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高电压的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53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中高电压的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涉及陶瓷电容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带三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其中一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一的形状为二至N个矩形、间隔布列并使排列在两侧边的内电极一的外边缘分别与两端外电极连接,二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二的形状为二至二乘以N减二个环式四边形,三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三的形状为一至N减一个矩形、间隔布列。其中N为大于二的自然数,上述三类数多片介质层依次叠加。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边缘电场畸变引发的击穿几率,大幅度的提高抗高压击穿强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瓷电容器
,特别是适用于额定电压在直流250V以上的中高电压的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在制作高压电容器
,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必须考虑,一是电容器的尺寸,二是电容器的抗电击穿强度。虽然现在已经可以生产很小尺寸的电容器,但在不增加外形尺寸的条件下,想提高它们的抗高压击穿强度却十分困难。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中高压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的结构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带两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组成。其中一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为两个小矩形、间隔布列并使各内电极一的外边缘分别与两端外电极连接,二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二呈一个大矩形与内电极一的两个小矩形的印刷位置对应。将上述二类的数多片介质层依次叠加而形成整体的陶瓷电容器,如图1所示。这种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的边缘电场分布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各层内电极之间的边缘电场的畸变,所以此类陶瓷电容在应用中的缺点是,抗电击穿强度不够理想,已不能满足电子
的高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高电压的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它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边缘电场畸变引发的击穿几率,大幅度的提高抗高压击穿强度。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用于中高压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带三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其中一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一的形状为二至N个矩形、间隔布列并使排列在两侧边的内电极一的外边缘分别与两端外电极连接,二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二的形状为二至二乘以N减二个环式四边形,三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三的形状为一至N减一个矩形、间隔布列。其中N为大于二的自然数,上述三类数多片介质层依次叠加。在上述的陶瓷电容器中,所述内电极一、内电极二和内电极三的边角均为圆角或者弧形状。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采用带三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其中一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一为二至N个矩形,二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二为二至二乘以N减二个环式四边形,三类介质层的内电极三为一至N减一个矩形,上述三类数多片介质层依次叠加。相当于在两端外电极之间的任意一条电路上,有二乘以N减二个平板电容器以串联的方式连接,极大程度的提高抗高压击穿强度。在二至二乘以N减二个环式四边形内电极的介质层的作用下,显著降低了由于边缘电场畸变所引发的击穿几率,相对应部分的电力线垂直于各内电极印刷面或者各介质层面,并且使之均匀化。另外,环式四边形内电极的实体面积很小,各介质层之间陶瓷介质的直接相接面积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妨碍各介质层之间的结合,不会出现在烧结时各介质层互相脱离的问题。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边缘电场畸变引发的击穿几率,大幅度的提高抗高压击穿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陶瓷电容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陶瓷电容器的边缘电场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边缘电场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3与图4,本技术陶瓷电容器包括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带三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其中一类介质层1的内电极一2的形状为二至N个矩形、间隔布列并使排列在两侧边的内电极一2的外边缘分别与两端外电极连接,二类介质层3的内电极二4的形状为二至二乘以N减二个环式四边形,三类介质层5的内电极三6的形状为一至N减一个矩形、间隔布列。其中N为大于二的自然数,上述三类数多片介质层依次叠加。内电极一2、内电极二4和内电极三6的边角均为圆角或者弧形状。本技术在使用时,由检测实验可知,它的边缘电场畸变基本可以克服。各介质层中内电极的边缘相应部分的电力线垂直于各内电极印刷面之间,如图5所示。因此,本技术大大提高了抗电击穿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中高电压的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带三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其中一类介质层(1)的内电极一(2)的形状为二至N个矩形、间隔布列并使排列在两侧边的内电极一(2)的外边缘分别与两端外电极连接,二类介质层(3)的内电极二(4)的形状为二至二乘以N减二个环式四边形,三类介质层(5)的内电极三(6)的形状为一至N减一个矩形、间隔布列,其中N为大于二的自然数,上述三类数多片介质层依次叠加。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中高电压的多层片式结构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带三种类型内电极形式的数多片介质层和两端外电极,其中一类介质层(1)的内电极一(2)的形状为二至N个矩形、间隔布列并使排列在两侧边的内电极一(2)的外边缘分别与两端外电极连接,二类介质层(3)的内电极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岸王晓慧陈仁政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