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06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节器通过负压导管与吸气通道侧连接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防止水分侵入吸气通道而阻碍负压向调节器导入。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具有:调节器(2),对填充积存在燃料箱(1)中的高压气体燃料进行减压调整;混合器(7),将被调节器(2)减压的气体燃料送出至吸气通道(6)的节气门(14)的下游位置;且具有将从排气循环装置送出的排出气体从配置在吸气通道(6)的节气门(14)与混合器(7)之间的排出气体导入口(20)导入并与气体燃料混合的方式的发动机系统,向调节器的受压部背面导入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的压力取出口(19)与吸气通道(6)上的排出气体导入口(20)的上游且节气门(14)的下游的位置连接。气门(14)的下游的位置连接。气门(14)的下游的位置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以液体或者高压气体的状态积存的气体燃料形成为规定压力的气体并向发动机供给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具有将调节器和吸气通道侧连接来导入吸气管负压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向发动机供给LPG(液化石油气)或CNG(压缩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公知有以下方式的装置:例如,如图4所示,将填充积存在燃料箱1内的高压气体燃料,一边通过调节器2减压调整为规定压力,一边通过燃料过滤器3、喷射器4、燃料配管5,从配置在吸气通道6上的混合器7经由发动机吸气管(进气歧管:Intake Manifold)8供给至发动机9。
[0003]另外,例如也在日本特开2002

21642号公报等中记载有以下技术:通过用于导入吸气管负压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MAP软管(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hоse:歧管绝对压力管))10将构成所述吸气通道6的末端侧的所述发动机吸气管8与所述调节器2之间连接,由此将吸气管负压导入所述调节器2内并进行利用。
[0004]这样,使在所述吸气通道6侧产生的吸气管负压经由所述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导入所述调节器2内,由此能够实现以下功能:根据所述发动机9的运转状况修正所述调节器2的控制压力,或在发动机停止时强制关闭所述调节器2内的主室与次室的连通,防止气体燃料的流出。
[0005]但是,在通过所述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直接连接所述发动机吸气管8和所述调节器2的情况下,在所述吸气通道6侧产生的凝结水等水分侵入所述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内,变为阻碍物,成为阻碍负压传达的原因,若侵入的水分凝固,则具有以下缺点:基本上无法发挥使用了所述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的功能。
[0006]这样的凝结水的问题,例如日本特开2018

2151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因为使一部分排气在气缸内环流的排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装置的EGR气体易于变为露点温度以下,所以在吸气通道内频繁产生凝结水,如图4所示的发动机系统那样,具有通过EGR冷却器11、EGR阀12及其连接配管构成的排气再循环装置,为凝结水更加易于经由所述吸气通道6侵入所述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内的状态。
[0007]此外,在图4中,附图标记13是发动机排气管,附图标记14是节气门,附图标记15是涡轮增压器,附图标记16是涡轮增压器的吸气通道,附图标记17是涡轮增压器的排气通道,附图标记18是中冷器。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21642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215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在调节器通过吸气管压力导入管与吸气通道侧连接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中,能够防止水分侵入吸气管压力导入管而阻碍负压向导入调节器的导入。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5]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具有:调节器,对填充积存在燃料箱中的高压的气体燃料进行减压调整;以及混合器,将被所述调节器减压的气体燃料送出至吸气通道的节气门的下游位置,并且具有将从排气再循环装置送出的排出气体从所述吸气通道上的配置在所述节气门与所述混合器之间的排出气体导入口导入并与所述气体燃料混合的方式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向所述调节器的受压部背面导入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的压力取出口与所述吸气通道上的所述排出气体导入口的上游且所述节气门的下游的位置连接。
[0016]另外,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另一个专利技术是一种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具有:调节器,对填充积存在燃料箱中的高压气体燃料进行减压调整;以及混合器,将被所述调节器减压的气体燃料送出至在上游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吸气通道的节气门的下游位置,并且具有将从排气再循环装置送出的排气从所述吸气通道上的配置在节气门与混合器之间的排出气体导入口导入并与所述气体燃料混合的方式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向所述调节器的受压部背面导入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的压力取出口与所述吸气通道上的所述排出气体导入口的上游且所述节气门的上游的位置连接。
[0017]尤其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吸气管压力导入管的所述压力取出口与所述吸气通道的上方位置连接,并且所述压力取出口的前端突出到所述吸气通道内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所述吸气通道的内壁面滞留的排气凝结水侵入压力取出口。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吸气通道和调节器被吸气管压力导入管连接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中,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侵入吸气管压力导入管从而妨碍负压向调节器的导入。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的配置图。
[0021]图2是截取表示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的连接部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连接部是吸气管压力导入管的压力取出口与吸气通道的连结部。
[0022]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的配置图。
[0023]图4是示出具有以往的排气再循环装置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的配置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燃料箱、2调节器、3燃料过滤器、4喷射器、5燃料配管、6吸气通道、7混合器、8发动机吸气管、9发动机、10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1EGR冷却器、12EGR阀、13发动机排气管、14节气门、15涡轮增压器、16吸气通道、17排气通道、18中冷器、19压力取出口、20排出气体导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
[0027]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的结构,具有:调节器2,对从燃料箱1送出的LPG或CNG等高压气体燃料进行减压调整;燃料配管5,将被减压而成为规定压力的气体的气体燃料经由燃料过滤器3和喷射器4输送至吸气通道6;以及混合器7,将通过该燃料配管5输送的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并送出至所述吸气通道6内。
[0028]另外,在具有该气体燃料供给装置的发动机系统中,发动机排气管13与所述吸气通道6之间通过具有由EGR冷却器11、EGR阀12构成的排气再循环(EGR)装置的配管连接,将发动机9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返回所述吸气通道6侧并循环。
[0029]而且,用于向所述调节器2的受压部背面导入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10上的压力取出口19,与所述吸气通道6上的排出气体导入口20的上游且所述节气门14的下游的位置连接,所述排出气体导入口20导入来自所述EGR阀12的EGR气体,能够一边向调节器2内的空气室(未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具有:调节器,对填充积存在燃料箱中的高压的气体燃料进行减压调整;以及混合器,将被所述调节器减压的气体燃料送出至吸气通道的节气门的下游位置,并且具有将从排气再循环装置送出的排出气体从所述吸气通道上的配置在所述节气门与所述混合器之间的排出气体导入口导入并与所述气体燃料混合的方式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向所述调节器的受压部背面导入的吸气管压力导入管的压力取出口与所述吸气通道上的所述排出气体导入口的上游且所述节气门的下游的位置连接。2.一种发动机的气体燃料供给装置,具有:调节器,对填充积存在燃料箱中的高压的气体燃料进行减压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会泽修太郎末永直也福冈智昭村上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