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9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其便于对附着在下模具上的成品顶下,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包括底板、下模具、滑杆、顶板、上模具和气缸,下模具上设置有导流管,顶板底端与两组滑杆顶端连接,两组滑孔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套装,输出轴穿过顶板与上模具顶端连接;还包括连接杆、第一齿条、连接轴、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固定板,两组连接杆分别安装在上模具左端和右端,两组连接杆后端下半区域设置有安装槽,两组第一齿条分别安装在两组安装槽内,下模具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分别设置有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是一种用于复合耐磨件加工的辅助装置,其在加工模具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包括底板、下模具、滑杆、顶板、上模具和气缸,下模具安装在底板上,下模具上设置有导流管,底板顶端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顶板底端与两组滑杆顶端连接,上模具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孔,两组滑孔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套装,气缸安装在顶板上,气缸底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穿过顶板与上模具顶端连接;现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使用时,首先打开气缸的外界传动装置,之后气缸在顶板的支撑下推动上模具在滑杆上滑动下降,下降至上模具底端与下模具贴合时,然后通过导流管导入原料,待冷却后对通过气缸带动上模具上升将附着在下模具上的成品取出即可;现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使用中发现,对附着在下模具上的成品取下时,需要等上模具上升后再取下,在取下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浪费操作时间,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导致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对附着在下模具上的成品顶下,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
[0004]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包括底板、下模具、滑杆、顶板、上模具和气缸,下模具安装在底板上,下模具上设置有导流管,底板顶端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顶板底端与两组滑杆顶端连接,上模具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孔,两组滑孔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套装,气缸安装在顶板上,气缸底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穿过顶板与上模具顶端连接;还包括连接杆、第一齿条、连接轴、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固定板,两组连接杆分别安装在上模具左端和右端,两组连接杆后端下半区域设置有安装槽,两组第一齿条分别安装在两组安装槽内,底板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插孔,两组连接杆底端分别插入两组滑孔内,下模具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分别设置有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第一T型槽内左侧壁和第二T型槽内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两组滑杆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轴分别与两组通孔以及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轴承套装,两组连接轴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两组第一齿轮分别与两组第一齿条啮合,两组连接轴内端分别与两组第二齿轮外端同心连接,两组第二齿轮内端分别与第一T型槽内右侧壁和第二T型槽内左侧壁轴承连接,两组第二齿条分别插入第一T型槽内右侧壁和第二T型槽,两组第二齿条分别与两组第二齿轮啮合,两组第二齿条内左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孔,两组第一限位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下半区域,两组第二限位杆分别横向
安装在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上半区域,两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与两组限位孔滑动接触,两组第一限位杆底端分别与两组限位孔内底侧壁接触,两组固定板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齿条上。
[0005]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圆杆,两组连接杆左端下半区域均设置有滑槽,两组圆杆分别横向安装在两组插孔内,两组圆杆分别与两组滑槽滑动接触。
[0006]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螺纹帽,两组固定板上均设置有螺纹,两组螺纹帽分别与两组固定板螺纹固定。
[0007]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同心轴和竖板,两组同心轴分别两组第一齿轮外端同心连接,两组竖板对称安装在底板顶端,两组竖板内端分别与两组同心轴外端轴承连接。
[0008]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固定耳,底板左端和右端下半区域均安装有固定耳。
[0009]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连接板,两组连接板顶端均设置有固定孔和圆孔,两组固定孔分别与两组连接杆固定套装,两组圆孔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套装。
[0010]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滑套,两组滑套分别与两组圆孔固定套装,两组滑套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套装。
[0011]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顶端与气缸右端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杆底端与顶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杆,冷却后通过气缸带动上模具上升时,上模具和连接杆配合带动第一齿条上升,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反转,两组第一齿轮分别在通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的配合下带动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反转带动第二齿条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限位下上升,上升至限位孔底端与第一限位杆接触时,对第二齿条上进行限位,防止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脱离啮合,两组第二限位杆分别带动两组固定板将注塑成型后的成品顶起,在注塑时通过连接轴传动带动第二齿条下降时,第二齿条带动两组第二限位杆进入T型槽内,不影响装置的注塑效率,同时便于对附着在下模具上的成品顶下,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板和螺纹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杆和第一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1、底板;2、下模具;3、导流管;4、滑杆;5、顶板;6、上模具;7、气缸;8、连接杆;9、第一齿条;10、连接轴; 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二齿条;14、第一限位杆;15、第二限位杆;16、固定板;17、圆杆;18、螺纹帽;19、同心轴;20、竖板;21、固定耳;22、连接板;23、滑套;2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包括底板1、下模具2、滑杆4、顶板5、上模具6和气缸7,下模具2安装在底板1上,下模具2上设置有导流管3,底板1顶端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4,顶板5底端与两组滑杆4顶端连接,上模具6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孔,两组滑孔分别与两组滑杆4滑动套装,气缸7安装在顶板5上,气缸7底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穿过顶板5与上模具6顶端连接;还包括连接杆8、第一齿条9、连接轴10、第二齿轮12、第二齿条13、第一限位杆14、第二限位杆15和固定板16,两组连接杆8分别安装在上模具6左端和右端,两组连接杆8后端下半区域设置有安装槽,两组第一齿条9分别安装在两组安装槽内,底板1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插孔,两组连接杆8底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塑复合耐磨件加工模具,包括底板(1)、下模具(2)、滑杆(4)、顶板(5)、上模具(6)和气缸(7),下模具(2)安装在底板(1)上,下模具(2)上设置有导流管(3),底板(1)顶端对称安装有两组滑杆(4),顶板(5)底端与两组滑杆(4)顶端连接,上模具(6)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孔,两组滑孔分别与两组滑杆(4)滑动套装,气缸(7)安装在顶板(5)上,气缸(7)底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穿过顶板(5)与上模具(6)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8)、第一齿条(9)、连接轴(10)、第二齿轮(12)、第二齿条(13)、第一限位杆(14)、第二限位杆(15)和固定板(16),两组连接杆(8)分别安装在上模具(6)左端和右端,两组连接杆(8)后端下半区域设置有安装槽,两组第一齿条(9)分别安装在两组安装槽内,底板(1)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插孔,两组连接杆(8)底端分别插入两组滑孔内,下模具(2)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均分别设置有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第一T型槽内左侧壁和第二T型槽内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两组滑杆(4)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轴(10)分别与两组通孔以及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轴承套装,两组连接轴(10)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1),两组第一齿轮(11)分别与两组第一齿条(9)啮合,两组连接轴(10)内端分别与两组第二齿轮(12)外端同心连接,两组第二齿轮(12)内端分别与第一T型槽内右侧壁和第二T型槽内左侧壁轴承连接,两组第二齿条(13)分别插入第一T型槽内右侧壁和第二T型槽,两组第二齿条(13)分别与两组第二齿轮(12)啮合,两组第二齿条(13)内左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孔,两组第一限位杆(14)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下半区域,两组第二限位杆(15)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上半区域,两组第一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树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广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