持器到端板和线轴推动压到轭主体的端壁的侧上的力,对于线轴,即对于线圈的定位精度被改进。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开关,其包括:具有绕线轴(16)缠绕的线圈(17)的电磁螺线管(13),线轴(16)具有中心孔(15),且当通电时电磁螺线管(13)产生电磁力,用于将可移动触点(12)与一对固定触点(26a)电导通,和复位弹簧(14 ),当电磁螺线管(13)断电时复位弹簧(14)用于施加从固定触点(26a)分离可移动触点(12)的弹簧力,其中,由磁性材料制成且具有由磁性材料制成且与线轴(16)的另一端相对的端板(19c)的轭主体(19)与电磁螺线管(13)接合, 且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与线轴(16)的一端相对的端壁(20)磁性地耦合到轭主体(19),以与轭主体(19)一起组成轭(18),轭主体(19)的另一端夹紧且固定到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端子保持器(29),端子保持器具有分别通过其的一对与线圈(17)的两端连接的线圈触点端子(27)和一对整体地具有固定触点的触点连接端子,且将端板(20)相对于线轴(16)的另一端夹入,可移动芯(38)毗连可移动触点(12),可移动触点(12)能与两个固定触点(26a)接触或从它们分离,至少部分地插 入到中心孔(15)且在中心孔(15)的中间轴向方向上与可移动芯(38)相对的固定芯邻接且被定位和固定到轭主体(19)的端壁(19c),且复位弹簧(14)置入到固定芯(39)和可移动芯(38)之间,以在电磁螺线管(13)断电时提供将可移动芯(38)压且定位到端子保持器(29)侧的弹簧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7-25 2005-213912;JP 2005-7-25 2005-213921;1.一种电磁开关,其包括具有绕线轴(16)缠绕的线圈(17)的电磁螺线管(13),线轴(16)具有中心孔(15),且当通电时电磁螺线管(13)产生电磁力,用于将可移动触点(12)与一对固定触点(26a)电导通,和复位弹簧(14),当电磁螺线管(13)断电时复位弹簧(14)用于施加从固定触点(26a)分离可移动触点(12)的弹簧力,其中,由磁性材料制成且具有由磁性材料制成且与线轴(16)的另一端相对的端板(19c)的轭主体(19)与电磁螺线管(13)接合,且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与线轴(16)的一端相对的端壁(20)磁性地耦合到轭主体(19),以与轭主体(19)一起组成轭(18),轭主体(19)的另一端夹紧且固定到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端子保持器(29),端子保持器具有分别通过其的一对与线圈(17)的两端连接的线圈触点端子(27)和一对整体地具有固定触点的触点连接端子,且将端板(20)相对于线轴(16)的另一端夹入,可移动芯(38)毗连可移动触点(12),可移动触点(12)能与两个固定触点(26a)接触或从它们分离,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中心孔(15)且在中心孔(15)的中间轴向方向上与可移动芯(38)相对的固定芯邻接且被定位和固定到轭主体(19)的端壁(19c),且复位弹簧(14)置入到固定芯(39)和可移动芯(38)之间,以在电磁螺线管(13)断电时提供将可移动芯(38)压且定位到端子保持器(29)侧的弹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中固定芯(39)整体地具有插入到中心孔(15)且与可移动芯(38)相对的条形部分(39a),和具有在径向方向从条形部分(39a)一端向外延伸的凸缘部分(39b),且凸缘部分(39b)夹在轭主体(19)的端壁(19c)和线轴(16)一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开关,其中轭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潟勇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